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5-08-04程明梅杨朦子
程明梅 杨朦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环境污染等危害居民健康的负面问题。利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上升1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0.37%,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48%。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镇化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增加、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等途径增加人均预期寿命,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通过推进城镇化来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使城镇化真正造福于人。因而,未来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应在西部地区。
关键词城镇化;健康状况;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7-0089-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7.0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在城市定居。数据显示,199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21.08%,2011年增长到51.27%。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本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会达到7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对国民的生活水平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高成本性,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关注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这对于制定科学的城镇化政策,推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献综述
关于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国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研究的结论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会使居民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更多的健康信息和更好的教育,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机会,从而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另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化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从事更多的静坐型工作,减少体育活动以及食用高脂肪食物,从而增加居民患肥胖和高血压的概率,损害居民的健康状况。Haine等利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历史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人口死亡率将会增加7.5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损害了居民健康。Baten和Fertig的研究表明,德国城镇化所带来的国内市场融合对农业贫困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导致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Treme和Craig利用1800-1920年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跨国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化降低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的身高将会下降1.5 cm。
针对中国的研究主要有:Liu等的研究发现,城镇化使居民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收入和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险,进而改善居民健康水平。Van de Poel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双倍差分法研究发现,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其居民自评健康较差的概率越高。作者认为,城镇化主要通过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消费过多的脂肪、过多的吸烟)等来影响居民健康。王俊、昌忠泽的研究发现,城镇化率的提高促进了健康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秦立建等利用中国农业部农村固定观测点16省份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征地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大多研究使用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其估计结果仅仅反映出城镇化与居民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第二,在健康的测量上,多数研究采用主观自评健康状况来度量健康。但这一指标存在较大误差,不够客观;第三,现有研究未能分析城镇化影响居民健康的内在机理及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基于此,本文利用2005年-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对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重点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城镇化对居民的健康是否存在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多大?第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地域差异?第三,城镇化影响居民健康的内在机理是什么?
2 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Grossman提出的健康生产理论。该理论认为,健康是由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教育、收入水平和医疗服务等一系列投入要素共同生产的商品。为了考察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把城镇化作为健康生产的投入要素,建立如下生产函数:
H=f(X)=f(城镇化、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服务)
其中:H代表居民的健康状况,X表示影响居民健康的自变量,包括城镇化、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服务等。
如前文所述,城镇化对居民健康存在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城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剧,居民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消费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进而恶化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通过实证分析来加以验证。
个人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Fuchs认为,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影响健康水平的重要变量。他对美国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居民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对比后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造成内华达州居民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健康与个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自然环境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可能会引起肺部疾病和胃部疾病。家庭或工作环境会影响伤害事件的发生率;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和人口过度密集,会增加暴力事件和疾病传染的可能性。
健康和收入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研究发现,高收入与良好的健康密不可分。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人均预期寿命越长,居民健康状况越好。
健康与公共卫生状况存在很大的相关度。诸如居住地区的饮用水卫生状况、公共卫生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着个人的健康改善。在中国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投入的背景下,公共卫生设施对居民健康将会产生很强的正向影响。
健康还与教育程度密不可分。Grossman认为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其拥有的健康信息较多,健康的生产效率较高。个人的健康教育将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水平。
医疗服务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医疗服务可及性高的地区,其居民患病后因病不医的概率较低,这会降低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这也会极大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3计量模型、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3.1计量模型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参考上文的理论分析,建立如下面板计量模型:
Healthit=β1urbanizationit+xitβi+μi+εit
其中:Healthit表示i省在t年的居民健康水平,urbanization是i省在t年的城镇化率,xit是其他控制变量,μi是与省份相关的地区效应,反映是是一些无法观察到的地区变量的影响,εit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随机扰动项。β1是待估计参数,反映的是城镇化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这里,我们假设εit为独立同分布,且与μi不相关。
面板数据通常有两种估计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其看成是截面数据而进行混合回归(pooled regression),这要求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拥有完全相同的回归方程;另一种方法是为每个个体估计一个单独的回归方程。前者忽略了个体间不可观测或被遗漏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而后者忽略了个体间的共性。在实证分析中,学界往往采用折中的估计方法,即假定个体的回归方程拥有相同的斜率,但可以有不同的截距项,以此来捕捉个体异质性。如果μi与某个解释变量相关,因需要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进行估计,以消除不可观察固定效应所产生的估计偏差。如果μi与所有解释变量均不相关,则需要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进行估计。两种估计方法将通过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来加以选取。
3.2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是居民的健康状况。由于健康的多维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指标来进行度量。参考Behrman 和Delalikar提出的健康度量方法,本文使用人均预期寿命、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
等指标来度量某一省份居民的健康状况。其中,
新生儿死亡率是指1 000个围产儿(妊娠28周后出生的围小儿)中死胎、死产及7天之内活产儿死亡的比例。
孕妇死亡率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的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率指从妊娠期至产后42天内,由于任何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
主要解释变量是城镇化率。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测量,现有研究中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人口比重法,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作为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另一种方法建立城镇化指标体系,即选出能反映城镇化各方面基本特征的一系列的指标,然后根据通过给这些指标赋值赋权并计算出一个得分,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度量指标。人口比重指标法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且该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本文选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来衡量各省市的城镇化水平。
本文的其他解释变量主要有人口特征变量、医疗资源特征变量和卫生环境变量三类。人口特征变量包括人口老龄化程度、人口密度、人均GDP水平、教育水平,医疗资源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卫生机构数、医疗保险覆盖率,卫生环境变量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农村改水率、农村改厕率和人均拥有道路里程。
3.3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200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由于只有2000年和2010年各省的数据,本文参考冯怀珠提出的方法对其余年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进行插补,
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2000-2010年各省份人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年增长率,然后以2000年为基数,按平均年增长率来计算以后各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此外,为消除序列相关性,并将可能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减少变量的异常值、非正态分布以及异方差性,我们对人均GDP水平、卫生机构数、工业SO2及烟(粉)尘排放量取对数。所有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4实证结果与讨论
4.1模型估计结果
表2分别报告了城镇化对人均预期寿命、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影响的估计结果。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人均预期寿命模型的估计结果适宜用RE模型分析(p=0.524),而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模型适宜用FE模型分析(p值分别为0.037和0.000)。从估计结果来看,城镇化对人均预期寿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037,p<0.05),城镇化率每上升10%,人均预期寿命将增加0.37%。城镇化对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为负值(系数为-0.248,p<0.05),城镇化率每上升10%,新生儿死亡率将下降2.48%。城镇化对孕妇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提升了人均预期寿命,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改善了居民健康状况。
在影响健康状况的其他变量中,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人
均预期寿命、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不显著。人均GDP水平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显著为正(系数为1.542,p<0.001),但对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教育显著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系数分别-1.291和-7.456,p<0.1),这与Grossman的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教育不仅增加了居民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而且促进了居民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机构的数量显著增加人均预期寿命(系数0.1,p<0.005),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系数-0.467,p<0.1),但对孕妇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医疗服务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
集中在新生儿上。医疗保险覆盖率越高,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越低(系数分别为-0.629和-7.665,p<0.01)。这是因为,医疗保险通过补偿机制或者分担机制,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使得更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医疗服务,进而降低新生儿和孕妇的死亡率。此外,本文还发现,环境污染增加了孕妇死亡率,但对人均预期寿命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把地区变量和城镇化率的交互项放入回归模型中,以进一步考察城镇化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从表3中的豪斯曼检验结果来看,人均预期寿命模型、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模型均适宜用FE模型来分析。
城镇化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地域差异,但对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具体来说,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0%,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将分别下降2.86%和29.65%,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0%,新生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将分别下降2.46%和24.29%。这说明,城镇化对东、中部地区居民带来的健康收益远高于西部地区。其他变量的影响与表2结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2讨论
上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显著提升了人均预期寿命,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那么,城镇化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途径有哪些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城镇化的过程中居民健康意识提高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城市,更加注重营养方面的均衡,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意识到人口密度的增加、环境的恶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对自己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威胁,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更重视自身的保健。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饮食习惯的改变。更多的人意识到不健康的食物对健康的危害,偏好对健康有益的食物。作者对2006年、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营养与食物安全研究所以及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三方合作开展的大型调查,涉及中国广西、贵州、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以及山东9个省,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住户、社区三个层面的信息。)
数据的分析表明,2006年,喜欢快餐(肯德基,比萨饼,汉堡包等)的人占21.66%,2009年时喜欢吃快餐的人占被调查对象比例是16.34%;2006年喜欢咸的零食(炸土豆片、脆饼干、薯条等)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比例是28.11%,2009年这一比例降低到23.35%。这说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健康。
第二,预防性医疗服务利用率的提高。伴随着健康意识提高,更多的人重视自身健康,增加健康检查的次数,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表明,在过去四周中,接受过任何一种保健服务的人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比例2000年为1.98%,200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69%,2009年上升到4.03%。
第三,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会选择更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等。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表明,2004年参加体育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排球等)比例为42.91%,到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94.63%,2004年选择健身的人占到全体被调查对象的41.81%,到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94.08%。
4.2.2城镇化过程中医疗资源的不断增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越来越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医疗资源会逐渐向人口聚集的地区倾斜,在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医疗资源不断增加。我国医院数量从2003年的每千人6.24个增长到2011年的每千人7.0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2005年每千人5.99个到2011年的每千人6.8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从2003年的每千人0.083个上升到2011年的每千人0.089个。每个人可分配到的医疗资源是增加的,说明医疗资源的增长速度大于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可获得到的医疗服务是增加的,居民可以通过获得更多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从而通过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4.2.3城镇化的过程中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针对城市居民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保险以及针对农村人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增大,筹资水平逐渐提高。截止2011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超过4.29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村人口已达到8.34亿。
医疗保险通过两种途径对人们的健康进行改善。第一,得到及时的疾病治疗。拥有医疗保险的居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取到同等的医疗服务,因此拥有医疗保险的人在患病时更倾向于去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第二,通过利用更多的保健服务来预防疾病。保健服务的利用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2.4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水平的改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公共卫生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2011年,中央投入88.3亿元支持544所卫生防治专业机构建设。2011年,中央投入56.2亿元支持2150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能力建设,投入42.9亿元支持县级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投入8亿元支持结核病、职业病、麻风病及市级急救能力建设,投入16.4亿元支持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也极大地促进了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镇化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化率每增加1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0.37%,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48%。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城镇化对东、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
(1)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的正面促进作用大于其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推进城镇化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应把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就居民健康而言,应把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提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2)城镇化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因此从促进居民健康的政策目标出发,我国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必须考虑地域差异的影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西部地区,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增加对西部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投入,逐步消除城乡医疗卫生水平的差距,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在城镇化水平的度量方面,本文选取的城市化率作为衡量指标,实际上某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测量非常复杂的,这一变量的选取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其次,本文研究的是城镇化对总体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估计结果不能推广到城镇化对不同子人群的影响。由于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老市民”与“外来户”身份的不同,城镇化对其健康产生的影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有待于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加以深化。
(编辑:徐天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7 Revision.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2007.
Moore M, Gould P, Keary S. Global Urbanization and Impact on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 Health, 2003, 206:269-278.
Monda K L, GordonLarsen P, Stevens J, et al. Chinas Transition: The Effect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Adult Occupational Activity.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07, 64(4): 858-870.
Haines M R, Craig L A,Weiss T. The Short and the Dead: Nutrition, Mortality and the ‘Antebellum Puzzle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2003, 63: 382-413.
Baten J, Fertig G. After the Railway Came: Was the Health of Your Children an Inferior Good? A Hierarchical Mixed Models Analysis of German Heights. European Social Science History Conference Amsterdam, 2000,(3)
Treme J, Craig L. Urbanization, Health and Human Stature.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3,65(s1):130-141.
Liu G, Wu D X, Peng C Y. Urbanization and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3,21(1):11-24.
Van de Poel E, ODonnel O, Van Doorslaer E. Is There a Health Penalty of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Health Econonics,2012, 21(4):367-385.
王俊,昌忠泽.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理论与实证.南开经济研究,2007,(2):20-42..Nankai Economic Studies, 2007, (2): 20-42.]
秦立建,陈波,蒋中一.我国城市化征地对农民健康的影响.管理世界,2012,(9):82-88..Management World, 2012, (9): 82-88.]
Grossman M.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72, 80(2): 223-255.
Fuchs V R. Who Shall Live?Health, Economics and Social Choice.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11.
Behrman J R, Deolalikar J B. Health and Nutrition //Chenery H,Srinivasan T 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NorthHolland, 1988.
张世银,周加来.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析.技术经济,2007,26(3):32-37.. Technology Economics, 2007, 26(3):32-37.]
冯怀珠.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分析与预测.西北人口,2006,(3):47-49.. Northwest Population, 2006,(3):47-49.]
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Beijing: China Union Medical University Press, 2012.]
卫生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