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地区金耳栽培与银耳栽培的比较研究

2015-08-04方白玉傅晓仪陈旭鹏郑燕丰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银耳栽培技术

方白玉,傅晓仪,陈旭鹏,郑燕丰(韶关学院 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粤北地区金耳栽培与银耳栽培的比较研究

方白玉,傅晓仪,陈旭鹏,郑燕丰
(韶关学院 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摘要:对金耳和银耳的栽培料配方、制种、发菌和出菇等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试验结果可知,两种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比较相似,但是在培养料的含水量、培养温度、湿度、伴生菌株和出菇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金耳;银耳;袋料栽培;栽培技术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又名黄金银耳、黄金耳和脑耳等.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广东和福建等地.金耳是著名的食药用菌,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硫、磷、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对提高机体代谢机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抗衰老、抗氧化、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肝脏脂代谢,提高肝脏解毒功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功效[1-4],因此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金耳生长出菇过程中,需要韧革菌属(Stereum)的几种真菌之一作为伴生菌丝,国内常见的伴生菌为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毛韧革菌对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极强,对金耳的营养供给是十分重要的[5].毛韧革菌菌丝与金耳菌丝构成共生体,共同发育形成金耳子实体.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别名白木耳、雪耳,润肺止咳、提神益气、滋嫩皮肤等功效.其银耳多糖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等功效[6-7].银耳直接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弱,需要香灰菌(Cohabitant fungi)作为其伴生菌丝;银耳或香灰菌单独接种于木屑培养基中或段木上,出耳率均为零,将银耳与香灰菌混合接种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出耳率均为100%.因此,需要两种菌丝体的相互共生,才能发育形成银耳子实体.

在粤北地区对金耳和银耳的栽培研究均未见报道,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金耳和银耳的栽培管理的比较研究,为粤北地区栽培这两种食用菌提供生产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金耳栽培种购买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银耳栽培种是由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实验基地保藏提供.

金耳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71%、麸皮26%、蔗糖1%、石膏1%、KH2PO40.5%、MgSO40.5%、含水量60%.金耳栽培袋培养基配方:棉籽壳77%、麸皮20%、蔗糖1%、石膏1.2%、KH2PO40.5%、Mg-SO40.3%、含水量60%.

银耳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50.3%、棉籽壳28%、麸皮20%、蔗糖1%、KH2PO40.5%、MgSO40.2%、含水量72%.银耳栽培袋培养基配方:木屑77%、麸皮19%、蔗糖1%、石膏1.6%、KH2PO40.5%、MgSO40.2%、含水量72%.

1.2方法

1.2.1金耳的栽培管理及其采收

将金耳原种接种至栽培种的料面后,培养15 d,待毛韧革菌菌丝长入培养料中,并形成淡黄色金耳子实体原基,将培养温度降至15℃且保持通风,以抑制毛韧革菌菌丝的生长,待金耳原基发育长大以备下一步接种栽培.

将栽培种接种至于126℃,已灭菌2.5 h的栽培袋中,栽培袋是17 cm×2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培养料约为200 g,整体湿重约为300~400 g;接种时将金耳菌丝同毛韧革菌菌丝搅拌混合均匀同时接入栽培袋中,共接种100袋.接种后,菌丝体发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日常管理见表1;当菌丝体长满菌袋后,就是对出菇的日常管理,具体操作见表2,在出菇过程中,要注意开袋后,需要增加室内的光照度,便于菇体的转色,因此需要打开灯管透过报纸给予弱光.

表1 金耳栽培袋发菌的日常管理

表2 金耳栽培袋出菇的日常管理

金耳从出菇到采收,共需20~25 d,以及菌丝体发菌培养需要21 d,一个栽培周期约为40~45 d.当金耳子实体的耳瓣充分展开、色泽鲜艳呈橙黄色、具有弹性、表面开始形成白色霜状物,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切下子实体.

1.2.2银耳的栽培管理及其采收

银耳的栽培出菇主要需要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两种菌丝共同一起在栽培袋中培养才能出菇,因此,在制备栽培种时也需要两种菌丝体同时进行培.经过12 d的共同培养后,由于银耳菌丝体长速快,已经长至培养瓶底物,而香灰菌丝长速慢,约至培养瓶的1/2~2/3的位置处,为了节约时间,此时可以停止栽培种的培养,直接接入栽培袋中进行培养.

采用与金耳同样的栽培袋进行装等量的培养原料、灭菌以、接种方式、接种数量以及接种袋数进行接种栽培种;同样的银耳法菌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具体管理技术见表3,当菌丝体长满菌袋后,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出菇日常管理,具体操作见表4,由于银耳是好氧性微生物,因此需要注意强化通风换气.

表3 银耳栽培袋发菌的日常管理

表4 银耳栽培袋出菇的日常管理

银耳从出菇到采收,也需26~30 d,以及菌丝体发菌培养需要20~22 d;因此.一个完整的栽培周期约为46~52 d.当耳片全部展开、色白、半透明.并且具有弹性时,停水1 d后即可采收.

2 结果分析

对两种食用菌的栽培出菇管理可见,两种食用菌在栽培技术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部分差异,栽培差异可见表5.由表5可知,两者的培养基原料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金耳为棉籽壳,银耳为木屑;并且含水量具有差异,金耳含水量为60%,而银耳含水量要达到72%,高于金耳.两种菌均不能自行分解木材纤维,都需要伴生菌共同生长,但两者所需的伴生菌株不同:金耳伴生菌为毛韧革菌,而银耳伴生菌为香灰菌.菌丝生长过程中,毛韧革菌是一种较强的木腐菌,能旺盛的分解木材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且在分解木质素的能力极强;香灰菌主要分解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而并不会分解木质素.此外,金耳与银耳子实体的组成不同:金耳子实体是异质复合体,金耳菌丝与粗毛韧革菌菌丝是相互缠绕而生长;而银耳子实体却是单纯银耳菌丝组合体.同时,母种制作工艺不同:金耳母种可直接经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不需要再加粗毛韧革菌,节省了分离培养粗毛韧革菌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了传统金耳母种的制备的方法,提高栽培效率;而银耳母种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必须分别培养香灰菌丝和银耳白毛团,再以1∶800的配比混合制得,这种“双菌混合”的栽培方法对中国药用、食用真菌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次,两种食用菌的培养温度和湿度具有差异,金耳的培养温度和湿度分别为15~25℃和60~90%,银耳的培养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0~26℃和69~95%.这是由于两者的伴生菌不同引起的,粗毛韧革菌需要低温刺激,而香灰菌不存在这一特性.若温度控制不得当,粗毛韧革菌的生长速度将超过金耳菌丝而长成子实体.金耳的子实体在生长后期有转色的过程,由乳白色转为橙黄色,而银耳没有这个过程.金耳的出菇时间为40~45天,约比银耳提前5天左右.银耳耳片展开较金耳充分,子实体比金耳略大.

表5 金耳与银耳的栽培管理比较

参考文献:

[1]李秀花,杨莉莉,祝寿芬.金耳浓缩液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3):206-207.

[2]孟丽君,赵玉明,刘芰华,等.金耳糖肽胶囊的基础药理学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0,7(3):31-36.

[3]孟丽君,潘佩平.金耳糖肽胶囊的Ⅱ期临床观察[J].中国食用菌,2002,21(4):40-41.

[4]熊耀康,俞冰.金耳沆炎作用试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3):50-51.

[5]王玉万,王云.粗毛硬革菌木腐生理研究[J].食用菌,1989,11(5):19-20.

[6]李月梅.北方地区袋栽银耳高产优质在栽培技术[J].2007,27(5):118.

[7]陈岗.银耳多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144(5):146-147.

(责任编辑:邵晓军)

中图分类号:S56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2-OO32-O3

[收稿日期]2015-11-05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项目(201410576028).

[作者简介]方白玉(1956-),女,湖南新化人,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食用菌栽培.

Studies on Cultiv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Tremella Aurantialba and Tremella Fuciformis in Northern of Guangdong Province

FANG Bai-yu,FU Xiao-yi,CHEN Xu-Peng,ZHENG Yan-feng
(Yingdong Co11ege of Life Sciences,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huangdong,China)

Abstract:Tremella Aurantialba and Tremella Fuciformis are Precious edib1e medicina1 mushrooms.The com-Parison of cu1tivation techniques of two kinds of mushrooms,in terms of cu1tivation materia1 formu1a,seed Production,sPawn running,sPorocarP formation,were studied.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 cu1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two kinds of edib1e fungi were simi1ar,but there were sti11 differences in the water content,cu1ture temPerature,humidity,associated strain,and the time of sPorocarP formation.

Key words:Tremella Aurantialba;Tremella Fuciformis;the P1astic bag cu1tivation;cu1tivation techniques

猜你喜欢

银耳栽培技术
热水泡银耳丢营养
春夏滋补靠银耳
银耳雪梨羹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轻松煮出黏稠银耳羹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