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南岩溶的特色与隐忧

2015-07-31谢世友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石漠化碳酸盐岩岩溶

谢世友

中国是世界上碳酸盐岩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其连绵不绝,出露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其中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区,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碳酸盐岩分布区,湿润热带-亚热带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喀斯特地貌系列在这里发育得最为完好。

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可溶性岩石受到长期的地质作用,保存并完美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和地下岩溶地貌形态,它们不仅记录了地质历史演化的点点滴滴,还反映了正在进行的岩溶地质作用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湿润的热带-亚热带环境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突出。广西桂林、云南石林、重庆武隆、贵州荔波等地更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绚丽美景,享誉国内外。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无疑是对其无与伦比的地貌景观与生态多样性的高度评价。

但是,在构成特殊美景的同时,岩溶区因水土资源不配套的基本格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983年5月,美国科学促进会第149届年会有一个专门讨论岩溶环境的分会,首次把岩溶地区比作是如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专家们认为,岩溶生态系统常以石生、旱生及喜钙性和地下空间为特征,是一种由地质条件(碳酸盐岩的岩溶水文系统和富钙、镁的地球化学环境)所决定的脆弱环境。研究表明: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形成了“石漠化”现象。

“石漠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一片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等原因,导致植被覆盖缺乏,地质基础失稳,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下降,形成岩溶石漠化土地。石漠化的过程一般有3个核心环节: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石漠化土地的演化时间、速率地区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往往要几十到几百年。但如果在恶化过程中叠加了人类活动,从森林变为藤刺灌丛或裸地只需要几年时间。不难看出,影响石漠化发生发育的因素,大体上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两种。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性、土壤、坡度以及地面物质等;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口剧增、毁林开荒、陡坡垦殖、过度樵采、烧灰积肥、荒坡放牧、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采矿、人工水库和基建工程以及当地生活习惯等。

石漠化过程造成了岩溶地区严重的生态退化和地质灾害。在西南石漠化区,普遍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灌溉及人畜饮水非常困难、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民生活贫困、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还造成水库、河道淤积,影响水利水电设施运行,危及珠江、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带来更大危害。

我国西南岩溶分布区人口近1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00万,是我国最大的老少边穷地区之一。岩溶石漠化这一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部分人口完全丧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为生态难民。不过近年来,岩溶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已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漠化碳酸盐岩岩溶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固体酸解堵体系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隧道勘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