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8-05周春涛
周春涛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在网络上观看了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对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实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认可。并尝试着让生本教育走进自己的课堂,让生本教育的理念主宰课堂。和许多教师一样,从教以来的第一次,我体验到了教育带给我的前所未有的享受和愉悦,第一次我摆脱了教育带给人的沉重感和劳累感。好像注入了清澈的泉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堂焕发了无穷的活力,每一个生命都在努力成長,用心倾听,你甚至能听见成长的声音。前苏联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而生本教育的课堂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的上进心都被激发了。当我像“把土地还给农民”一样的“把学习还给学生”时,正真地体验到了生本教育的无穷魅力。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和思考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变
不错,生本教育的课堂要求老师尽量少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一定不能去做,多余的帮助只能造成伤害。正因为老师要少讲,才要讲到要紧处,讲到点子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在知识储备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有所欠缺,难点的地方还是要讲。当课堂的方向有点偏离时,要及时拨正,不能因为教师少讲而放任自流。至于其他方面的欠缺要慢慢弥补,不能急于求成。
二、生本教育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的执行主编李振村在《我们与名师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一文中写道:文本细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透教材,他还是教师提升语文整体素养、提升专业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通道,只有把文本细读与专业成长整合在一起,我们前方的道路才会宽阔而敞亮。生本教育的课堂你很难把握,因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不可预知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你无法预料,他们的感受是对是错你无法预料,你更无法预料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前置性的作业该如何布置才能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流程,能否达到预设的目标,这一切教师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如果事前没有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能做到课堂中的收放自如吗?放开了,收不回来的课堂并不少见。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课堂中出现问题时显得疲于应付,甚至敷衍了事。只有细读文本,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的问题,搞清文本的重难点及编者意图,才能在生本课堂中做到游刃有余,收获多多。否则,你如何把握课堂的方向?因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去翻越解读教材这座高山。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教育才会激扬生命。
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做好知识储备,创设浓浓的文化氛围
生本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课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语文课堂,否则,就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课堂就会缺少生机。纵观各学校的现状,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宽有窄。一次从一位山区教师的谈话中得知:他们学校的学生80%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无从谈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就是教师和书本,几本少的可怜的课外书,学生储备的知识能有多少?在我们县像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这就出现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从家长到教师,从学校到一个地区的教育领导部门,要有这个意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尽量为学生创设浓浓的文化氛围,尤其要偏向山区的教育,多购置图书,更换图书,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宝库的窗户,开启博览群书的大门,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做好大量的工作,想方设法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水天相接处,教导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是靠大量的阅读形成和提高的,学生的知识储备是靠大量的阅读积累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活水,还愁学生的知识不够丰富、眼界不够开阔吗?只有这样,生本教育的课堂才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才能走向深入,走向更高的层次。
当然,任何教学改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找到了教育努力的方向,只要方向正确,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去做,就会有一份收获。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在短期内就见到成效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每一位教师需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去总结,去提高。总有一天,会厚积而薄发,会看到远方那一抹成功的曙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