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8本亲子日记:“北大妈妈”与儿女展翅齐飞

2015-08-05北辰

现代家长 2015年6期
关键词:日记姐姐女儿

北辰

因一双性格迥异的儿女先后考上北大,山东省临沂市付庄中学乡村教师杨廷艾名声大震。后来,她根据自己多年教育孩子所写的168本亲子日记,整理出版了著作《外向的女儿,内向的儿子: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日记》。一时间,她从一个无名乡村教师蝶变为扬名当地的教育专家。那么,她到底是怎么培育儿女的呢?

浓浓母爱捧红“小女神”

1982年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中学乡村教师杨廷艾生下了女儿赵洁。看着那张粉嘟嘟的脸蛋,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妈妈,记录好女儿成长的每一步。从那时开始,她开始写亲子日记。1987年,杨廷艾又生下儿子赵一扬,亲子日记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赵洁性格外向活泼,对事物充满好奇,非常淘气和叛逆。7岁那年,女儿转学后,成绩越来越差,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也越来越晚。杨廷艾很是着急。一天,女儿又是很晚没回来,她就去学校找。在老师办公室,她看到女儿正可怜兮兮地坐在角落里写作业,一时心里五味杂陈。女儿原本聪明伶俐,现在怎么这样了呢?老师告诉杨廷艾,赵洁以前的学校和现在学校的课程进度不同,她想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孩子补课,所以孩子才会回家晚。老师的话让杨廷艾松了一口气。和女儿一起回家的路上,她故意长吁短叹:“刚到新环境,妈妈其实和你一样不适应。今天开会,妈妈迟到了,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还罚款、全校通报批评,好没面子。”赵洁吃惊地问:“妈妈难过吗?要不我们还是回原来的学校吧。”“孩子,妈妈很委屈,但是不会离开这里,我要尽快熟悉、适应环境,好好工作。”女儿攥紧了杨廷艾的手:“妈妈,我也好好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之后,女儿学习真的很努力,半个学期后,成绩就赶了上来,还被选为学习委员。杨廷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可没过多久,问题又来了。暑假里,女儿白天去找同学疯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不挪窝,对暑假作业根本就是应付了事。一天,女儿又很快写完了作业,杨廷艾拿起来一看,上面有四个字:受鸡白人。这四个大字刺得杨廷艾眼睛发疼,她立马沉下脸,问女儿是什么意思。赵洁一把抢过作业本,反驳道:“什么‘受鸡白人,我写的是‘爱鸟的人。”看女儿写四个字竟然错了仨,还毫不在乎,杨廷艾真想狠狠地训她一顿。可作为教师,她深知,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于是,她尽力压下火,耐着性子轻声说:“孩子,你字写得这么漂亮,要是再把它们写对,那多好呀。你仔细看看,到底是妈妈说错了,还是你写错了?”之后,赵洁写作业是认真了,可一遇到难题,马上就让妈妈讲解,一点儿也不动脑子。杨廷艾就告诉她:“你实在不会了再来问我。认真写作业是你的责任,这和爸妈每天辛苦上班一样,我们都应该对自己负责。”

一件一件的事情,看似很小,但把这一件一件的小事都做好,其实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

又到了暑假,赵洁高兴地说:“妈妈,今年暑假除了旅游、学习、看书外,我准备再加一条——卖茶。”杨廷艾愣了,不明白女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赵洁解释说:“老师让假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想学蒲松龄,在家门前设个茶摊,过往的行人可以免费喝茶,但要给我讲一个故事。《聊斋志异》的好多故事,都是这样收集的。我也收集我们家乡的故事,不好吗?”让女儿试一试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杨廷艾和女儿约定,坚持卖一周的茶,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另外,杨廷艾可以帮她烧开水、泡茶,赵洁也可以找个小伙伴帮忙卖茶,彼此有个照应。

第二天,女儿真的开始摆茶摊了,对每一位客人都特别热情。晚上收摊后,赵洁脸蛋晒得通红,却很兴奋,她向妈妈汇报一天的收获:“妈妈,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听了5个故事,还挣了1.3元钱。”一听女儿还收了钱,杨廷艾有些惊讶:“不是说好不收钱吗?”赵洁说:“我们是不收钱,可是很多行人夸我们懂事、热情,有的人不仅讲了故事,还非要给钱,我们不收都不行。有个姐姐还教我们唱歌呢。摆茶摊真是太有意思了。”此后几天,女儿每一天收摊后,都会眉飞色舞地向杨廷艾讲述一天中的趣事,母女俩都很高兴。一周后,赵洁说:“妈妈,卖茶让我学会了坚持,还接触了不同的人。我要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等我长大了,出一本讲述家乡故事的书。”不久,赵洁以卖茶经历写了篇作文,发表在了《小学生月刊》上。

就这样,在母爱的用心浇灌下,赵洁三年级就开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而且成绩优异,能歌善舞,成了师生心中的“小女神”。

鼓励儿子走出姐姐的阴影

让杨廷艾没想到的是,女儿的优秀竟成了儿子赵一扬的“噩梦”。一次参加婚宴,有人指着赵洁对杨廷艾说:“你闺女真聪明。我孩子和她一个班,回家常夸她。”大家的话题和焦点一下子聚集到了女儿身上。一个客人说:“是呀,我也听说了,你闺女不仅作文写得好,钢琴很小的时候就考过了八级,真有出息。”被大家七嘴八舌地夸奖,赵洁自豪又略带腼腆地笑着,杨廷艾也感到特别开心。可是,不经意间,杨廷艾发现坐在她旁边的儿子低着头,沉默不语,对满桌的美食一点兴趣也没有。回家的路上,赵洁不小心碰了一下弟弟,谁知弟弟勃然大怒:“别碰我,烦死了!”那一刻,杨廷艾意识到,儿子生活在优秀姐姐的阴影里,把姐姐视为了敌人。她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让儿子生活在姐姐的阴影里。

几天后,赵一扬放学回到家,从书包里拿出一份讲义,猛地摔在杨廷艾面前,大声说:“我讨厌你女儿,干吗要读她的作文?”原来,女儿刚发表了一篇文章,写的是她的母校,也就是儿子现在就读的学校,老师便让同学们背熟这篇文章。课外活动时间,老师检查,儿子没有背下来,老师就批评他说:“你姐姐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你却连背都背不下来。”那一刻,儿子感觉同学们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所以特别委屈和窝火。杨廷艾连忙安慰儿子:“老师不是那个意思。再说了,谁说我儿子笨啦?我看我儿子不是不会背,是不想背,对不对?”

听妈妈这样一说,赵一扬的脸上瞬间阴转晴,对妈妈也转变了态度,说:“还是妈妈了解我。”杨廷艾赶紧趁热打铁:“孩子,你和姐姐一样优秀。你的理解能力比姐姐强,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成绩也比姐姐好。老师那样说你,是因为你不背诵姐姐的作文,故意激你的。妈妈相信,只要我儿子愿意,肯定很快就能把作文背下来。而且,背姐姐的文章,你应该高兴才是,不要害怕别人夸赞姐姐。只要你努力,等你长到像姐姐这么大的时候,你可能会比她更优秀。”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赵一扬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家,激动地对杨廷艾说,他今天把作文背诵给老师听,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还夸他比姐姐更聪明。说这话时,儿子红红的脸蛋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此后,赵洁在妈妈的授意下,也主动向弟弟示弱,这大大地激发了赵一扬追求优秀的积极性。

有一段时间,杨廷艾发现孩子们越来越怕吃苦,对衣食住行十分挑剔,做事也是三分钟热度,而且享受心理加重。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对孩子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于是,在一个春节过后,趁孩子们还没开学,他们全家人启程到大连去“旅游”。两个孩子不明就里,在车上兴奋地憧憬着这次旅行。只有杨廷艾和丈夫心里明白,这哪里是什么旅行啊,迎接两个孩子的,将是严峻的考验。

眼看车子慢慢驶离大连市区,两个孩子傻眼了,女儿问:“不是说大连又干净又美丽的吗?我们这是去哪里啊?”儿子猴精猴精的,说:“这里太破了,肯定不是大连。”姐弟俩开始闹起来,要掉头去大连。杨廷艾夫妇没理他们,等他们闹腾够了,才把他们这次出行的目的说了出来。姐弟俩很是愤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把他们带到大连下面的一个小村庄里。那几天,每天早上,在人迹罕至的乡间小道上,喊着口号的父母,带着两个怨声载道的孩子,起劲地跑着……

几天之后,姐弟俩不再闹情绪,一口气跑3000米也不觉得累了。他们在锻炼的空闲时间,除了收拾个人卫生,还完成了寒假作业。眼看两个孩子娇气的毛病有了改善,再加上马上要开学了,杨廷艾夫妇带着孩子去大连玩了一天,然后就回来了。

2000年春天,赵洁面临高考,压力很大,便向妈妈求救:“妈妈,我都喘不过气来了。”看女儿真的太累,杨廷艾大胆决定:“这个周末咱们不去上课了,全家到石榴园游玩去。”赵洁一听睁大了眼睛:“妈妈,你可别开玩笑了。高三哪有周末啊,还是等我高考结束后再去吧。”赵一扬却来劲了:“姐姐,出去玩吧。好长时间没出去玩了,就算陪我玩一次,好吗?”杨廷艾示意丈夫也劝劝女儿。在全家人的动员下,赵洁动了心。

于是,他们每人一辆自行车,带着水和吃的,直奔石榴园。

正是花开时节,花香混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他们沉醉在春天的美景里,仿若置身世外桃源。中午,一家人玩累了,就在空地上支起临时锅灶,捡来干柴开始烧烤。香气扑鼻的土豆被扒了出来,赵洁来不及剥掉烧煳的黑皮,狠狠咬上一口,烫得眼泪都出来了。看着女儿狼狈的样子,杨廷艾哈哈大笑,趁机给女儿减压:“高考前,别想太多,别让自己后悔就够了。不论你考上什么大学,我们都高兴。”赵洁笑了,眉间流露出轻松和快乐。

2000年秋天,赵洁被山东大学录取。报到当天,她故意对弟弟说:“姐姐一直想考北大,本科却没有实现。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姐姐想和你一起上北大。”面对姐姐的挑战,赵一扬欣然接受:“姐姐,我们北大见。”

2003年2月,正读初三下学期的赵一扬成绩日渐好转。应儿子的要求,杨廷艾和他签字画押,如果儿子考上重点高中,就给他买一台电脑。此后,儿子的成绩飞速提升,杨廷艾却暗自担心,如果买了电脑影响孩子学习咋办?她内心非常矛盾。中考成绩公布,赵一扬的成绩高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几十分。杨廷艾要兑现承诺,可家人却不同意,丈夫说:“买电脑干什么?你这不是把孩子往邪路上引吗?”孩子姥姥也生气了:“别上高中了,在家玩电脑吧。”一时间,杨廷艾成了“靶心”。家人反对,儿子却逼着她兑现承诺:“妈妈,我们可是签过字画过押的,你可不能反悔。”听儿子这样说,杨廷艾心想,不能让儿子认为自己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于是极力说服家人,买了台电脑。而赵一扬,看到妈妈顶着压力兑现诺言,主动与妈妈签订了第二份合同——如果电脑影响学习,妈妈有权处理掉电脑,儿子不准有异议。后来事实证明,由于接触电脑较早,赵一扬掌握了很多电脑知识,走在了同龄孩子的前面。

2006年,赵一扬以饱满的热情决战高考,成功进入梦寐以求的北大,与在此读硕二的姐姐胜利会师。2008年,赵洁在北大继续攻读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硕士生导师。2010年,赵一扬又以全国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北大硕士研究生,2013年硕士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农业部工作。

一起分享爱的记忆

一位身体羸弱的乡村女教师,却培育出两个北大生,一时间,杨廷艾教育子女的故事成了当地疯传的家教神话。很多家长把杨廷艾称作“北大妈妈”,诸多教育机构邀请她前去演讲。

每一次演讲,杨廷艾都带着一些日记本,供听众传阅。一次,演讲结束后,杨廷艾把自己的20多本日记发放给家长传阅。家长争抢日记,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有许多家长问她,为什么不把这些第一手家教资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受益呢?天长日久,问的人多了,杨廷艾也有了出书的念头。

儿女知道后,觉得那些日记是他们和妈妈爱的记录,也鼓励妈妈出书。于是,杨廷艾开始整理亲子日记。很快,《外向的女儿,内向的儿子: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日记》就与天下父母见面了。

第一本书大卖,杨廷艾高兴之余,也在反思自己育子过程中失败的地方。2015年,她准备再写一本书,把这些失败的事例也写出来,供广大家长引以为戒。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日记姐姐女儿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海的女儿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认识“黑”字
成长日记
十声姐姐等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