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效果研究
2015-07-31杨霞
杨霞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效果研究
杨霞
目的 探讨研究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分别为(96.67±5.12)分、(89.53±4.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0.21±5.30)分、(74.26±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产妇的目前角色适应性和护理婴儿的能力,减少产妇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实施。
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新生儿护理一直是重点内容,通常,在传统的新生儿护理中,往往采用的是产妇和新生儿分开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母婴同室在各大医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实施,新生儿的护理已经逐渐从传统模式转变为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模式[1]。本研究着重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上栗县人民医院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均为母婴同室的初产妇,且无产科并发症。按照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20~29岁,平均(24.5±1.5)岁;分娩方式:剖宫产29例,阴道分娩21例;新生儿体质量3.0~4.1 kg。平均(3.5±0.3)kg。对照组产妇年龄19~28岁,平均(23.5±0.5)岁;分娩方式: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23例;新生儿体质量3.1~3.9 kg,平均(3.6±0.3)kg。2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出生的前3天,由护理人员单独进行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工作。从第4天起,邀请产妇及其家属参与到新生儿的整个护理过程当中,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完成新生儿体质量、呼吸以及体温的观察,并指导她们为新生儿洗澡和更换尿布以及进行退臀部和脐部的护理等。另外,护理人员对新生的护理操作应该开放化,可以将新生儿的沐浴室改造成四周为玻璃的墙壁,使沐浴室实现透明化,让产妇及其家属能够亲眼看到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沐浴、游泳以及抚触的全过程。在新生儿的整个护理过程中,耐心解答产妇的心中的疑虑,消除产妇的精神顾虑,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由护士独立完成新生儿体质量、呼吸以及体温等的观察,并独立为新生儿洗澡和更换尿布以及进行退臀部和脐部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均没有产妇及其家属参与。
1.3 评价标准 将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分为适应和不适应2个级别,并将紧张程度分为不紧张、轻度紧张以及重度紧张3个级别,分别进行计数。同时,采用本院自制量表,对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护理满意程度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2]应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情况 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情况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情况比较[n(%)]
2.2 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情况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比较(x±s)
3 讨论
近年来,母婴同室在各大医院得到广泛实施,使产妇护理新生儿以及哺乳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对新生的身心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4]。与传统护理方式比较,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明显更高,不仅能够满足产妇产后自我护理的需求,同时,在护人员的细心指导下,能提高产妇对新生的护理能力,建立起亲密的母子关系,因而是一种比较先进有效的新生儿护理方式[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不仅能明显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产妇的目前角色适应性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同时,能大大减轻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7-8]。
综上所述,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产妇的目前角色适应性和护理婴儿的能力,减少产妇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实施。
[1] 米泽华.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的实施[J].当代医学,2012,18(15):137-138.
[2] 孟广清.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临床浅析[J].当代医学,2010,16(22):119-120.
[3] 沈丽.协同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51-52.
[4] 吴穗琼.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26):117-118.
[5] 张玲玲,张桂荣,高德红,等.孕妇学校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105.
[6] 宋祖敏.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2,20(8):230-231.
[7] 胡惠荣.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34-35.
[8] 许慧,温之花.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效果[J].中国校医,2012,26(1):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67
江西 337009 江西省上栗县人民医院(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