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的“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探析*
2015-08-05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韩 宁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探索和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
然而,不同于交通工程、机械制造、旅游管理类等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没有具体的行业和产业背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综合技能要求也高。尽管许多企业都需要商务英语人才,但他们的岗位需求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企业通常不能接受批量的学生实习或实训,更不可能签订批量合作培养的 “订单班”。商务英语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瓶颈问题。
为了拓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路,笔者建议开展“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
1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指除传统“订单式”培养中的“校企实际订单”外,学校要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综合分析社会长远需求,制定“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 但本人认为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弹性订单式”培养在上述实际订单和虚拟订单相结合的基础上,合作的对象可以由单一的企业转向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等机构,实现与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等机构的订单培养,为行业协会内的企业输送人才。高职院校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的实际订单、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以及行业需求的订单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弹性订单式培养”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着眼于当前,也着眼于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弹性订单”涉及面更广、更灵活、更具前瞻性,它与传统“订单式”培养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订单”不同。传统的“订单”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实际合同,而“弹性订单”包括校企之间的“实际订单”,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虚拟订单”,还包括与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等的实际订单。另一方面,订单培养的主体不同。传统的“订单”培养主体是具体的企业,而“弹性订单”中,培养主体从单一具体的企业转向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等机构,学生面向多个企业和社会的共同需求,学生学习的是企业需要的技能、整个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
2 “弹性订单式”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
制定“弹性订单”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和人才需求的走势,了解社会、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先导”为特色,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入行业知识和地方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思维的做法,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来说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2.1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涉及英语语言、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此确立了“以英语为核心,以商务为背景,以实践为主线”的“两点一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实践为主线。结合国内企业对一线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语言在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驻华办事机构及其他涉外商业进行商务沟通、从事商务活动”。无论是涉及英语语言知识,还是商务知识,均应围绕实际应用,即“实践”而设定。实践是融合和衔接英语语言知识以及国际商务知识的一条主线,促进各项技能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凸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和本专业应用型人才优势,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第二,在高职商务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对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知识与技能,而且,对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在级别上也要高于其他,英语较之其他方面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高职应用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应使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商务知识的同时训练其语言能力及商务职业技能。每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若干商务知识模块为基础,有机融合英语语言功能训练和商务技能训练,课外教学以自主学习网络和校外实践为平台,完成综合的语言巩固训练和商务实践。
第三,对于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而言,“英语”与“商务”两种知识与技能从最初的定义上就已经是不可分离的。作为专业根本的“英语”始终是在浓厚的“商务”背景下习得的,“商务”知识与技能也早已融入“英语”的学习之中,二者的共同作用产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商务”为高职应用英语复合型人才定位做出了一个注脚,即将充足的英语知识和适量的商务知识熟练地融入应用技能之中。
因此两点一线,就是实践这条主线融合商务、英语两种能力来培养学生,从英语中学习商务,从商务中体会英语,从理论走向实践,体验职业技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转化为综合职业能力。
2.2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探索
学校与当地大型企业和行业企业协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签订“弹性订单”培养协议。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应该是:都属大型外资或外向型企业,实力雄厚;都处于行业的引领地位,行业群大,范围广;企业发展快,每年都有一定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且要求较高;管理规范,员工培训及待遇良好;与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校企合作的经验。
协议内容应包括:明确规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合作教育及其责任和义务;校企互派教师,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并实施教学;订单企业和行业商业协会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顶岗实习;订单企业和行业商业协会优先聘用订单班学生,并向行业内企业推荐毕业生就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研究、共享成果等。
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于二年级下学期,与国际货代行业及福建东方超捷国际货代有限公司组建国际货代订单班,增加专为“弹性订单班”设计的企业课程,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请企业相关人员开设讲座。三年级下学期即按“协议”规定安排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使学生在获得实习经验的同时,获得对企业和相关行业的理性认识。
3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积极意义
3.1 “弹性订单”体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订单班”依托一个企业,以企业命名,但不规定企业必须全部安排学生就业,也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该企业就业。也就是说,其服务对象和就业同时面向社会和整个行业。尽管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但对企业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容易接受、更好操作的做法。
其次,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和岗位特点,也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大规模地聘用毕业生。因此,企业的压力小了,企业在作为“订单”人才培养“受益人”和承担其人才培养“义务者”的同时,责任小了,就更乐于参与产学合作教育。而行业协会却可以联合较多数量的企业来接收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无形中解决了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另外,“弹性订单“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培养时间上。很多传统意义上的订单培养是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实施的,到学生毕业时结束,培养时间长,无疑增加了企业及学生参与意愿变动的风险。因此弹性订单通常是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始,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参与企业的文化、行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行业动态等针对企业和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
3.2 充分体现以“行业先导”为特色
充分体现以“行业先导”为特色,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及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普遍要求,使毕业生在就业、从业以及职业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这种形式的“行业先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综合职业能力,更快更好地与企业接轨,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岗位稳定性,有利于职业发展。
3.3 与企业“零距离”的实践平台
学生有了一个与企业“零距离”的实践平台和全方位地认识、了解行业及企业的机会,并从中学到知识,获取经验,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订单班”开设的课程和企业顶岗实习,从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有针对性、综合、全面的,既有行业和企业“共性”的知识和技能,又有订单企业的“个性”运作模式。学校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拓展了实践教学内容。
3.4 突出“实用、实践、实际”的特点
“订单班”突出了高职教育“实用、实践、实际”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职业教育中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不职业”问题。由双方共同研究、设计和实施的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衔接,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培养高等职业技能、提高岗位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3.5 促进了校企的深度合作
“订单”不仅仅是一纸协议、一份承诺,还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订单”,更加密切地将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传统意义上的订单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实际上是无法完全实施的,而“弹性订单”更符合专业本身的特点,有助于真正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4 展望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有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但在应用外语类、商务英语专业等这些基础型、通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 “订单式”人才培养,就遇到了较多问题。因此,以“行业先导”为特色的就业型“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摸索和创新实践,是一种较为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是,弹性订单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和订单培养同样的问题,就是学校的热情比较高,学校处于主动状态,而订单培养的过程并不能给企业和行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所以企业行业的兴趣不高。另外,目前国家尚无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引导校企合作,目前校企合作更多靠人际关系来维持,导致学校为借助企业平台实现育人目标而单方努力维持合作关系,而企业却对合作比较消极被动。为此,希望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政府部门能加强校企合作法规建设,利用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协同育人,这是校企合作规范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1]林继玲.外贸人才弹性订单培养协同创新实践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6)∶ 33-35.
[2]蒋焕新.“行业先导”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沙航空职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J].企业技术开发,2012(11)∶ 105-106.
[3]王先育.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7(3)∶33-34.
[4]刘江兵.浅析高职教育的弹性订单培养模式[J].市场论坛,2006(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