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教学法在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中的应用

2015-08-04盛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激励教学法逐渐被接受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本文中,笔者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深入分析激励教学法在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激励教学法;赏识教育;需求层次论;对外汉语学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笔者为对外汉语教师,所以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激励教学法在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中的应用。

首先,为何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都是在本能的基礎上发展起来的,而本能则受快乐原则支配.这种快乐原则可以被我们简单的解释为”趋利避害”,发现有利可图时就趋之若鹜,有害时则唯恐避之不及。学习中所收获到的快乐,将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在带着这种积极的情绪学习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以往相比会提高很多。另一方面,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感和被尊重感以及爱与归属感都属于高层次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实现自我,能够得到尊重与满足感,这样的感情激励学生向更高处前进。

那么如何激励学生呢?总体来说,激励分为四种形式:兴趣式激励,宽容式激励,赞赏式激励和竞争式激励。首先来说兴趣式激励。 通常我们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学习动机和融入型学习动机。工具型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希望通过语言学习,以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它侧重的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所带来的用处。而融入型学习动机则指的是学习者希望能够融入自己所学语言的所在的国家,他所伴随的是对所学语言的所包含的地区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实用性跟非目的性学习的背后体现的是学生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差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怎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虽然现今的课本内容已经尽量设计的有趣易学,但一本书百样讲,不同的讲课方式带来的是不同的效果。那么又该怎样选择最为有效的授课方法呢?首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群体可以多为其设计一些游戏及儿歌教学。但是在设计游戏及儿歌方面,建议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北语的刘启明教授曾经这样说,课堂穿插的游戏环节是为了调动课堂气氛,却不能仅仅只担当起娱乐的作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定,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而不只是为了一时的欢乐。教师的与常人所不同的就在这里,真正的令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是非常困难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当需要向学生教授”你好,你好吗”之类的问候语,为了使学生加深记忆强行设计了”你好,你好,你好吗?我好,我好,我很好”这样的儿歌。儿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儿歌的时候坚持语言的准确性。而类似于“我好”这样的句子是违背了语法原则的。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而用错误的语言设计教学,是非常不妥当的。再比如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采用“萝卜蹲”的游戏。综合来看,这样的游戏设计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能够把当日所学单词融入到游戏中,就比较好了。比如说,当我们学习到“我的家人”这一课。可以把游戏中各种蔬菜水果的名字替换成家人的称谓。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

宽容式激励法。这种形式可以和后来的赞赏式激励法综合起来说。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就是这两种激励法的结合,非常值得人学习。他的赏识教育法核心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它讲求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以及提醒,这些都是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常常吝啬于夸奖学生,而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又过于苛刻,殊不知这两种行为都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此种问题感触颇多。语言教学的困难性在于,学习者的参与度是否足够。许多学生热衷于笔头记忆却回避于与教师进行直接口头交流。原因是她们不满于自己的发音,从而产生交流障碍。举个例子来说,笔者在教授韩国学生的时候,在齐唱时发现学生总是不能清楚的区分“鱼”跟“绿”这样的音。但当笔者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摇头说没有。于是笔者采取点读的方法,无论学生发音标不标准,都会致以笑容。主动举手的会用手势表示称赞,而特别标准的则得到鼓掌的奖励。由此下来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起来,学生开始不再抵抗发这两个音,反而认为发音是有趣的事。

竞争式激励法。这种方法往往伴随着游戏教学。通常来说,竞争带有强制性,排他性,风险性以及严酷性。这种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也可能是使的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更重要的是,获胜带来的虚荣心的膨胀,会使得学习者盲目自大,而失败者则由于这种结果的不平衡性产生嫉妒心理。但是,在课堂游戏中,良性的竞争赋予学习者的压力和动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使的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举个例子来说,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学生最为排斥的就是汉字教学。相对于美国,韩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字由于笔画种类繁多而常常让学生望而止步。这个时候笔者常采用激竞争式激励法,比如分小组开展汉字记忆竞赛等等,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励教学法的应用还有许多原则需要遵守,首先是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在被激励的学习者期望的高峰期进行激励行为所带来的效果,是这种积极性消退后再进行激励难以达到的。但是这种时效性并不等同于即时性,教师激励学生时要注意这种时间点的特殊性。

随后要坚持激励的适度原则。对于学习者适当的激励,产生的是正面影响,但过度夸张的鼓励,或者过于频繁的夸奖,反而会对学习者产生误导性。而分量不足的夸奖则使得学习者不能感受到满足感,因为在学习上更加趋于怠惰。

最后,激励要遵循公平性。激励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夸奖,他要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使得被激励的学习者产生极强的心理认同感。

激励教学法于今尚不算发展完善的教学方法,但它的实用性及适用性将逐渐被人们所学习并接受。

作者简介:盛君,女,山东省济南市,云南大学,硕士,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尊重 鼓励 宽容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