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熏陶
2015-08-05谢长生
谢长生
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庭环境、父母的思想言行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培养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配合,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更为重要,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因此,搞好家庭教育,必须重视营造美的家庭环境,陶冶孩子的美好心灵。
家庭环境,一般说来是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和家庭物质三方面构成。“家庭意识”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家庭行为”反映家庭成员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家庭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家庭物质”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它包括积极收入、支出和衣食住行等。
家庭环境的一切因素,对子女成长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 给你们提供对付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权威的正确方式。”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智力个性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最为强烈的时期。这种依赖使孩子与父母十分亲近,而亲近之人的影响是最易打动孩子心灵的。那些“优秀学生”、“十佳青年”,他们的成长无一不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有的父母也只是一般的工人、农民,但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干事,老老实实地做人,时时事事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其影响如果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就会使孩子不可避免地受到毒害。比如,现在有一些家庭,不注意创建家庭美德和营造家庭环境,父母不学无术,不务正业,吃喝玩乐;有的甚至聚众赌博,偷盗斗殴,恣意行凶,违法乱纪,以致家庭破裂,亲友反目。在这种氛围中的孩子,很容易染上恶习,甚而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战国时期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们要增强营造良好家庭美环境的意识,充分发挥家庭美育的作用,陶冶孩子美的心灵,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家庭关系。团结和睦,互敬互爱,让孩子成长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长辈教育后代要步调一致,不要各行其是,更不能在子女面前大声争吵,甚至大动干戈。
第二,尊老爱幼,使子女感到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孩子学习成绩上升时,要及时予以鼓励,帮助总结经验,继续提高成绩;孩子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体谅慰勉,帮助找出失败和受挫的原因,鼓励孩子前进的勇气。
第三,处理好邻里关系。指导孩子正当交往,与善良正直的人交往,不与邪恶之徒交往,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加强父母的自身修养。父母要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勤奋好学,踏实工作,给子女以潜移默化的好影响。
第五,合理安排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要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根据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识的提高,可逐步让子女参与家庭经济管理,培养其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还要注意教育子女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六,美化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布置,对子女的情操、性格、意志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房间要窗明几净,整齐清洁。农村的院落和家前屋后,要经常打扫,不要杂草丛生,还应特别注意搞好厨房、厕所的卫生,消灭蚊蝇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又能引导他们参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提高其美化生活的能力。
营造美的家庭环境,要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应注意充分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精心设计和安排;有条件的要尽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借以培养其优美的情感,为艰苦成长奠定牢固的基础。
总之,孩子健康成长,这对于我们做父母来说,是一项长久又综合系统的工程,正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孩子成为明事理、有爱心、知感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做父母的首先就要时刻注意创建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用健康文明的言行给儿童予以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