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人父亲教给我的“幸福法宝”

2015-08-03阿颖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卖艺清香盲人

阿颖

穆华飞有个被光环笼罩的“盲人父亲”:2000年8月,父亲穆孟杰用流浪卖艺挣来的钱,开办了平乡特教学校,在黑暗中为无数盲人孩子指路,曾获得“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全国自强模范”、“河北省时代楷模”等荣誉。可在穆华飞眼里,父亲却从来不是一个榜样,他让美丽善良的母亲穷尽一生陪他蛰伏在农家小院,又拽住自己高飞的翅膀,逼着他选择特殊教育专业,回来当一名特教老师。一切的改变,都在他回来之后,在与盲人孩子相处的点滴中,开始慢慢读懂父亲的用意:飞得高不一定飞得幸福,低飞,是一种生活姿态,同样可以获取幸福。

2014年5月15日,穆华飞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父母爱情 一首河南坠子的粗糙幸福

在27岁的穆华飞眼里,父母的结合并不般配:母亲曹清香温柔漂亮,勤劳善良,总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而父亲穆孟杰是个盲人,自幼在外流浪卖艺,四处为家。记事后,父亲曾把自己经历的“卖艺流浪记”,当成大鼓书说给他听,从这之中,他才了解父母当初相遇相爱的前尘往事。

4岁那年,穆孟杰因为高烧导致视神经萎缩从而失明。为了养活自己,他跟随一位老艺人学会说河南坠子和中医针灸,开始四处走街串巷吹拉弹唱。1986年,穆孟杰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卖艺,他娴熟的针灸本领很快传开了,四邻八乡的人都来找他看病。晚上,夜幕降临后,他还会唱上几首河南坠子。他的自信乐观,引起了当地女孩曹清香的注意。

相处久了,曹清香发现,穆孟杰虽然看不见,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明,对未来,也有很完整的规划,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最终,曹清香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穆孟杰,选择了一份别人眼中“女高男低”的爱情。

婚后的生活简单且朴素,穆华飞和妹妹穆华鑫相继出生,定居河北省平乡县。为了养活两个孩子,穆孟杰继续他的“卖艺流浪记”,外出卖艺挣钱。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曹清香身上。而穆孟杰唯一能回报给妻子的,则是在妻子劳累之余为她唱上一段河南坠子。

穆华飞8岁那年,父亲跟人外出打工挣钱,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下来。晚上,曹清香总是搂着两个孩子唉声叹气。穆华飞问母亲:“妈,你为啥不高兴?”母亲回答他:“你爸不在家,我咋高兴得起来?”穆华飞不解,父亲出去打工挣钱是好事,母亲有啥可烦的。曹清香拍拍儿子的小脑袋,呢喃道:“这些年,别人都说你爸拖累了我,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跟着你爸我心里踏实。”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穆华飞沉默了,他还太小,实在读不懂父母的爱情。

1997年,靠着多年流浪卖艺四处行医,穆孟杰攒下了一笔厚实的家产。可日子刚过好没几天,他却想用多年卖艺行医挣来的钱办一所盲人特教学校,让更多的盲人孩子读上书。

曹清香极力劝服丈夫:“你自己都是一个盲人,还需要人照顾,办学校那么大的事儿,谁来帮你,再说家里这点积蓄你要是都拿出去,全家人吃什么?”穆孟杰知道妻子也是为这个家着想,可他想为那些盲人孩子做点事,这是他心里潜藏已久的梦。这回,穆华飞和妹妹都站在母亲这边:“你要是让妈妈不高兴,我们永远不会原谅你。”穆华飞还记得,当他说完这话,父亲长叹了一口气,空洞的眼睛望着远方,很久很久。

过后的几天,穆孟杰开始努力说服妻子。

穆华飞记得,当时母亲问了父亲一句:“如果我和孩子都不让你办,你还办吗?”父亲回答说:“只要不死,就一定会办。”最终,曹清香同意了丈夫的决定,如果这是丈夫的一个梦,她愿意陪他去完成,哪怕别人说丈夫傻,她也愿意一起担着。

拉住孩子高飞的翅膀 实在读不懂父爱的厚重

2000年8月25日,平乡特教学校终于建成。穆孟杰喜极而泣,一旁的曹清香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学校的建立花掉了穆孟杰所有的积蓄,并且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家里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每每看着母亲跟着父亲一起低声下气找人借钱,穆华飞就一肚子气,他觉得是父亲把这个家拖入了泥潭,而他,只想着早点长大,好脱离这个家,飞得越远越好。

哪知填报高考志愿时,父亲却坚持让他填报特殊教育类的专业,以后好回来接班。穆华飞死活不同意,跟父亲据理力争:“这个学校是你想开的,我对它没兴趣,我要走出去,走得远远的,过我自己的生活。”执拗的父亲气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只要你还认我是你父亲,我让你做啥你就得做啥。”父亲如此不讲道理,穆华飞愤愤不平,赤着脚跑了出去。

母亲告诉穆华飞,学校的创立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了大量外债,由于学校招收过来所有的盲孩子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所以学校一直处于赤字状态。招聘过来的老师经常待不了几天就辞职走人,他唯一能求助的只有一儿一女,而不善言辞的父亲实在不知如何跟儿子沟通,只好用一种强硬的方式来向儿子求助,他觉得孩子肯定能理解他并且支持他,可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的反应会这么强烈。

在母亲的劝说下,穆华飞跟着母亲回了家。到家后,父亲找到他谈心。穆华飞红着眼眶对父亲说:“我知道你想说,人活一世重要的是能踏实做事。可我想去外面看看,如果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父子俩的谈话以沉默开始,又以沉默结束。

其实,把孩子留在身边,穆孟杰有他自己的考量,在他看来,飞得高不代表飞得幸福。当初,妻子选择了他,一辈子跟他窝在农家小院里,别人都为妻子叫屈,可只有他们夫妻俩心里清楚,守着彼此哪也不去,生活照样有滋有味。在他身边,孩子虽然失去了高飞的机会,但踏实平稳地过日子,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儿子性格温和,心地善良,非常适合从事特教行业,他坚持让儿子回来,有一部分也是出于父亲的私心,他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好好地过日子。而且他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会理解他,会和现在的他一样,从那些盲人孩子身上感受到快乐,这点,他坚信不疑。

低旋在生命的天空 一家四口飞得很幸福

最后,穆华飞半被迫地接受了父亲的提议。2007年9月,他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学院。2010年毕业后,他回到父亲的学校,当了一名老师。可面对这个新老师,孩子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和他走得近。父亲给他传授经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盲人,去感受盲人孩子的喜怒哀乐,时间久了他们会慢慢走近你的。”

14岁的学生李玉刚,失明之后被父母送到乡下奶奶家生活。从小离开父母,孩子的性格很孤僻,从来不跟任何人说话。每天中午,穆华飞都会带着他一起吃饭,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习功课,甚至在周末,带他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李玉刚看不见,穆华飞就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一形容给他听。慢慢地,孩子脸上笑容多了,只要一听到穆华飞的说话声,他立即变得很开心。

一天早上,穆华飞正准备去班里上课,李玉刚摸索着走来,递给他一个青涩干瘪的苹果。苹果是奶奶给他的,他一直舍不得吃,教师节快到了,他想当成礼物送给穆老师。看着孩子黝黑的小手,像捧着珍宝一样把苹果放在自己眼前,穆华飞第一次感到了当盲人老师的快乐,心里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晚饭后,穆华飞跟父亲聊天说:“爸,当初你坚持让我回来教书,你可后悔过?”穆孟杰点点头:“觉得有点对不起你。”然后,他又反问儿子:“那你可后悔回来?”穆华飞坦诚地跟父亲道出了心里话:“以前看着你跟这些孩子打成一片,我心里很嫉妒,觉得在你心里,他们比我和妹妹都重要,可回来之后,我越来越理解你当初的做法,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很踏实,这种成就感不是说挣多少钱能换来的。”听儿子这么说,穆孟杰欣慰地笑了,他觉得儿子真正体会到了他的用意——飞得高不一定就飞得幸福,高空有高空的风景,同样,低空也有低空的人生美色。

2013年9月,学校开学后多了很多孩子,现有的老师根本忙不过来,穆华飞想到了妹妹。他跟妹妹商量,能否辞去现有的工作来学校帮忙。对于哥哥的提议,穆华鑫犹豫了半天:“哥,你还记得当初爸让你回来,你跟他据理力争的事吗?你说我们俩一个守在家里,一个出去闯,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都要活出人生的精彩,这是我们兄妹的约定,现在你是要食言吗?”

穆华飞不知如何回答,现在的他遇到了和父亲当初一样的难题。最终,他提出让妹妹先代课半年,半年之后,是去是留,她自己决定,但这半年里,她必须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穆华鑫答应了哥哥的要求。

为了让妹妹多担些担子,穆华飞让她做班主任,每天跟孩子们打交道。

2014年春节过后,穆华飞一直想找机会和妹妹聊聊,可妹妹似乎总躲着他,不给他机会。眼看着快开学了,穆华飞心里很急。哪知几天后,穆华鑫却告诉哥哥,她决定留下来,跟哥哥一起把学校办好,她相信哥哥对于回来这个决定不后悔,那她也一样能做到。

2014年5月初,由全国妇联主办的“最美家庭”开始评选,穆孟杰一家成为候选家庭。经过层层筛选,5月15日,穆孟杰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从北京回来后,穆华飞又当回了盲人老师。每天跟学生在一起,他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而最让他欣慰的是,他和父亲之间越来越融洽,很多时候,回望和父亲一起走过的路,他都会觉得愧疚,因为自己曾经的冲动伤过父亲的心,而现在他们兄妹俩和当初的母亲一样,选择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与金钱无关,却与幸福紧密相连。(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卖艺清香盲人
清香四溢的树
小猴学技能
寻找
随声附和的盲人
桥底下的歌声
盲人节
九月菊
盲人分衣服
盲人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