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2015-07-31陈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称谓语性别歧视产生原因

陈芳

摘要:在人类社会中,男尊女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男性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女性重要性更多的表现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较小。而这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也体现在语言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而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称谓语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主要探讨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其主要表现形式,揭示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

关键词:称谓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反映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一直未曾停歇,但是现实社会仍是以男性为中心,无论女性做何种努力,总是会被人们以各种原因忽视。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中也无可避免的体现着这种性别歧视。而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更明显的体现在称谓语中。

称谓语(Addressing Terms)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如敬重、喜爱、看不起等,还能体现说话者所拥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生活背景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本文旨在从英语称谓语的角度,探讨人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

一、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据调查,在英语词汇中,有约22个词来形容不好的男性,而有220个词来形容不好的女性。如:bitch(臭婆娘),harlot(淫妇),streetgirl(妓女),whorl(娼妓),swinger(性放任的人),broad(女人),hooker(妓女),tramp(荡妇),slut(行为不检的女人),homo(同性恋者),queer(同性恋),duke(男性化的女子同性恋者),Amazon(女勇士),lesbian(女同性恋者),Tomboy(男孩子气的女孩),butch(同性恋中女子男性化)等等(Sapiro Vigirnia,1990)。

在英美社会里,在称呼女下属时,男上司常常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比如honey,sweetie,darling,可是反过来,这些昵称却不会被女下属用来称呼她们的男上司,同样,在称呼自己的男性下属时,女性上司也不会用这些昵称。可见,对于女性来说,一些与自己并不是保持很亲密关系的男子,可以用这些昵称来称呼自己,而女性则不会这样去做。这说明在英美国家,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男尊女卑,女性社会地位低,收到的尊重也比男性少。

几乎在每个国家,孩子出生后都要随父姓,而很少会随母姓。尤其是女子结了婚以后,还要改随夫姓,这在一些国家甚至被法律制度所规定。如美国法律就明确规定,妇女婚后要使用丈夫的姓氏,即使离婚,也应予保留,非经法庭判决,不可恢复。如果男方死去,女方姓名中仍要保留男方姓氏。如一个女性,婚前名为Jacqueline Lee,在嫁给Gordon Roddick后,改名为Jacqueline Roddick,在她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又改嫁给Nigel Parker,于是又改名为Jacqueline Roddick Parker,她的姓名中仍需保留Roddick的姓氏。不过如今,随着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开始争取男女平等。现在很多新结婚的夫妇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氏,中间用连字符隔开。如:Lucy White和Andy Smith结婚,他们就分别称为Lucy White-Smith和Andy White-Smith。也有一些职业女性在婚后仍继续使用父姓,但是大多数女性会在婚后改用夫姓。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一般用Mr称呼男性,用Miss和Mrs来称呼女性。在称呼男性时,Mr已婚或未婚男性都可以使用,从这个称呼,我们看不出男性的年龄信息和婚姻状态。而称呼女性时则完全不同,Miss和Mrs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法。Miss被用于称呼未婚女性,后面跟父姓,Mrs用于称呼已婚女性,后面通常跟夫姓。因此,当我们用这两个词语来分别称呼女性时,我们就清楚知道该女性的婚姻状况,她们毫无隐私可言。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女性,当人们对她们的婚姻状况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称谓进行称呼,于是,Ms一词应运而生,婚姻状况在该词中不能得到体现,于是Ms也很受一些女权主义者的青睐。

在英语中,很多词语都是由词干加词缀的形式组合而成,而构词主干大多是阳性名词,加了后缀之后构成阴性名词。如:host-hostess,waiter-waitress, actor-actress等。加后缀的词语明显表示女性,而我们在表达“主人”、“服务生”、“演员”等意思时,如果不强调性别,一般都是用host,waiter,actor来表达,而不会用带后缀的词语。所以,阳性词语比阴性词语适用范围广。还有一些词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性别标志,但是人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当作代表男性的词语,如boss,professor,doctor,lawyer,pilot,judge等表示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虽然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但是由于男性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人们习惯性把这些词语和男性联系起来。如果要特别指女性时,往往在前面加上female,lady,woman等修饰语,如woman teacher,lady doctor,female pilot,woman lawyer等。这些语言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性别歧视还体现在人们生活当中的语言习惯。当我们把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词语一起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把男性词语放在女性词语的前面,如husband and wife,boys and girls,man and woman,father and mother等。在句子中当不定代词everyone,nobody,anybody等以及a person等不带性别区分的词语作主语时,后面回指时会使用he,如Everyone should finish his homework.

二、英语称谓语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是影响极大的一个宗教,人们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而上帝的形象是男性,拯救世界的也是与他一体的耶稣,而上帝在造人时,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也是男性,后来上帝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即夏娃。因为夏娃是从亚当身上衍生出来的,因而女性理所当然的被当成了男性的附庸,女性是为男性而造的。而且后来,夏娃禁不住诱惑而偷吃了禁果,人们就用愚蠢、不理性、背叛、欺骗、邪恶等贬义词来形容女性。因此,在文化意识上,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

自古以来,我们所生活的就是一个父系社会,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和家庭中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不同的分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男主外,女主内”。因为男性和女性身体状况并不相同,男性身强力壮,是权利、地位和力量的象征,被看作是一家之主,在社会各方面占据着支配的角色。而女性孱弱,承担着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工作,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于是,长此以往,眼光变得短浅,话题变得狭窄。因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女性都只能作为男性的依附者,受制于男性,在早期更是被当作男性的玩物。女性婚前从父姓,婚后要冠以夫姓。如今,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性的语言歧视仍然存在。

在欧美国家,由于长期以来都对女性文化教育不重视,导致女性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都比男性低。女性对外交往也较男性少,导致交际能力有限,工作能力不强。于是,别无选择,很多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着男性。在以前的西方贵族阶级,女性都是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依靠丈夫的成就来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这点我们在很多英美文学著作中也能窥得一二,如《飘》、《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中,在19世纪的英美社会中,女性往往都是男性的附属,渴望凭借找到一个好归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女性参与政治的也是寥寥无几,在西方政坛,女性参政议政人数少之又少,女性政治经济地位普遍低下,而低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是造成英语语言存在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语言,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从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至今,妇女在法律和政治上已经取得了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并且深刻的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这一现状阻碍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日常交际及写作中,人们都在尽量使用一些中性词语,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语。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必须要改变男性对女性的态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并最终消亡。

参考文献:

[1] 吴尚义,《语言与文化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斳梅琳,《社会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褚莱莱,《浅析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中的体现》,妇女研究论丛,2004。

[4] 吴凡十,《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科技信息,2009。

猜你喜欢

称谓语性别歧视产生原因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环现象研究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看艾丽丝?沃克的《紫色》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桥梁裂缝产生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老师”一词泛化现象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