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8-02冯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北京文化企业

冯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太原 030000)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冯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太原 030000)

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现状、内部结构现状和发展模式现状,找出了投融资体系落后、产业融合程度低和产业集聚协同效应差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合计10313.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仅次于金融业,是北京第二支柱产业。本文将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整体现状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 20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8%,增速明显下降,比2011年回落了6.4%,但依然高于GDP增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2011年提高0.1%(VK图1所示),仍稳居第二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全年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达到15 575.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3%,实现收入合计10 313.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4%。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吸纳就业平均数达到152.9万人,比2011年高出12万人,就业形势良好。

图1 2004-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1.2 产业内部结构现状

近些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1 190.3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达到53.9%,为文化创意产业内第一产业,其次为新闻出版业和广播、电视、电影业,所占比重分别为9.4%和8.0%,这三大行业占据了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71.1%,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型产业。此外,广告会展、文化艺术等新兴业态取得了良好发展,增长率接近9%,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近几年来取得较快发展的其他辅助服务业,相比2011年的产业增加值、收入合计和从业人员数量都有所降低,表明辅助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受到了一些政府政策影响而得到抑制,需要政府等方面研究对策和方法。

表1 2011年和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部情况数据统计

从增加值增速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增速达到14.2%,仅次于广播、电视、电影领域增速的15.3%,文化艺术领域增速也达到11.8%,均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0.8%。其他辅助服务领域实现负增长为-3.2%,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重要性降低。

从就业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平均就业人数69.8万人,占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就业人数的45.7%,远高于其他领域。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和新闻出版业,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16万和15.6万,占比分别为10.5%和10.2%,但其他辅助服务业就业相比2011年呈现负增长为-5.4%。

从资产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资产总计达到6529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的41.9%;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资产总计1570.7亿元,占10.1%。从资产增速上看,艺术品交易增速最快,达到76%,这也和国内快速增长的艺术品需求有很大联系。

从收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收入最高,为3 888.1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的37.7%。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行业,收入1 370.8亿元,占比13.3%。排名第三的是广告会展业,收入1 256.8亿元,占比12.2%。其他依次为新闻出版,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文化艺术等行业。

从收入增速看,2012年艺术品交易领域的收入增速最快,达到43.4%,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增速为22.9%,旅游、休闲娱乐增速也达到20.2%。此外,设计服务增速19.8%,新闻出版增速16.9%,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增速16.3%,这3个领域的收入增速也都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4.4%。而其他辅助服务业呈负增长为-3.5%,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性降低。

1.3 产业发展模式现状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文化传承以及现代的城市建设,针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制定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集群发展”的发展模式。即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尊重市场自由、鼓励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其中,促进全方位的发展渠道的形成;再一方面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双向结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 000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在北京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带动下,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形成了多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北京798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中关村科技园雍和园、中关村软件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等。集聚区的形成,一方面彰显了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向多元化、自主选择性和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可以起到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全国创意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消费潮流的革新。政府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通过制定各项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并对文化创意产业内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性的引导,促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有发展模式的形成。

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由于体制、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点:

2.1 投融资体系落后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企业建立初期及成长期的早期,政府的引导及优惠政策尤为重要。而当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不足,税收等优惠政策缺乏合理的政策标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评价机构、担保机构尚不完善,财政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每年的专项资金被少数套利企业所占据,资格审查上缺乏监督,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还未能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倍增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利用。现有的状况是政府投资是投融资体系的主力军,不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投资的热情,落后的投融资体制,加剧了文化创意企业资金的缺乏。

2.2 产业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低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于科技和文化的结合。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中,主要是存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融合的方式主要是简单地叠加,尚未形成要素融合,两类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仍处于分裂格局。科技型企业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主要利用文化内容作为广告宣传。文化型企业主要是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增强了产品的传播能力和推广力度。两者的运营方式和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要素,仍然沿袭各自的传统方式。目前,融合后的成熟产品仍然分布在两个领域里。其中,在文化领域主要是演出、影视制作、文化展示和宣传等,用现代灯光、音响和多媒体的普及增强了销售能力,但基本未改变文化行业原有的规则和产品性质;在科技领域里,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增强了文化内容的传播广度和使用方式与频度,产品形式、运营模式和销售方式都已经突破传统方式,但仍然遵从科技运营模式,大部分科技文化型企业缺乏将文化要素和科技要素进行渗透融合的内生模式。

2.3 产业集聚区协同效应差

对于产业园区来讲,文化创意企业公共聚集形成产业集聚和完整的产业链,最终集聚效应能产生1+1>2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并不多,有些非政府主导的商业型文化创意产业园,迫于盈利压力,往往会招纳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的进驻。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园仅仅是局限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没有真实产业集聚的效果,并会破坏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大生态环境。

由于部分集聚区内部管理水平较低,集聚区内的企业更为强调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信息等资源;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少,不愿意与为其提供智力支撑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部分企业仅贪图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意识,也不利于血统效应的形成。

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对策

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提出完善投融资体系、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针对性建议,以此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绩效。

3.1 完善投融资体系

(1)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行为,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商业汇票贴现等。在我国,银行贷款是文化创意企业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方式,而我国银行体系却未能给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足够的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处于大型商业银行不愿贷款,中小金融机构无力贷款的两难境地。当前,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对于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进入,丰富资金来源。民间资本是市场嗅觉最灵敏的投资资源,将其引入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缓解文化创意产业资金压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民间资本获得良好的投资渠道,取得高额回报。

(3)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融资难度。解决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能力,关键在于要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北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为进一步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3.2 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

(1)机制融合促进资源整合。①鉴于资源主要集中在体制内的现状,建议通过体制内外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体制内机构的创新,实现体制外的资源共享。比如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是自愿在体制内外充分流动,增强体制内的创新动力。

(2)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①政府引导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共融共赢的平台,不断开拓各行业、各环节、各部门、各产业的合作领域;②通过税收、奖励、资金扶植等措施,支持多种行业应用的统一平台建设,用扶持平台建设代替企业扶持;③打造影视制作、新媒体、数字出版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与文化的融合;④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和储备平台,增强要素资源共享;⑤建立跨界、跨部门合作工作平台,开展跨界资源交流与共享,推动多领域合作。

(3)组建企业梯队,培育创新组合。①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打造航母型企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公共服务,鼓励这些企业在平台商业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为更多企业参与创新提供平台支撑;②培育一批旗舰企业,为这些企业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服务,并鼓励这些企业为其他企业进行文化、科技融合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③为优质企业创造创新氛围和条件,使这些企业具有稳定的资源和人才队伍,专心制作精品,增强后续竞争力;④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一批配套企业,使这些企业为优质企业、旗舰企业和航母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外围配套服务,并保证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关注微小企业的利益诉求,保护企业权益和竞争力。

3.3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

(1)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产业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有着相当的难度。因此,必须明确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所必备的条件,全面考察北京区域内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和特色文化等条件,从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战略层面决定创意产业的时机和路径。

(2)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地理区位的相对集中,还要求在生产和创作上要相互匹配和协调。因此,应该统一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引导从事相关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到统一的区域内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分类特征,分类型、有步骤地实现产业集聚。

(3)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凸显和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的优化。因此,应当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链,强化分工与协作,将产业上游的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品的开发集聚到一定区域内,形成整个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已形成一定产业优势和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的区域流动,从延伸特色产业链入手,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鼓励优势企业的衍生、裂变和被模仿,在现有的龙头、优势企业周围,就近实现产业集聚。

[1]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胡艳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孔令刚,蒋晓岚.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4]蒋三庚,张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5]厉无畏.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张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绩效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64-70.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5.100

G124

A

1673-0194(2015)05-0207-04

2014-12-22

猜你喜欢

北京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