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进涉农资金整治提高支农效益
2015-08-05李宝杰
李宝杰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力度,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受益增收,农村面貌不断得到改善。但部分地方出现涉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腐败违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效益和效果。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近日在京举行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议上强调,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坚决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支撑,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创造条件。
汪洋指出,近年来,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大幅增加,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有的投向不准、乱用滥用、损失浪费严重,有的滞留缓拨、结存沉淀、长期在账上“趴窝”,特别是挪用、截留、套取、贪污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部分涉农资金发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冒领、欺诈、行政腐败等违法违规问题,事关资金使用平等,如得不到有效整治,容易引发部分农民的不满情绪。
同时,党国英表示,近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农业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局面。但我国农民数量众多,人均补贴绝对数相对较小,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涉农资金的支农效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重中之重。
汪洋强调,要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认真抓好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政府涉农职能转变,逐步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绩效评价,推进信息公开,构建政府监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涉农资金综合监管格局,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要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找问题、深入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对问题多发易发的地区和领域,要重点整治。对违规违法的现象,要严肃惩处。
有关专家认为,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改革,是事关保障涉农资金使用公平与效益的关键。他说,政府除了该加大对“三农”的转移支付力度外,支农项目应科学规划。个别扶持项目,如高端观光农业不属于基础农业,应考虑调整或取消给予的补贴。
同时,专家表示,会议提出的“加快推动政府涉农职能转变,逐步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绩效评价”,为各地开展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部分涉农资金可考虑直接发放给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基层农业组织,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专家建议,地方各级政府还应该大力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改革,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涉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低效和腐败等问题。(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