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晗与袁震 万金难买生死情

2015-07-31汤礼春

时代人物 2015年7期
关键词:吴晗清华园才女

汤礼春

吴晗,著名歷史学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

袁震,清华园中的才女,大吴晗两岁。他们在病床前相识,并由此演绎了一段旷世姐弟恋情……

1934年秋,北平养蜂夹道肺病医院一间灰墙斑驳的病房里, 孤零零地躺着一个27岁的女子。她叫袁震,出生于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一个书香门第。正是在这间病房里,她结识了吴晗,由此引出一场旷世之爱。

1921年,袁震考入武昌女子师范学校。她深受董必武、刘子通、陈潭秋等几位进步老师的影响,不仅学识大为长进,思想也更加活跃。1922年,袁震参加了由武汉著名女界人士发起组织的“女子参政协进会”,并应举荐起草了《女子参政协进会宣言》。宣言发表后,许多知名人士以为系名家所作,得知竟是出自一个年仅15岁的少女之手时,都大为惊叹。

1925年,袁震师范学校毕业后,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系。因交不起学费,返聘到武昌女子师范任教。1930年,袁震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园中有名的才女。因学习刻苦,生活艰难,毕业这年袁震染上了肺病。由于卧病太久,清华大学不得不取消了其学籍。但袁震并没有消沉,一边顽强地跟病魔搏斗,一边仍博览群书。

有一天,袁震的好友蒋恩钿到医院来看她,身后跟着一个儒雅的年轻人。蒋向袁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吴晗。听说我要来看你这个才女,便自愿跟来了。”

对吴晗这位同届的同学,袁震早有所闻,他是清华历史系的佼佼者,尚在读书期间就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蒋恩钿介绍说:“吴先生已正式被本校聘请留用,蒋校长十分器重他,免了助教这一台阶,直接破格聘请他为教员。”

接下来的言谈中,袁震提起吴晗发表过的几篇论文。由于她学识渊博,又受过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影响,接触过历史唯物主义,见解独到,令吴晗这个一直关在书斋的学子耳目一新,不由得击掌称道:“你真不愧是一个才女!令我辈汗颜也!”

自这次见面后,吴晗心里再也放不下这位身卧病榻依然豁达乐观的女才子了,隔几天就去看她一次,每有新的学术著作也拿去让她指点评论。每次从医院回来,吴晗都兴奋不已,有一种喜逢知音的欢娱感。不久,便托蒋恩钿向袁震转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情。袁震得知后惊喜不已,但她冷静之后强忍心中的感情,婉言谢绝了吴晗的求爱。

吴晗明白,袁震是怕连累自己,由此对她更是倾慕,往医院跑得更勤了。袁震在病榻上费尽心机地想法打消吴晗的念头,吴晗每次都一笑了之。为了使袁震不再饶费口舌,吴晗在病榻前庄重地告诉她:“不管你态度如何,我是铁了心,这一辈子非你不娶的!”

短短的一句话使袁震这个一惯好强的女子也热泪盈眶。吴晗见状心情格外兴奋,赶紧跑出去买了一束鲜花。

然而不久后袁震又临灾祸,肺病未愈,又被查出患有骨结核,被一副石膏固定在高高的病床上,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而此时的吴晗则是青云直上,被清华大学破格升为教授。这一天,当吴晗来看袁震时,袁震苦笑道:“我有可能终身瘫痪在床,吴先生还是好自为之吧!”

吴晗宽慰道:“我的好自为之就是到医院来陪伴你!既然你已经答应了我,就不能再生悔意,我同样也会至死不渝!”

吴袁相恋的消息很快在清华园传开了。面对别人的不解,吴晗认真答道:“我喜欢和追求的是她的人品、学识,她的人品、学识并没有瘫痪,而照样熠熠生辉。”

正在二人热恋之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各大院校都开始外迁,吴晗也应云南大学之聘要到昆明去,两人依依惜别。

吴晗对袁震执著的爱情像一副良药,使她一天天康复起来。1939年春,袁震终于能下床行走了。5月,在姐妹的搀扶下, 她从天津乘船来到了越南海防。吴晗专程千里迢迢前往迎接。

到昆明后,吴晗带袁震拜见了自己的母亲。吴母见到在病床上已熬得苍白干瘦且仍要人搀扶的袁震,十分难过,特别是在了解到袁震因病不能生育后,更是五内俱焚。她把吴晗特意喊到一边,痛哭流涕地说:“只要你答应不同她结婚,我可以把家乡的房屋田产全部变卖了替她治病,替你尽心!”

吴晗也含着热泪说:“母亲大人,我和袁震的关系不是因她病而生同情就能尽心得了的事,我们是真心相爱!是因为我们今生今世互相不可缺少,我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我,这种同生共死的感情是世上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吴晗殷殷泣血的话语最终打动了母亲的心。

为了照顾大病初愈、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的袁震,身为西南联大名教授的吴晗自己动手做饭、洗衣、挑柴、买米;晚上他把袁震扶上床安寝后,才开始挥毫著述。

尽管忙得不亦乐乎,但吴晗心情却格外快慰,特别是每天晚饭后,他都要搀扶着袁震去散步,二人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夕阳的余晖中,情浓浓意浓浓……

1939年10月,而立之年的吴晗和比自己大两岁的袁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袁震放弃了自己的所长,一心一意充当了丈夫的助手,吴晗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袁震的心血。

1943年,经袁震介绍,吴晗认识了董必武,开始为党工作。吴晗曾说过:袁震对我倾向党倾向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袁震放弃了可以到大学当教授和到大机关工作的机会,依然默默地为吴晗整理文章,一直到“文革”爆发。 当批判吴晗《海瑞罢官》的风浪铺天盖地袭来时,吴晗担心袁震因此受到连累,便劝她回光化老家隐居。袁震却坚决地说:“即使天塌下来,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我们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1969年春,吴晗和袁震双双被迫害致死。

猜你喜欢

吴晗清华园才女
袁震与吴晗的金石之恋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观薛涛井感赋
吟三八妇女节
吴晗借钱的故事
书写古代才女的陕北才女
才女请假等2则
“吴晗”与“吴哈”
“吴晗”与“吴哈”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