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职衔称谓语初探
2015-08-04元克毅
摘要:职衔称谓语是汉语社会称谓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类型多种多样。职衔称谓语主要表现人的职业职务,以及他这一职务在社会关系中的所处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社会职业或其所处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
关键词:职衔称谓语;职业;头衔;得体
职衔称谓语主要表现人的职业职务,以及他这一职务在社会关系中的所处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职业和地位。职衔称谓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职业性称谓语,一个是头衔性称谓语。
(一)职业性称谓语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形式,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形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工作方式。职业性称谓语就是人们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对方的方式,它是对称谓语所涉及到的范围及其对象而划分出的一种称谓语形式。职业性称谓语多用来指社会地位较高或有特殊技术才能的人,如“医生、教师、律师、裁缝、水手”等,在这些称谓里,有的是因为对方社会地位高而用其职业来称呼,以此来表示尊重,如“医生、教师”;有的是因其有特殊能力、专业特长来称呼,如“裁缝”。
根据人们所处的不同行业,可将职业称谓语进行划分,包括有:工人、农民、牧民、猎人、白领、士兵、知识分子等领域。而根据人们的具体的职业来划分其称谓形式有多种形式,例如:
1.以“员”为后缀的称谓语,即“-员”形式,如:特派员、服务员、炊事员、救护员、乘务员、演员、翻译员、教员、飞行员、教练员、宇航员、运动员、检查员、饲养员、接待员等;
2.以“师”为后缀的称谓语,即“-师”形式,如:工程师、厨师、教师、老师、律师、禅师、国师、魔术师、会计师、琴师、乐师、巫师等;
3.以“匠”为后缀的称谓语,即“-匠”形式,如:木匠、铁匠、瓦匠、鞋匠、画匠、锁匠、花匠、石匠、竹匠、皮匠、针匠、银匠、泥水匠、文匠等;
4.以“家”为后缀的称谓语,即“-家”形式,如:作家、科学家、画家、渔家、艺术家等;
5.以“工”为后缀的称谓语,即“-工”形式,如:临时工、钟点工、木工、矿工、护工、瓦工、漆工、机工、零工、童工、教职工等;
6.以“手”为后缀的称谓语,即“-手”形式,如:水手、歌手、号手、弓箭手、旗手等。
此外,还有很多职业性称谓形式,诸如:护士、记者、警察、裁缝、保姆、医生、会计、秘书、助理、导游、编辑、大夫、经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心态的变化,还出现了诸如“CEO、经纪人、总管、播客、DJ、村官、模特”等一批新的职业性称谓语。
(二)头衔性称谓语
头衔就是指附着在一个人名中,用以表达对此人物的尊敬或用以标志此人物所具备的某种身份、地位、专业或学术资格等职称等级。头衔性称谓语就是按照一个人的职务、职称、头衔、学衔等身份来称呼对方的称谓语形式。头衔性称谓语也可以划分几个小类:
1.官衔类的称谓语:一般而言,所谓官衔称谓语就是我们根据一个身为官员的人所处官职的级别或其所任官职名称来称呼他的一种称谓语,如:市长、书记、总理、主席等。可以以对方的职务相称呼,以表示身份有别,同时也有一定的敬意包含在内,如“张市长、李总理”等,在“市长”前面可加姓也可不加,有时也可以连名带姓再加上官职称谓构成复合称谓语,如“李克强总理”。
古代官衔称谓语有的是表示真正的官职地位的,如“巡抚、县令、知府、丞相”等,这些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官衔称谓;而還有一些如“员外”等的称呼只是表示对方有地位有声望而并不是具有一定的官职的一类称谓语。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官衔称谓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汉语中的官衔称谓语包括有:主席、总统、首相、省长、州长、市长、县长、乡长、队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书记、主任、所长、馆长、厂长、机长、船长、场长等。
2.军衔类的称谓语:军衔称谓语多用于军队中,一般称呼在军队的对方时,使用其军衔等级来称呼他(她),这一类比较专业,只要熟悉便不会称呼错误。军衔称谓语大致有以下类型:
(1)按照现行的军官军衔可分为三个等级:
①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②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③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2)军官军衔按照规定的划分:
①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②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除以上称谓语形式之外,还有“元帅、将军、司令”等称谓。
3.职称类的称谓语: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对技术人员专业岗位职务的称呼。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承认,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对于有职称的人来说,工作中一般以其职称形式来称呼,称呼时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也可在其职称前面加上姓或名或姓名形式。在高校中,对于教学人员或科研工作者,一般称“教授、副教授”等,而“助教、讲师”等形式则不常用。职称称谓语主要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助研、工程”等。
4.学位类的称谓语: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但是一般在称谓语中,只使用博士,而学士和硕士两个则不怎么做称谓语来使用。
职衔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乃至汉语称谓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汉语职衔称谓语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等级观念,有其内在的深层文化蕴义,只有对其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够使得在交际中称呼得体,符合话语交际得体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崔希亮.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2]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丁安仪.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4]杨雅琴.现代汉语新职业称谓语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作者简介:元克毅,辽宁大学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