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中学地理教学

2015-08-04孟春青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提高

摘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教育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本文对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提高;中学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建立在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學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更需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观念。[1]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已有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授“常见天气系统”一节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时,教师讲述了火烧葫芦峪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的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对方全部烧死。岂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汕头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学生听后疑惑重重不知这与地理有何关系,更加激发他们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通过老师讲解气旋,学生明白原来葫芦峪的那场大雨不是“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因为熊熊的大火使葫芦峪山地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也就是说,葫芦峪下了一场气旋雨。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地理兴趣,进而有效学习了地理知识。

(二)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显示:初中地理主要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2]然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因此要通过培养读图能力,实现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分析四季的形成;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图分析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等等。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应立足于我们手中的地理教材和地理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以大量呈现地理案例取代以往陈述性的经典结论,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地理情境,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例如,在讲授“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新课开始学生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无从分析,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个服装加工厂的老板,你该如何对工厂进行选址”。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了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有工人、原料、运输、市场、土地等等。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高地理课堂教学

(一)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科学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人才。显然要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地理教师也要面临很大的挑战。若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地理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即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的分析能力,板书、板图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必须拥有一些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用数学知识求算太阳高度角,用化学知识解释侵蚀地貌等等。总之地理教师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贯穿于地理课堂。新课改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不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升到教学的重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多采用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方法作出灵活的选择和组合,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最佳结合。[3]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地理教学发展。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应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地理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关心他们情感态度的变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适应时代发展为目的,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良民,袁书琪,关伟.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孟春青(1989—),女,汉族,山东巨野人,硕士,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