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研究
2015-07-31程健美
程健美
摘要:《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是一本具有方志性质的资料专集,收录了民国时期青海省14县的风土调查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挖掘《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民国时期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编纂的原因,叙述此批风土调查记的版本及体例以了解其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进一步结合社会背景厘清这批风土调查记的时代特点,从中折射出青海省在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从而有助于了解民国时期的青海,进而促进对今天青海的了解,对开发大西北促进新中国东西部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海;风土调查记;时代特点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1985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青海社会科学院省志办公室王昱、李庆涛编,是一部具有方志性质的资料专集。收录了《西宁县风土调查记》、《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青海省大通县风土调查概况》、《互助县风土调查记》、《乐都县风土概况调查录大纲》、《民和县风土调查记》、《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循化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湟源县风土调查录》、《青海省湟源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门源县风土调查记》、《同仁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共和县风土调查记》、《共和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青海省贵德县风土调查大纲》、《玉树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都兰县风土概况调查记》,共计17篇,涉14县。在所搜寻到的研究资料中,未见《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的相关研究。对此批风土调查记的首次研究,可填补学界对其研究的不足,丰富方志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引起学术界对其关注,在开发历史新资料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编纂的社会背景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冬至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甘肃省政府令各县编写风土调记,《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的十七篇风土调查记中,《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与《湟源县风土调查录》系其中两篇,完成时间为民国十五年。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青海省民政厅又制定了“青海省风土概况调查大纲”,令各县据此详细调查,各自撰写。《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中的另十五篇风土调查记便是此次调查撰写的成果。其中除巴燕县选用初稿《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完成时间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外,其余十四篇撰写完成时间皆为民国二十一年。民国十四年至二十一年的短短几年中,甘青地区进行了两次风土调查,社会背景值得探源。
民国二十一年调查撰写的各风土调查记被刊登于《边事月刊》,所刊登各风土调查记之前的《编者志》中有这样一句话:“青海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王子元氏,以开发青海首需精详调查,特制订青海省风土概况调查大纲。”[1]从中不难得知,进行青海省风土调查的原因是为了开发青海。自青海建省后,“开发西北”、“建设青海”的口号不绝于耳,从《边事月刊》中的几篇载文可观其概。《到西北区》[2]以诗歌的形式歌颂西北,宣传西北,鼓励大家到西北去。《建设中国新社会与开发边疆》[3]论述了边疆开发与建设新中国的紧密关系,并对此提出开发边疆的先决问题。另专门出台了《提倡国人考察边境办法》[4],对国人考察边境的规定可谓细致。而青海乃至西北边疆的开发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
首先,甘青地区风土调查记的集中调查撰写与日本对华的侵略密切相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1932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展开对中国的步步侵略。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出于长远考虑,开发西北巩固大后方以备不时之需成为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历史事实也证明着这项决定的正确性。“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内地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纷纷来到西北地区。”“西北成为抗战的战略大后方和物资转运站。”[5]
其次,甘青地区风土调查记的集中调查撰写与当时的西北局势密切相关。从《青海省风土概况调查集》卷首的《青海省介绍》前言便可窥见一斑。“青海西通新疆,西南接西藏,南临西康,东南通四川,东与北毗邻甘肃,成就了它在西北的特殊的重要地域。尤其是新疆被苏俄的势力支配着,西藏在英帝国主义的铁蹄下践踏着,日本也正把持着华北进窥西北,这样,青海成了苏、英、日三国势力角逐的战场,乃不待言。”[6]青海一方面有着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又被苏、英、日所共同觊觎。面对如此的现实,了解西北、开发西北成为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共识。本集收录的调查记属于政府行为,另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开展着个人行为的调查,有周希武的《玉树调查记》[7]、曹瑞荣的《青海旅行记》[8]等。
二、《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版本及体例
(一)《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的版本
《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是建国后为避免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散失湮没,编者从省内外搜集整理所成。所收录各调查记前文已做阐述。《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完成于民国二十一年的青海省十四县风土调查记还见于《青海省各县风土概况调查记》。《青海省各县风土概况调查记》,线装上下两侧(一函),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室。封面左上题签《青海省各县风土概况调查记 上(下)》,手抄本,竖排。全册并未注明抄录者姓名及抄录时间。该抄本所集西宁、大通、互助、乐都、民和、巴燕、循化、湟源、门源、同仁、共和、贵德、玉树、都兰等十四县风土调查记并无完成时间的记载,但笔者通过将其和《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的完成于民国二十一年的十四县风土调查记相比较,发现除巴燕县(原名化隆县)的风土调查记《青海省化隆县风土概况》与《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本的《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内容有所损益外,其他十三县内容皆同,个别调查记名称略异,应皆为民国二十一年政府调查的成果。而《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前言曾言,该集所录巴燕县风土调查记为初稿,经推测《青海省各县风土概况调查记》本巴燕县风土调查记可能就是民国二十一年调查所撰的成果。另外,《乐都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互助县风土调查记》、《民和县风土调查记》、《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四册风土调查记还有民国南京金陵大学油印本。
(二)、《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的体例
《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中有十四篇风土调查记系民国二十一年调查撰写成果。由于青海省民政厅为民国二十一年的风土调查活动制定了专门的“青海省风土概况调查大纲”,故体例基本一致,属两级分目体。总目七类:“关于疆域沿革”、“关于种族户口”、“关于宗教风俗”、“关于山川气候”、“关于人情习惯”、“关于古迹名胜”、“关于政治实业”。《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另设“关于婚姻制度”一目。每总目下设细目,十四篇也基本一致。完成于民国十五年的两册风土调查记也属于两级分目体体例,所载内容与前十四册相比大致相同略有增加,《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专设“交通”、“外交”二目,《湟源县风土调查录》专设“兵事”、“道路”、“险隘”三目,且在“总纲”中设有“烈女”细目。民国十九年完成的《共和县风土调查记》属平列分目体体例,从内容上来说,与其他风土调查记相比增加“艺文”、“关隘漳梁”、“杂录”三目。
两级分目体的采用,将调查内容先分几大总目,在其之下分细目,使风土调查记在结构上更加的清晰,叙述上更加有条不紊。但不得不说的是此批风土调查记的总目设置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实业”中的“渔业”细目仅记:“大通向无渔业。”[9]《门源县风土调查记》“关于政治实业”中“司法”细目仅记道:“司法官由县长兼任,别无司法机关。”[10]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仅从这两例便足以看出此批风土调查记的某些总目具体到某些县可能并不具备记载的需要,或无内容可记或不足以成文。囿于政府部门纲目的规定不得不设置的某些总目,使得各县的风土调查记失去灵活性和各县的风土特色。另外,个别细目的的设置略显不当。如《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总纲”中分“地形”与“平原”二细目,但很明显平原属地形的一部分,将二者分立使调查记显得层次混乱。
三、《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内容研究
《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篇幅普遍较小。最长篇幅《湟源县风土调查录》[11]占《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的40页,最短篇幅《互助县风土调查记》[12]占《青海省风土概况调查集》的4页。各风土调查记仅记载各县风土的概况,没有更加细致的描述。记载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青海省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省情中具有民族多样性,而由于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此批风土调查记专设“关于种族户口”、“关于宗教信仰”二目,对各县民族种类、民族住地、各民族户口数量、各民族婚姻丧葬、各民族服饰用品、寺院教堂名称及宗教种类派别等予以记载。大致陈述清楚了各县各民族概况及其宗教信仰,更好地反映了青海省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政府对民族及宗教问题的重视,在客观上将各民族团结友好建立在各民族相互了解之上,促进青海省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发展。
其次,《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体现了撰写者的实录精神。 著述信史,坚持“实录直书”是中国历代史家的不懈追求,刘知几曾言:“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13]从而“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14]分析此批风土调查记内容也可看到撰述者撰写信史的可贵品格。一方面表现在撰述者不会凭空虚造,凡是无可考据之处皆如是道明。如《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关于古迹记载道:“县属境内,凡金石、碣碑、坊表等项,无从考查。”[15]关于人物记载道:“史乘所载,除科第中陈陈相因之腐朽岁贡,措大生监而外,别无所谓铮铮佼佼之人物可光史册。谨敬阙文,不敢冒滥记载。”[16]又如《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关于疆域沿革记载道:“自此以降,何时成为‘巴燕戎格抚番分府,变迁概略,无可考据。”[17]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不会为所撰县虚美。如《乐都县风土概况调查录大纲》关于人民生活记载道:“近十年来,师馑之余,达于极点,上年乐都人民饿毙者数千人,足为殷鉴,元气大伤,满目疮痍。”[18]撰写者毫不避讳当时的政治因素,不受政府意愿影响,将乐都县人民的困苦生活真实的展现在调查集中,记史家当记之事。
再次,《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所集青海省各县风土调查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此批风土调查记的完成时间来看,20世纪30年代正处于新旧文化与观念的碰撞时期,社会上“和平”、“民主”、“妇女解放”等口号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新时代新观念的强烈冲击,但同时仍无法彻底转变中国几千年来沉积下来的旧观念。这些风土调查记的内容便将这样的社会现实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甘肃大通县风土调查录》在“总纲”之下专设“经纬”,将大通一县纳入全球考察,眼界较之前大大放宽,同时也说明此时期青海省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传进的地理知识。同篇设“外交”一目,下设“侨民”与“乔产”。虽然大通县的实情并无侨民与乔产,但能够设下此目,将二者纳入到风土调查之内,是新时代新观念对当时知识分子乃至大众产生强烈影响的体现。关于女子教育,青海省各县也有所发展。自古以来女子一直被视作家庭的附庸,人们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的教育不被纳入社会的考虑之中。但此批风土调查记所载内容可见女子教育在当时已有所发展。仅举一例加以说明:《青海省湟源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湟源教育,因交通梗塞,输入文化较迟,以故不甚发达。县城设有高小、初小校数处,女小校一处,各区亦有初小数处。”[19]虽然女子学校在数量上无法和其他学校相比,但我们不应该以现代人的眼光苛责当时,站在当时的角度和过去相比女子教育已算是取得可观的发展。
这是一批具有方志性质的风土调查记,是青海历代以来的方志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的出现可帮助研究和理解青海历代方志的发展变化,促进方志研究的发展。同时,此批风土调查记是民国时期青海省风土调查的产物,较真实的展现了民国时期青海省的面貌,为今天的我们了解当时的青海进而了解今天的青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而有利于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建设青海,促进中国东西部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