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做法及建议
2015-08-05郑冬梅
郑冬梅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持续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滁州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必由之路。近年来,滁州市围绕农产品质量提升、废弃物资源利用、生态农业改进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作制度改良创新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做法与成效
1.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无公害农产品产业体系初显成效。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势头不减,截至目前,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57个,自2011年以来,新增及认证总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产地认定面积逐年扩大,产品总量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安全可信。农业部连续4年例行或随机抽检无公害农产品,合格率均为100%。无公害农产品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2.以农作模式集成创新为重点加快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滁州市积极推广了一批轮作、间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以点带面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主要推广“猪-沼-菜”、“茭白田养虾”、“稻田养虾”以及“林地养鸡”、“种草养畜”等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粮经轮作模式,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无公害栽培技术。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组合推广与应用,不仅提高了种养效益,而且节约利用了资源、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3.以肥药减量控害为目标大力推广普及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去年全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51.4万亩次,推广应用配方肥24.05万吨、644.7万亩次;制定配方115个,认定配方肥企业29家,提交生产配方69个。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市现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786个,机械总装备23367台(套),从业人员12184名,覆盖耕地面积约177万亩,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1.88万亩,辐射面积12万亩。以节肥、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施肥更加合理,用药更加科学,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环境友好型农业不断形成。
4.以农作物秸秆还田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利用。滁州市常年农作物面积约1300万亩,年产秸秆资源总量约560万吨,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其乱堆乱放和就地焚烧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农委在全市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秸秆气化、发展食用菌生产等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左右。201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空前,秸秆随意焚烧得到了有效控制,以直接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了效大提高,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建议
循环农业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借鉴江浙等发达地区实践经验,滁州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必须彻底转变目前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1.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宣传普及行动。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的良好氛围。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政策和典型,总结宣传成功经验,扩大示范创建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推动滁州市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
2.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效行动。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构建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扩量提质行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编制农业标准汇编和技术模式路线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粮食和蔬菜主产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标准化实施步伐;鼓励和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创建一批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无公农产品生产基地。
4.开展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动。研究推广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畜牧饲料、食用菌基料、生物质能料、工业原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基料栽培,促进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和提高土壤肥力。
5.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行动。按照集约化、清洁化、资源化的要求,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等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和技术模式,实现改善品质、培肥地力、改良生态的共赢效果。(安徽省滁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