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2015-08-04赵玫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陈寅恪研究

赵玫

摘要:陈寅恪先生是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文史哲大师,其“文史互证”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文史哲研究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本文基于此从紧密联系现实、文史完美结合以及勇于突破创新等方面对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研究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

陈寅恪先生是我国历史上文史哲兼通的奇才,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文史哲研究领域建树颇丰。陈寅恪先生早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导师之时便被成为“教授中的教授”,被誉为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1]。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文史互证”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文史哲研究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为后人研究文史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2]。为了进一步探析陈寅恪的“文史互证”的思想内涵,本文认为可以从紧密联系现实、文史完美结合以及勇于突破创新等具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紧密联系现实

文史研究常常被视为独坐书斋、远离现实的枯燥研究,尤其是和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热门学科相比,文史研究看起来好像和现实生活无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陈寅恪在文史研究的选题方面看上去似乎有些偏远,《读东城老父传》、《柳如是别传》以及《论李栖筠赵徒卫事》等题目都是相对比较陌生的。但是其特殊之处恰恰体现在此处。就拿《柳如是别传》来说,虽然柳如是远离当时的社会生活,但是陈寅恪看到了柳如是这一奇女子身上所流露出来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通过《柳如是别传》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种激励和引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追求。总体来看,陈寅恪在文史研究的选题方面看似偏远,实则和当下的社会紧密相连,所有的文史著作皆旨在关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现实,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正是陈寅恪的“文史互证”的精华所在。

二、文史完美结合

在中国的文史研究领域,文史不分家的理念已得到公认,但是历来的文史研究者鲜有能将文史进行完美结合的[3]。有的人容易滑向历史的僵硬和严肃而失去了文学的诗意和情感,有的人容易滑向文学的热烈和細腻而失去了历史的理智和严谨。

然而陈寅恪先生的文史研究不仅具有沉着的理性探索,而且蕴含着炽热的感情。陈寅恪利用将自己的独特想象力和行云流水般的叙写才能充分运用到需要翔实的材料和严密推理的历史研究中,这样就使得文学和历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既保留了历史的理智,又包含文学的情感,这使得“文史互证”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大放异彩[4]。例如,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既严格遵循了基本的历史史实,用融入了自己的一腔激情和鲜明爱憎,热烈讴歌了柳如是对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孜孜追求,细细读来,使人觉得亦诗亦史,亦史亦诗,不由得拍案叫绝。或许,文史完美结合正是陈寅恪的“文史互证”的魅力所在。

三、勇于突破创新

所谓不破不立,完全以古今为例,轻信他人的言论,难以在文史研究方面做出大的成就。只有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样勇于突破创新才能在文史研究方面有所建树。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是勇于突破创新的典型。

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的创造过程中,以惊人的毅力和卓越的胆识阅读了大量的材料,对许多准确的材料进行了及时的肯定,对前人的部分谬误进行了严格的去伪存真。钱会所著的《初学集》和《有学集》历来被视为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主要参考著作,当时的人们不敢对其有质疑[5]。然而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的创造过程中,对钱会所著的《初学集》和《有学集》实者用之,伪者去之,缺者补之,繁者删之,真正做到了勇于质疑,破旧立新。除了《柳如是别传》之外,陈寅恪先生的其他著作也处处体现了勇于突破创新的特点,正式因为这种勇于突破创新的精神,才能使得陈寅恪先生在众多的文史研究者中脱颖而出[6]。对比当下的文史研究人员,借鉴甚至抄袭别人的观点和文章,对于前人的思想和理念要么完全摒弃,要么完全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文史研究是不可能有突破的。总体来说,勇于突破创新正是陈寅恪的“文史互证”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陈寅恪先生是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文史哲大师,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在文史哲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其“文史互证”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文史哲研究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为后人研究文史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本文从紧密联系现实、文史完美结合以及勇于突破创新等具体的角度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紧密联系现实是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精华所在,文史完美结合是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魅力所在,勇于突破创新正是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以离世久矣,但是其“文史互证”理念和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对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思想财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研究,并做好传承工作,取得我国文史研究的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寅子,刘小燕,杨云.浅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3:91-92.

[2]曾欢欢.陈寅恪的“文史互证”探析——以《〈秦妇吟〉校笺》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3,12:24-27.

[3]朱长英.论陈寅恪文史互证对《莺莺传》文本解读的价值[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5:120-122.

[4]陈峰.陈寅恪“预流”说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2-20+159.

[5]郭士礼.论陈寅恪的文学史料观[J].广西社会科学,2013,01:140-145.

[6]郭士礼.陈寅恪的文学研究范式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猜你喜欢

陈寅恪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白首不相离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