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方法

2015-07-31吴建定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医护人员疫苗

吴建定

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方法

吴建定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预防接种儿童7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观察71例儿童在疫苗之后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例儿童在预防接种后,有35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30%。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皮疹、腹泻、局部红肿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25.71%,20.00%,14.29%。结论 儿童在接受疫苗之后,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只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儿童在疫苗接种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预防;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是帮助机体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随着我国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如今,我国每年接受疫苗接种的人群数量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其中,儿童接种的数量比例尤其之多。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可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有相关临床医学研究显示[2],儿童在实行疫苗接种之后,会经常引发其他不良反应的出现。其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彭泽县龙成镇卫生院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71例,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共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种疫苗的类型包括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乙型肝炎疫苗、麻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71例儿童中,男35例,女36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年龄(2.37±1.01)岁。71例儿童在接种疫苗前,均未出现发热、呕吐、恶心等现象,且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有严重病变者。

1.2 方法 对其所有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疫苗。

1.3 观察项目 观察71例儿童在疫苗之后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一般反应包括发热、呕吐、恶心、乏力、腹泻、头晕、出汗、胸闷等症状;异常反应包括皮疹、急性荨麻疹、局部红肿、暂时性休克、脑炎、猝死、血小板减少、癫痫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1例儿童在预防接种后,有35例儿童出现了不良反应,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30%。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皮疹、腹泻、局部红肿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25.71%,20.00%,14.29%。见表1。

表1 71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分析表

3 讨论

3.1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预防接种的操作规程[3]对接种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接种人员的法律意识、各类疫苗的相关接种禁忌证、疫苗的使用方法及其性能、使用范围等,对态度认真、有责任心且考核合格者予以上岗。这样有利于全面提高接种人员的结束水平,增强接种儿童的安全性。

3.2 注重宣传教育作用[4]儿童在接受疫苗接种之前,医护人员应对其家属全面普及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向其告知儿童家长在接种后的一系列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以此舒缓家属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接种儿童建立一定程度上的信任感,以此帮助儿童建立适当的自信心,保证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疫苗接种。

3.3 注重疫苗接种室的环境卫生 医护人员应定期对疫苗接种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随时保证接种室内的清洁,并且,室内应确保有流通的空气。若遇寒冷天气,接种室内应保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3.4 医院应为接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5]医护人员在儿童接种之后,应对其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其档案内容包括儿童的接种疫苗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这样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儿童下次的接种时间进行有计划性的安排,而且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儿童的接种状况。

3.5 充分做好接种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在给儿童进行接种之前,应将接种的医疗器具准备齐全,并对其进行常规性消毒处理,如:分发和领取疫苗、注射器,根据应种人数来确定领取的量;根据环境温度,确定放置冰排的量;对接种用的小口杯、药匙、镊子等器械进行消毒;对肾上腺素等药品进行检查数量及效期等。

3.6 对接种儿童家属进行饮食指导 儿童在进行接种之前,应保证为空腹状态。而在接种之后,医护人员应针对性的对接种儿童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儿童在接种后,要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品。

3.7 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接种部位 医护人员在与儿童接种时,应仔细观察儿童的接种部位,若该部位出现疤痕、炎症等状况,应将碘酊消毒改为酒精消毒,消毒之后,医护人员应选取合适的注射器及其针头对其儿童进行准确接种。

3.8 密切观察儿童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儿童接种后观察30分钟,并进行儿童健康指导,以此保证儿童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得到及时的医学处理[6]。

3.9 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各项不良反应出现后的急救措施 若儿童在接种后,出现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立即对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其药物的剂量维持在0.3~0.5 mL之间,浓度为0.1%即可。并且,应将儿童放平,给予其适当吸氧,根据儿童的不良反应程度进行给药治疗。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进行诊治。

综上所述,儿童在接受疫苗之后,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只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止儿童在疫苗接种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颜素琴,陈沛芬,刘红霞,等.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192-193.

[2] 程曼君,连庆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03-1504.

[3] 贾良珍.如何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361-362.

[4] 吴加岚,吴加娣.儿童接种疫苗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7-28.

[5] 张天恩.如何预防或减少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63-64.

[6] 李振玲,张艳玲,隋凤湖,等.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77-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58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57

江西 322723 彭泽县龙成镇卫生院 (吴建定)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医护人员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