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麦收而感

2015-08-04高俊才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麦收麦子农业

高俊才

我的家乡是山东的一个农村。我在家乡常住二十四年,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追求天天能够吃上白面馒头的生活。工作后三十多年来,在出差调研中每当看到麦子就感到特别亲切,多次在麦田里和麦苗合影。多年来每当麦收季节常常回忆起青少年时期麦收的情景。家乡现在的麦收是什么样呢?带着这个脑海中经常出现的问号,今年麦收季节回到了家乡,在老家的承包田里感受了今昔大不相同的麦收景况,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感想。

一、亲历的麦收与夏播

芒种节气的第二天,我与弟弟到承包田,虽然远看一片金黄,但近看还有一些麦穗带有黄绿色,这说明麦秆还在向麦穗输送营养,当地土话叫“上面”即增加麦粒中的面粉含量,不宜马上收割。在老家的几天里,看到弟弟多次接麦客的手机电话,麦客说哪一天需要割麦他们就及时赶到麦田。麦客是指流动着为别人收割麦子的人,农村实行改革三十多年来,麦客群体非常活跃,跨县、跨市甚至跨省作业的很多,操作的收割机也越来越好,麦客是当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自发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芒种后第五天的上午,弟弟请麦客把收割机开进了承包田,像理发师用电推子剪头发一般,一个畦子一个畦子的收割麦子,不到半个小时就割完了近三亩麦子。在收割过程中,把绞碎的麦秆连同麦糠一起均匀的撒在地里秸秆还田,把麦粒装进机舱带到田头,像水箱放水一般把麦粒放入带拖斗的汽车中,拉到房院前用水泥铺面的晾晒场上卸下来,经两天晒干后,一部分装进了用铁皮做成的具有防鼠、防潮等功能的圆柱形麦仓中,另一部分装入袋子准备适时卖给村里收麦的麦商。邻居家有的把刚晒干的麦子卖给麦商,每斤1.1元。今年的小麦价格不算高,农户的惜售心理较为明显,他们的小麦待价而沽。

上午割完麦子,下午用播种机播种了玉米。播种前先把播种机设定好株距和行距,每隔二十二厘米播种一粒玉米种子,这样出苗后也不用间苗,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每亩播撒约100斤复合肥料,装肥料的袋子上标注氮磷钾总养分大于40%。如果玉米生长期内的气候正常,参考往年的玉米产量,估计今年秋收时玉米的亩产可达到1200斤左右。

从割麦到小麦入仓的两天时间里,手工劳动也不过三四个小时,主要是晾晒、装袋、入仓等,没有长时间的重体力活。一亩麦子的收割、运输费用需付给机手80元,玉米种子、肥料、播种和播种以后的灌溉费用还需付出200元,这样算下来,麦收和夏播过程中每亩的生产成本需要近300元。与30年前相比,现在麦收和夏播所用的人工实际劳动时间仅仅是过去的十几分之一,农民流的汗水是过去的几十分之一,而农民每亩付出的费用则大大增加了,大约是过去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减少活劳动即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消耗,另一方面增加物化劳动即劳动价值的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上物化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麦收和夏播中的社会劳动主要是农机手的社会化服务所需的费用,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家乡麦收是说明这一经济规律的典型案例。

二、回忆青少年时期

我和弟弟妹妹上中小学的那个年代,每当麦收季节,学校放假一周,学生到生产队参加麦收,小学生由老师带领到麦田用手捡起社员们割麦时不小心丢失的麦穗,中学生作为半劳动力与社员们一起用镰刀割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升格为整劳动力,一天用镰刀割一亩左右的麦子。整劳动力干一天农活一般得5个工分,半劳动力干一天农活得3—4个工分。工分是按劳取酬的依据,在麦季、秋季生产队分配粮食的制度是,家庭人口数占七成比重,累计工分数占三成比重,当时叫做“三七”分粮,得工分多的社员家庭分到的粮食就多;到年底分现金时,则完全按累计工分数计算;这种粮食和现金的分配制度在农村实行了20多年,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自动取消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社员推选和大队干部批准,我当了三年生产队长,为队里的200多人服务,当时每年临近麦收时,公社里先召集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和生产队长,召开“三夏”工作(夏收、夏种、夏季公粮征购)动员会,实际上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都知道该怎么干,动员会的作用主要是造声势和强调重点工作。在收麦之前需先准备好晾晒场,土话叫“压场院”,就是在村边一块一亩多的平地上,先松土,再泼水、撒麦糠后压实。割麦后人推车或马拉车把麦捆运到晾晒场,各家各户都来按分配的份额梳麦秸,用一种像梳子一样的农具和镰刀,把麦穗和秸秆进行分离。小麦秸秆是当时用来维修房子或建造新房铺在斜坡房顶上具有遮风挡雨、避寒保暖功能的建筑材料。小麦的脱粒过程是将麦穗均匀的铺在晾晒场上,马拉着一种叫做碌碡的石磙子,把麦粒从麦糠中轧出来,再用一种叫做簸箕的农具,用人力将麦粒和麦糠一起,一簸箕一簸箕地抛扬入空中,在空中借助风力把麦粒和麦糠进行分离,麦粒晾晒后入仓,麦糠是喂养牛马的饲料。上述传统的收割和脱粒方式,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据我所见,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推广脱粒机,80年代才开始推广集收割和脱粒于一体的联合收割机,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收割机的马力加大了,收割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一台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几百个劳动力。

记得当时生产队的麦子脱粒晒干以后,先把上等好的麦子到公社粮管所交爱国公粮,当时村干部和社员认为,“养马打差,种地纳粮”,自古以来农民种地交公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生产队种150亩小麦,产5万斤左右,其中交公粮2万多斤,再留下种子和储备粮,平均每个社员分到的麦子为100斤左右,占全年口粮约1/4,其余3/4的口粮主要是地瓜干和玉米,当时做饭很少用纯小麦面粉,蒸馒头、擀面条、包水饺、做烙饼等面食时,大多是把小麦面粉、地瓜干面或玉米面混合起来做,过节日、生日、来客人或其它值得庆祝或纪念的日子时,才用纯白面做面食,麦季割麦子的农活特别累,我们也能吃上纯白面做的面食,平时一日三餐的主要食物是窝头加咸菜,很少炒菜,肉和鸡蛋更是难以吃到,即使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肉和鸡蛋。1978年我考上大学时同伴们对我说,祝贺你今后吃白面馒头不吃窝窝头了。可见当时的农村人,对食物结构变化特别是吃白面馒头是何等的看重。

三、今昔亩产之变

现在乡亲们种田不像过去那么辛苦了,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却大幅度提高了,村里大部分人家的小麦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再加上秋季的玉米,一亩地两季产的粮食共计1吨多,是30年前亩产量的三四倍。记得上世纪70年代,按照国家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粮食亩产要分别达到500斤和800斤,当时从公社到大队、生产队干部,经常讲的奋斗目标是“上纲要,跨黄河、跨长江”。现在不用太费劲就能达到亩产1吨多,全村的耕地已经达到了“吨粮田”水平,有些种地精细的人家,小麦和玉米两季的亩产已接近或达到1.5吨。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到户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民较大幅度提高了收入水平,增强了物化劳动的投入能力;二是养分全面的氮磷钾复合肥料用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大量的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三是全面推广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防倒伏、防病虫害等优点;四是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五是农田灌溉条件大为改善,政府补助资金为村里建设的防渗漏、防蒸发的地下管道输水,比过去的土渠输水,既节约用水又提高效率。1978年高考时我报考了华东水利学院(现名为河海大学),一个直接的原因是考大学的前一年天气大旱,麦收后播种的玉米,因为天不下雨又缺乏灌溉条件而出苗率很低,出来的苗也因缺水而不能正常生长,秋收时玉米产量寥寥无几,当时深深地体会到农田灌溉与粮食生产的密切关系,想通过学习农田水利专业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贡献一份力量。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今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要在保证粮食品质、提高种粮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持续、稳步地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确保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长期性、总体性战略。

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大趋势

现在村里的土地流转的还不多,但很多现在种地的农民已经不愿意种地了,他们想把承包地租出去,获得与种地的纯收入差不多的租金。在田头与乡亲们拉呱时,有几个人希望村干部帮助联系,以适当的租价把承包地租给种粮大户种。据说前不久有个企业老板到村里与村干部商谈,打算长期租用村里农民的土地,种植营养价值更高的富硒小麦,因为老板想给的租金与村民想要的租金每亩相差几百元,暂未达成协议,仍在继续谈。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村里的几百亩耕地,有可能以合理的租价流转给工商资本下乡的企业老板种植专用小麦和玉米,或者以其它的方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村里这种一家几亩地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有很多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如果今后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解决目前种粮农民“386199” 队伍(38、61、99分别代表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同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节省投入成本,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粮食产量、质量、效益水平;三是适度规模经营值得建设规范的晾晒场或者使用烘干设备,解决目前麦收和秋收季节农民在道路上晾晒粮食影响交通的问题。

通过土地流转而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是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的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目前,我国的部分农村已经完成了“第二次飞跃”,近几年到一些种粮大省调研时,看到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一批经营规模为数以百亩、千亩甚至万亩计的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但从全国统计数字看,规模经营的还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农村正处在从“第一个飞跃”即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第二个飞跃”即适度规模经营的过渡阶段,在耕、种、收多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就是过渡阶段的重要生产方式,我家乡的村子就是一例。从宏观上来说,我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完成之日,就是农业现代化实现之时。

适度规模经营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是老板下乡带动老乡,老板在工商行业赚的钱用于种粮,为农业增加投入和提高科技含量,实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农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过程中,无论是工商资本还是其它资本介入,都要防止非粮化,尤其要禁止非农化。“民以食为天”的千年古训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近代警句,要警钟长鸣,粮食问题对稳定社会、巩固政权、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永远不能轻视,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

五、未来农业发展道路和方向

青少年时经常从标语上看到和从喇叭中听到毛主席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几十年走过来,越来越体会到机械化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把农民从强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缩小了几十年前常说的“三大差别”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遇上了并参与了文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大转变,既见证和体验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甚至带有原始文明痕迹的农业生产方式,又目睹了工业文明带来的机械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上面讲到的用碌碡脱粒、石磨和碾子磨面粉等生产方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新石器时代原始文明的成果,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历程,在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被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了。当年那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的时代,已转变为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和电力;那种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正在加快向商品交换为主的市场经济形态转变,工业的社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已成为主流,与社会化相对应的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等现代之“化”,在城市、农村、工厂、农田的各个角落,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先进。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是在旧的生产方式中劳过筋骨的一代人,也是在社会大变革中得到精神财富较多的一代人。

家乡今昔对比,可说是中国农村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我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道路上,有些农村比我家乡农村的步子快一些,也有些农村的步子稍慢一些,虽然步子快慢有所不同,但道路和方向是一致的、明确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今后沿着中央指出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和方向走下去,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产生出更多的丰收喜悦和百姓福祉。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

猜你喜欢

麦收麦子农业
又是一年麦收时
古代冰上运动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趴在麦子上的鳄鱼一家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豫北小麦开镰收割
麦子熟了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