国企青工思想状态分析
2015-08-05曹蕾
曹蕾
【摘 要】当前,青年工人技术素质下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当前飞速发展的企业经营形势不相适应。笔者在本文中对国企青工的思想状态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状态;分析探讨
企业的生命在于产品,产品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生命在于技术,技术的生命在于人才。这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当前,青年工人技术素质下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由此而引发出的许多问题不可回避,与当前飞速发展的企业经营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职工的实际技术水平降低。青年职工在实际操作中,所应具有的基本功不扎实。二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后继无人,老工人与青年工人的技术断档问题已十分严重。我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是由青工自身情况与企业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从青工自身原因来讲: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淡化了青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思想严重。另外,青工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存在滑坡趋势。
对市场经济发育完善阶段的许多社会现象存在偏激认识,经济体制转轨,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人凭借自身能力、社会关系等快速致富,人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再也不是原来的同一起点,同一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的暴富,尤其是权钱交易等一些社会腐败现象和吃穿住行上的强烈对比,使青工产生落差感,认为当工人没本事,不再安心于本职工作。
对国企深化改革心存疑虑,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住房制度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等改革举措,使企业轻装上阵,在改革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对于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基础的企业青工来说却产生了一些影响,对企业能否真正按“优胜劣汰、择优上岗”的原则深化改革心存疑虑。
从企业环境方面来讲:
一是企业留不住人才。当前,人才流动的外部环境已经形成,随着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兴起,其独特的管理体制和优厚待遇吸纳了大批有志青年,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企业过于看重学历、资历、专业等硬件,选择培养的范围只局限于一少部分人,存在着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此外,市场竞争的激烈,使青工认识到提高完善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有调查表明:5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发展实用技能,2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提高学历,这些都代表着青年发展要求的主流。而部分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才效益,认为青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对青工的学习不支持,这些不但抑制了青工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是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当代青年崇尚开明开放、求知求新、互敬互助、创业创造。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青年这一活跃群体,长期束缚在一切围绕生产转的小圈子中,产生厌倦情绪。
当前,企业的改制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共青团要比以往任何时候肩负起教育、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任,因此,团组织要立足大局,放眼长远,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准确有效地把握青年工作中那些规律性的特点,找准团工作的着力点,使团的工作举措具有现实性、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习技术
对青工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青工,尽管这是老生常谈,我们仍应下大力气来做这项工作。首先,要继续增强青工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引导青工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刻苦钻研技术,提高操作水平,成为各自工种的技术尖子和操作能手。其次要树立青工的主人翁思想和敬业精神,向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掌握当好企业主人的真本领,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还要大力宣传表彰学业务、技术精的先进青工典型,重奖取得突出成绩的技术能手,形成争相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岗位练兵,促进技术学习
进一步倡导崇高科技、学技成才的良好风气。通过岗位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岗位技能竞赛,促进岗位成才。要为青年职工的成长创造条件,为他们的作为提供舞台,对他们的要求给予帮助。要在培训设施、经费和政策上对青工给予倾斜;要在各工种岗位设立练兵台、模拟学习台,开展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为青工提供活动阵地;要通过青年技协给青工下任务、加担子,将青工培养成为项目的带头人,促进青工尽快成熟;要在青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具有现代管理契约制意义的契约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合同时间,形成以老带新、新老竞技的良好局面;在培训内容上注入企业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课程、行为规范课程、成本核算等课程,促进青工既要岗位成才,又要岗位尽责,还要创造一流效益。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造就精干高效的青工队伍形象、树立真诚奉献的服务形象。
三、关心青年工人,提高政治地位
对那些思想好、技术精、贡献大的青工要敢于破格使用,在入党、提干、深造等问题上优先考虑,要使青年工人真正感觉到在企业中只要立足岗位做出贡献,就有前途,就有奔头。
四、增进与青工的联系,掌握青工的脉搏
团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与青工经常沟通。这样有利于了解青工的思想动态、方便教育引导青工、能够及时地向组织反馈青工的意见和建议、更加有利于维护青工的权利。例如:经常接触便于发现青工中的人才,为之建立青年人才档案,为企业选拔任用人才提供依据。
五、注重青工的兴趣爱好,发挥青工的特长
团组织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掌握青工的兴趣爱好,并针对其爱好做有目的的培养,充分调动青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投其所好,可想而知效果必将事半功倍。为有特长的青工安排适当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企业也将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