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7-31严梅秀熊晓云雷艳红丁娟朱娜黄蓉蓉方佳丽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全人特需优良率

严梅秀 熊晓云 雷艳红 丁娟 朱娜 黄蓉蓉 方佳丽

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严梅秀 熊晓云 雷艳红 丁娟 朱娜 黄蓉蓉 方佳丽

目的 观察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特需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8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人护理文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2%,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7,P<0.05)。结论 将全人护理文化应用到医院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升整个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全人护理文化;特需病房;护理

全人护理是本着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维护个人身体、心理、社交及精神为主旨的人性化护理方式[1]。特需病房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病房[2]。该病房的患者需要更高水平、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特需病房自

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81)。对照组患者中,男47例,女34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52.31±4.39)岁,其中内科患者42例,外科患者25例,眼科患者2例,五官科患者2例,肿瘤科患者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8例,女33例,年龄23~102岁,平均年龄(53.31±4.39)岁,其中内科患者40例,外科患者27例,眼科患者2例,五官科患者1例,肿瘤科患者1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属科室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病情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全人护理文化护理:(1)病房环境:要保持病房的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每个病房内都要按照中心供氧、多功能病床、对讲式呼叫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在病房的色彩搭配上也要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可以采用温和的蓝色。(2)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护理人员要淡妆上岗,严格遵守特需病房的护理服务流程和行为规范,始终面带微笑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3)个体化服务:特需病房主要包括套房、单人房。要根据患者的要求安排病房。可以采用电话预约制,患者入院后可直接入住登记住入病房。出院的时候由护理人员将病历相关资料、出院证明书等一并交给患者。患者入院之后全程都由责任护士负责,根据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个体的要求。(4)安全管理:门禁24 h关闭,全面保障患者的隐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要根据患者的作息规律安排探视时间,并做好访客的登记工作。

1.3 评价标准 (1)护理效果评价标准: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调查表共20题,每题5分,以评分90~100分为优,70~89分为良,70分以下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3],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x±s”形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81.5%,采用全人护理文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5.1%。2组护理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2.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2%。2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特需病房是医院为了满足社会中一部分特殊群体患者而专门设立的病房[4]。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产物。特需病房所收住的大多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经济支付能力、较高文化层次的患者。这些患者对于病房环境、医疗护理水平、护理服务质量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甚至比较特殊的要求。因此要通过一些措施加强特需病房的建设。

全人护理文化是从香港各医院开始兴起的一种护理文化思想[5]。这种护理文化是一种在重视患者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关注患者各种心理需求和心理反应,并始终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思想[6]。是一种本着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维护个人身体、心理、社交及精神为主旨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全人化护理体现在医院病房环境上面,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色彩、阳光给患者提供优雅的环境,以帮助患者康复;全人化护理体现在护理服务水平上,护理人员要举止优雅,细心、耐心的根据患者的需求完成护理服务工作;全人化护理体现在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上,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全人化护理还体现在尊重并维护患者隐私上,体现在24小时的值班人员、科学的人员配置、独特的文化上[7-8]。

将全人护理文化运用到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充分满足特需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特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通过本文的研究,经过护理,采用全人护理文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5.1%,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优良率(81.5%)。2组护理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8%)明显高于对照组(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P<0.05)。

综上所述,将全人护理文化应用到医院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升整个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李晓莉.浅谈护理文化[J].当代医学,2009,15(6):111-112.

[2] 徐望.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和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3,19(21):371-372.

[3] 邓君可.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595-2596.

[4] 吴春玲.护理文化应用于特需病房的实践和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6):148-149.

[5] 胡莉萍.人性化护理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0(24):2239-2240.

[6] 曾霞,许叶华.全人护理理念在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45-46.

[7] 徐永红.全人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350-351.

[8] 谢芳,朱建丽,柯小燕.特需病房老年手术患者心理需求与从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7):971-97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74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特需病房 (严梅秀 熊晓云 雷艳红 丁娟 朱娜 黄蓉蓉 方佳丽)

猜你喜欢

全人特需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丑奴儿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