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环境

2015-08-03胡鞍钢

紫光阁 2015年8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十三五新常态

胡鞍钢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需要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面分析“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发展机遇、发展挑战,更好地“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实现人和,开创未来”。

“十三五”时期的国际环境

据我们编撰的《“十三五”大战略》研究,“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加复杂、更加深远,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天时、地利”。就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全球发展将表现出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以下四大趋势:

第一,全球经济仍处于黄金增长期,南方国家迅速崛起。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和贸易进入恢复性增长期。由于南方国家经济贸易总量占世界比重已经超过了北方国家,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和最大的推动力。到2020年,南方国家经济总量将占世界的60%以上,出口总量占世界的近70%,全球经济仍处于黄金增长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主流,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层次更深,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这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全球性的跨境投资、跨国兼并、跨国技术扩散、跨国互联网贸易等大趋势,也为中国“走出去” “投资世界”,开拓外部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商机。中国不仅将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国,还将成为对外投资的最大国之一。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增长的最大“发动机”,还是世界宏观经济稳定的最大“稳定器”或“压舱石”。

第二,国际政治文化格局大调整,趋于多极化、民主化。随着北方国家经济贸易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相对减弱,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和负面影响的代价,两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北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文化等领域的霸权体系格局逐渐被南方国家的迅速崛起所打破,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直接参与G20峰会,还建立了类似的“金砖五国”峰会等。这在客观上也为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成为南方国家的代表者,还成为南北方国家沟通协商的桥梁者,大大提高了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和发言权。特别是中国所提倡的共赢主义,更加符合“得道者多助”的道理,日益成为全球的话语权,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中国仍然是全球治理的领导者,全球公共产品的最大提供者之一。

第三,全球性科技创新孕育重大突破,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正在催生全球科技革命,无论是欧美日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印俄等新兴经济体,都在发动科技革命,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将改写全球科技创新的历史格局。创新能力将是决定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上看,南北国家科技发展差距远高于它们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大量培养科技人才,大力支持信息网络、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了与北方国家科技水平的趋同速度,又远高于它们的经济趋同速度。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后发优势等,使得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引进模仿创新者转变为创新集成者、自主创新者,从创新跟随者变为创新并驾齐驱者,进而成为创新领先者。中国仍然是全球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创新体,还将成为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最大创新体。

第四,全球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黎明期和发动期。下一个发展时期,绿色能源转型将开始发动,“十三五”时期也将是全球能源消费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南北方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果各国积极合作,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创新绿色经济革命,全球碳排放有可能在2020年-2030年进入低增长,并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峰值,而后逐步下降。中国要成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工业革命的参与者、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绿色能源创新国、投资国、生产国、消费国,还将成为全球碳排放尽早达到高峰的决定性国家。

与此同时,从2008年所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反而影响更加深远,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比如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趋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全球需求严重不足,成为中国最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国际软实力提出了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要求;全球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性问题日益突出,对上亿中国游客走出去,上千万中国投资者、企业家、经商者、劳务输出等走出去,上百万中国留学生走出去,造成空前未有的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民生外交新问题。

总的来讲,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中国既是充分利用了“天时”和“地利”,也成为世界和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内生变量”。“十三五”时期仍然是中国大有作为、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战略机遇期。

“十三五”时期的国内环境

如何认识未来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呢?至少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四个全面”;二是“三大规律” “三大发展”;三是“新常态”。

首先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三五”时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性阶段,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四是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endprint

其次是党中央提出的“三大规律” “三大发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巨国规模社会实践,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政治经济学。

再有,党中央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判断、大逻辑。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总体基本方向没有变,既有时(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又有势(处在全球上升通道上);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但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机遇大于挑战,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是中国正在从上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迈进。中国将在2020年-2023年期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31个省区市的人口比例上看,有2/5左右的人口进入高收入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成功地突破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要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并跨越“西方民主化陷阱”。

二是中国已经从中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小于0.700)向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大于0.700)迈进。“十三五”时期,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更充分转化为人类生活需求,更充分保障与发展需求的更大满足。到2020年,进一步提高至0.760,其中人口教育和健康指标对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贡献更为显著。

三是中国从富裕型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在30%-40%之间)向更富裕型(恩格尔系数低于30%)迈进。2013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0%和37.7%,到2020年,分别降至30%左右和33%左右,达到或接近世界更富裕型(消费结构)国家。由于恩格尔系数指标不受价格水平差异或变动的影响,要比人均收入(也包括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收入)更能反映中国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质量和水平。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

从经济发展速度看,一是中国仍处在经济起飞过程,如果从1978年算起,这一起飞过程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并将持续到20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二是在这一经济起飞过程中,先后出现两个阶段:1978年-2011年的高速增长阶段,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9%;2012年以后的中高速增长阶段,GDP年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经济增长率的转变是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的结果,“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是适宜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在7%以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中国所说的中高速增长就是国际上公认的“高增长”。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到质量型、效率型、效益型的重大转折。

从人口结构来看,人口红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人力资源红利(指新增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大专以上人口由2010年的1.19亿人上升至2013年的1.3亿人,到2015年预计突破1.5亿人,会超过世界总人口排第10位的俄罗斯(2014年全国总人口为1.4亿人),净增大专以上人口3000万,如果再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净增超过3000万人,他们全部进入就业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从增长动力来看,仍然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从增长需求来看,消费需求将大于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更多体现了有效投资和长期投资的需求。从增长来源看,要素投入特别是投资增长率有所下降,无论是技术创新、供给创新、市场创新,还是劳动力和人才培养竞争转移流动,都会使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从增长效率来看,经济体制改革都会有效地改进各类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资本等更加有效配置。从增长效益来看,不仅促进了经济效益,而且还促进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

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发生质的变化。首先,从生产结构看,从工业主导的产业体系转向服务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继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次,从需求结构看,从投资为主、消费为辅转向消费为主、投资为辅,特别是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使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对具有长期性、公共性、互联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对那些开发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再有,从就业结构看,从农村劳动力为主转向城镇劳动力为主,继续提高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发展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等就业密集型、技能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看,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从加速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加速高新技术和新兴战略型产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绿色制造、3D制造、数字化制造等。

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从土地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变,从“一市两制”向“一市一制”转变。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综合效益将逐步显现,主要资源环境指标变化明显向好,人居环境质量普遍提升,生态盈余存量增加显著,但总体上仍处于环境破坏与保护、污染与治理相持时期。

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将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中国从1.0版本阶段进入2.0升级版阶段。因此,需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既要认识新常态,又要适应新常态,更要引领新常态。

在充分肯定我们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进入新常态阶段,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国各类矛盾的凸显期。到2020年使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发展奇迹,也是巨大的发展压力、发展挑战。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抓住并充分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十三五新常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