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5-07-31周玉蓉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肌壁浆膜肌瘤

周玉蓉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周玉蓉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在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位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 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

据统计显示,年龄30~50岁的女性,其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30%[1]。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从而保证其完整的生理功能。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为此提供了可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如何严格的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控制好术中出血,仍是LM手术的关键所在。现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诊刮排除宫颈和子宫内膜恶性病变,采用妇科和超声检查确诊为浆膜下肌瘤或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31~57岁,平均年龄(36.4±5.1)岁,74例已生育,6例未生育。肿瘤直径为3.2~8.9 cm,平均直径(4.5±2.1)cm。80例患者中,共有37例浆膜下肌瘤患者,43例肌壁间肌瘤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评估整体状态,并排除合并肌壁间及黏膜下子宫肌瘤者。患者均在全麻情况下进行手术,采取头低臀高结石位进行手术,气腹针穿刺,气腹压力≤15 mmHg,于脐上缘、左下腹、右下腹分别植入1、2、1个穿刺套管(Trocar),脐部置镜,放置举宫器。观察肌瘤全貌,位置较深较小的肌瘤结合超声检查确认。采用电凝钩电切及电凝分离肌瘤表面的浆膜和组织,分离切除肌瘤后,视情况电凝或结扎缝合止血,创面涂生物蛋白胶,经左下腹穿刺孔取出肌瘤组织,较大者切碎取出,冲洗检查盆腔脏器有无损伤,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关腹,术毕。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麻醉成功至手术结束;(2)术中出血量(吸引器吸取量-冲洗液量);(3)肿瘤位置:浆膜下/肌壁间;(4)肿瘤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大小的肌瘤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直径≥5 cm的肌瘤,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肌瘤直径<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大小肌瘤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关系(x±s)

2.2 不同位置肌瘤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 结果显示,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位置肌瘤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关系(x±s)

3 讨论

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对有需要保留子宫功能或者生育需要的子宫肌瘤患者所采取的常规术式,但是其对于患者损伤大、腹腔干扰大、容易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术后恢复时间长[2-3]。LM常见问题为术中出血,临床常常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使用适量的缩宫素[4-5],但这仅是在出现出血后的应对之策。如何控制术中出血才是该手术的关键环节。

研究结果显示,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肌瘤的位置及其大小对术中出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肌壁间的肌瘤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浆膜下肌瘤,其原因可能为肌壁间肌瘤手术时间过长,对于子宫损伤较浆膜下肌瘤大;而直径≥5 cm的肌瘤由于其体积巨大、术中视野受限以及分离面积较大等原因,其出血量也显著高于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6-7]。另外,有研究表明术中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和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加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够显著降低出血量;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缩小肌瘤体积,对于降低较大肌瘤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也具有明显疗效[8]。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受肌瘤位置、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也已经找到了具有初步疗效的手段,需要进一步研究。

[1] 罗君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119-120.

[2] 闵敏,蒋松,万晨东.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9):6138-6139.

[3] 张金红,张海军.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增多因素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3):80-84.

[4] 王荣英,梁珊,张莹,等.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减少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2):3448-3449.

[5] 李汉平,王小英.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17):68-69.

[6] 陈可菊,尹红,杜顺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90.

[7] 庄会坤,杨娜,李春芳.36例巨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原位旋切剔除的手术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9):84-85.

[8] 庄会坤,李春芳,杨娜,等.原位旋切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47):41-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54

江西 331200 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周玉蓉)

猜你喜欢

肌壁浆膜肌瘤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滋养细胞肿瘤1例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