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乡族、保安族民间故事中魔鬼形象原型批评研究

2015-07-31马红梅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东乡族魔鬼原型

指导教师:郭郁烈 刘洁

摘 要: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相当丰富、独具本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学,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素材。但是目前,对该民族的文学研究却因难以应付复杂多样的创作实践而凸显阐释的无力和批评的错位。本课题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及其重要的思想内涵、精神指向、时代文化特性等层面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原型批评理论,探究东乡族、保安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魔鬼形象的原型,从而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审视与反思,发掘他们的艺术创作源泉,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指导现实生活。

关键词:东乡族;保安族;魔鬼;原型

民间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化之根,民间故事又是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核心部分。它们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审美精神。然而东乡族、保安族自形成以来,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口头文学传统就成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他们用最真实、最生动、最形象,深受本民族人民欢迎的民间文学,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传统的东乡族、保安族民间文学中,魔鬼形象无疑极具代表性,但无论它们是“魔身”还是“人形”,它们都是万恶之源,是人性中邪恶的化身。

一、东乡族、保安族民间故事中的魔鬼形象

在民间文化中民间故事中的妖魔形象种类繁多、系统庞杂,本文主要是对东乡族和保安族民间故事中的妖魔形象进行分类浅析,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蟒蛇形象

东乡族民间故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在其幻想型故事中,有与鬼狐精怪等超自然力量作斗争的具有神话特色的故事。这些故事还具有某些民族文化节日起源的意义。最具代表性是《璐妇人斩蟒》,讲述了在康特黑大山上的大蟒精,经常伤害生灵。有一位刚成亲不久的年轻猎手璐推上山打猎时被大蟒精吃掉。璐妇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酒把蟒精灌醉,用白布蒙上蟒精眼睛,用红布指挥乡亲把魔怪杀死,人们重新过上了安宁生活。后来,东乡族人民为纪念璐夫人为民除害的功德,结婚时唱“哈利”、“哈利”成为东乡族人民的“迎婚调” 。在这则故事中主要的魔鬼形象为大蟒精,它两眼发射绿色凶光,吃掉男人践踏女人,可以变化为蛇形,主要栖居在山洞。

(二)妖龙形象

在人的意识观念中,龙是一种超自然的动物。有的民族视它为吉祥的象征,也有民族视其为凶恶的象征。在当今世界各地,既流传“崇龙”故事,也流传着“屠龙”传说。在东乡族、保安族文化中龙是凶恶的化身,东乡族屠龙故事《九池和龙窝的传说》讲述,在龙窝村潭水中有一九头骚龙,它兴风作浪,淹没良田,食人食畜,九池村民来麦赞尼的父母与妹妹亦被九头龙吞食。来麦赞尼用仙人送给他的宝剑斩龙,斩断了骚龙的尾巴。在这则故事中主要的魔鬼形象为骚龙,它兴风作浪,淹没农田,践踏生灵,可以变化为人形、老人,主要栖居在水潭。还有一则关于屠龙的故事《勒退夫智斩妖龙》讲述,在一座很高很高的拱土山,藏匿着一条妖龙,它吃牛羊、食人肉,令全村人胆颤心惊。勒退夫的养父母及其女儿也被妖龙吞食。勒退夫引龙出穴,勇斩妖龙。这两则东乡族屠龙故事的叙事模式完全相同:妖龙食家畜食人肉——英雄的父母与亲人被龙吞食——英雄斩龙——龙逃跑——英雄追龙——将龙杀死。

(三)旋风妖怪的形象

这类形象与龙妖蛇精极为相似,只是在故事中表现的是它极为好色,并没有吃人的记录。如在东乡族故事《砍柴人的故事》中,在妖怪的洞中有大量的女性,还有一位老奶奶,他们同住但并没有被吃掉。这则故事讲述的主要是这个妖怪贪恋美色,用旋风卷走了张员外的女儿,砍柴人知道这件事之后,叫了自己的朋友一同去制服妖怪,在老奶奶的帮助下,他成功的杀死了妖怪,救出了所有人,最终靠自己的勇敢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妖怪的形象是:七个头、七股筋、七条蚰蜓(依次变化)。它作恶主要是践踏美女,栖居在深洞(别有洞天)。

(四)南山魔王的形象

南山魔王在文本中对它的形象也没有具体的描述,通过文本传达出它极具嫉妒心,心胸狭窄,阴险恶毒的性格。如保安族民间故事《三邻舍》:在大河家住着三家人,他们和睦相处,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战胜了南山魔王的洪水、瘟疫,显示出战无不胜的威力。当地有称作“嗤叫子”的弄舌小鸟,魔王利用它的花言巧语,使三邻舍中了挑拨离间计,各奔东西,互不照应,顿时失去昔日的威力。三邻舍直至临死时才识破魔王的挑拨离间计,叮嘱子孙重新团结,战胜魔王。子孙们接受遗训,再显威力,繁衍成三个氏族:住在大河家的是保安族,住在太子山下的是东乡族,住在三二地方的是土族。三个氏族十分憎恨“嗤叫子”,一听到它的叫声,都要厌恶地昨口唾沫,把它赶走。

(五)毛速木恶魑(筛淌)形象

这类形象在民间故事中出现的比较普遍,但是关于它的具象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它是以一个魔鬼的形象出现在故事中,教唆人使坏,将人潜意识之中的贪欲、恶的一面表现出来。在东乡族与保安族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赤孜和拉妩滩的传说》和《三姐妹除妖》。《赤孜和拉妩滩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在淖尔湖里居住着毛速木恶魑,它长得七头八丫叉,铁手铜指甲,它贪恋美色,看上了美丽的拉妩。勇敢的赤孜烈火烧心去找妖魔大战,最后力不从心而死,拉妩也被妖魔用黑风卷去。但最终拉妩凭借着自己的机智聪明战胜了妖魔,造福了当地民众,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个勇敢的年轻人,就将此地命名为赤孜拉妩。在此它是以一个魔鬼的形象出现,它惯用的手段是用冰雹把庄稼打得干干净净、用黑风把人畜卷进淖尔湖里,而且它还十分好色。可以变化成人形,如俊俏的公子。

《三姐妹除妖》讲述的是一个专门吃人的毛速木恶魑,它妖术很高,可以随意变化。他将寡妇吃掉之后又变化成寡妇的人形,诱骗寡妇的三个女儿。但是凭借着三姐妹的聪明才智逃脱了妖魔的魔爪。最后出现了一个大力士跟三姐妹合作成功的杀死了恶魔。同上,在此它也是以一个可怕的魔鬼形象出现,它“披散着头发绿眼睛,酒糟鼻子簸箕口,尖尖牙齿象钢钩”。这则故事还有一个名字叫《小红帽》,现在对于东乡族故事中的小红帽与汉民族以及西方文学中的小红帽进行比对研究的文献很多,这也表现出东乡族民间故事发展的新趋势(向外走)。透过这则故事也反映出了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从中折射出来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是神话传说在口传过程中进一步丰富的结果,其底层文化仍属神话内容。

此外,还有一种妖魔形象,它与毛速木恶魑很是相似,只是它没有具象,只是由于人内心的恐惧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虚幻的魔鬼形象。比如东乡族民间故事中的《新媳妇驱鬼》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胡菲叶利用汤瓶扮成筛淌(妖魔)吓唬地主,不仅救出了被关押的丈夫,还帮长工们讨回了工钱。

二、东乡族、保安族民间故事中魔鬼形象的原型

荣格在原型理论中提出:“原型是有典型意义的反复出现的意象,原型是典型,与集体无意识相关,文学的规则可以从宗教、仪式、神话、巫术中找到祖型。”东乡族、保安族文学作品中的“易卜劣斯”便是如此。在东乡语里,恶魔的形象与名称是“毛速木恶魑”,但同时又有阿拉伯语“易卜劣厮”的恶魔名称。“易卜劣厮”主要是从《古兰经》中演变而来的,它一般没有具象,只是出现在人们的意念中。在东乡族民间故事中较具代表性的是《葡萄山和高陵峙》。“龙王令洮河水猛涨九尺,两岸的人们不甘心被洮河水隔开,当地的两位老人(一位是东乡族,一位是汉族)相约要在八月十五的鸡叫前,共通在洮河上架起一座桥,让两岸居住的汉人兄弟和东乡族兄弟自有往来。两位老人相约选好了地点就向各地的山神去请求帮助。但太子山王听信了妖魔易卜劣厮的谗言,对老人避而不见。在老人的极力劝说下太子山王才让老人拿了一颗葡萄树去架桥,可是葡萄树不够长,无奈老人又去找积石山神帮忙共同帮助架桥。但是专门行奸作恶的易卜劣厮,眼看两位老人要在洮河上把桥架成,急的团团乱转,鬼主意一闪便学鸡叫,引得村子里的公鸡都叫了起来。因有言在先,言而有信,鸡叫了,天明了,所有架桥用的物品都不能动了。因此,就形成了葡萄山和高陵峙。

在这则故事中易卜劣厮没有出现具体的形象,读者只能读出有这种妖魔,它作恶的方法主要是进谗言,迷惑人心。它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到处游走。这类妖魔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像其他的恶魔能被人降服,对于它人类无法战胜。这则故事,透过故事本身在讲述洮河两岸山川由来的同时,也蕴涵了东乡族与汉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这些故事表面上是对地方山川风物来历的解释,实际上则表现了东乡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

三、魔鬼形象原型分析

不论是哪种魔鬼形象,虽然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但也有其共同的一面。表现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特征,据此,对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列举如下:

1.共同点:

(1)都是从易卜劣厮这一魔鬼原型演变而来。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各自形象不同,但从其行为与外貌上都有相似的一面:恶的化身、恶的载体、人类罪恶的诱骗者、外贸丑陋、危害人间、作恶多端、毫无善心可言。

(2)都在人间活动。不管是虚幻的易卜劣厮还是具象的龙妖蛇妖等,都在人间为害。

(3)与善相对而存在,恶的化身。

2.差异性:

(1)在本质相同的情况下又各以不同的形象示人。如大蟒精,它两眼发射绿色凶光、毛速木恶魑,它长得七头八丫叉,铁手铜指甲等。

(2)在人间为害的手段不同,可变化的形象也不同。如吃掉男人践踏女人,可以变化为蛇形、妖龙,刮狂风,下暴雨,糟蹋庄稼和人畜,可以变化为龙形、毛速木恶魑专门吃人的,它妖术很高,可以随意变化、旋风妖怪主要践踏美女、南山魔王它作恶的方式是召黄河神、瘟神、嗤叫子离间三兄弟。

(3)喜好不同。有些魔鬼是贪恋美色,有些又是专门吃人,还有的是为害人间(发大水、下冰雹、毁坏庄稼、践踏家畜等)。

(5)有形与无形。根据上述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魔鬼还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有的魔鬼读者通过文本的阅读可以清晰地在脑海中勾画出它的形象,如蟒精、龙妖、南山魔王等。有的魔鬼是虚幻无形的,如易卜劣厮等。

(6)可战胜与不可战胜。每一种魔鬼形象都与人进行了较量,但是结果却不同,有的魔鬼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战胜,如蟒精、龙妖等,但有的魔鬼人类却永远无法战胜,如易卜劣厮等,只要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存在,这些魔鬼就不会消失。它是人性中罪恶的引诱者。

(7)人性的体现。有的魔鬼它单单是以超乎人之外妖魔的形象出现,但有的魔鬼它身上却具有“人之本我”,是人的本质中罪恶的化身,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易卜劣厮。

四、分析其魔鬼形象原型的内涵和意义

东乡族与保安族民间故事,无论是外来吸收的,还是自身创作的,其征服自然的理想和探求自然和社会奥秘的精神是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具有很大的艺术魁力,它所创造的一些神话幻想形象,一直活在东乡族人民的民俗生活之中。现在随着对民间文学的研究热,也被一些学者所关注,逐渐走出了本民族,向更大的空间发展。

魔鬼形象一般是国外的学者较为关注,如对于《圣经》中魔鬼的研究等等。但是不管事国内外的魔鬼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它们不单单是一个形象,而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西方魔鬼是以上帝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而在中国魔鬼也是与善相对立的,是恶的化身、恶的载体。从伦理道德而言。魔鬼是神进行批评的产物,无伦理道德可言。在希腊罗马哲学家的眼中,魔鬼出现在人与神之间,它们在空中,享有永久的生命,却受激情左右,没有道德约束,为所欲为,追求纯粹的自由,是“人之本我”的表现。从存在的价值而言,恶的作用不全是倒退、否定,魔鬼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他能使人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向更高的境界前进,最终达到他们的理想。魔鬼作为万世万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面,从反面不断推动人类的前进。

参考文献:

[1]郝苏民.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荣格.集体无意识与原型[M].文艺理论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279

[3]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马自祥.东乡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5]马少青.保安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410742008)项目名称:“东乡族、保安族民间故事中魔鬼形象的原型批评研究”。项目负责人:马红梅 成员:王强镪 李海凤 杨金波

本项目是有西北民族大学201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742008)

项目编号:201410742008

猜你喜欢

东乡族魔鬼原型
魔鬼也温柔
包裹的一切
魔鬼鱼,翻啊翻
东乡族历史研究现状综论
东乡族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东乡族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少数民族音乐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