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白细胞减少临床特征与转归分析

2015-07-31史艳明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甲亢中度白细胞

史艳明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白细胞减少临床特征与转归分析

史艳明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白细胞(WBC)减少的临床特征与临床转归。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102例,根据WBC计数水平以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分组,其中,61例甲亢WBC正常者为A组,20例治疗前WBC降低者为B组,21例服用他巴唑治疗4周后WBC降低为C组,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与临床预后。结果 B组的WBC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是(3.25±0.64)×109/L、(4.95±1.23)×109/L,而C组为(2.91±0.55)×109/L、(4.84±1.09)×109/L。B组的NE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是(1.59±0.34)%、(2.91±0.52)%,而C组为(1.44±0.31)%、(2.84±0.43)%。B组的TRAb治疗前与治疗后为(33.12±2.46)U/L、(17.58±5.23)U/L,而C组是(19.71±5.41)U/L、(18.35±5.37)U/L。B组的白细胞减少多见于发病3个月左右,C组多见于用药后4周左右;B、C组治疗后WBC及NE(中性粒细胞)均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R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显著高于C组,且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而C组无明显变化;B组WBC、NTP与TRAb呈显著负相关(r=-0.431,-0.485,P<0.05),而C组WBC、NTP与TRAb无明显关系(r=0.112,0.019,P>0.05)。结论 甲亢合并WBC减少与甲亢自身、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等因素有关。

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循环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极易引起多系统损害,以血液系统受损最为常见,常表现为白细胞(WBC)和粒细胞减少[1]。临床研究表明,甲亢合并WBC减少的发生可能与甲亢自身免疫状态、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以及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等因素有关[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02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合并WBC的规律以及临床转归,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宁乡县人民医院门诊甲亢患者102例,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均经临床确诊为Graves’disease(GD),除外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根据WBC计数水平以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分组,61例甲亢WBC正常者为A组,20例治疗前WBC降低者为B组,21例服用他巴唑治疗4周后WBC降低为C组。A组男12例,女49例,年龄20~75岁,平均(46.11±12.04)岁。B组男4例,女16例,年龄22~71岁,平均(45.84±11.12)岁。C组男6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47.05±11.97)岁。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统计3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以及临床预后等,常规检测患者的血WBC及中性粒细胞(NE)水平,以WBC<4.0×109/L为WBC减少,以NTP<2.0×109/L为NTP减少,<0.5×109/L为NTP缺乏[2],随访临床转归,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

1.3 评价标准

1.3.1 WBC减少程度标准 以WBC<4.0×109/L判定为WBC减少,(3.0~4.0)×109/L表示WBC轻度减少,(2.0~3.0)×109/L表示WBC中度减少,<2.0×109/L为WBC重度减少[3]。

1.3.2 NTP减少程度标准 以NTP<2.0×109/L为NE减少,(1.5~2.0)×109/L为NE轻度减少,(1.0~1.5)× 109/L为NE中度减少,(0.5~1.0)×109/L为NE重度减少,<0.5×109/L为NE缺乏[4]。另外,对组间患者的T3、T4、FT3、FT4、FT3与TSH进行分析比较。

1.4 治疗方法 B、C组中,轻度WBC减少及轻度NE减少者,单独应用1种升白药物(维生素B、利血生或鲨肝醇)治疗,继续应用ATD治疗;中度WBC减少及中度NE减少者,停用ATD,予以2种升白药物治疗或者1种升白药物联合强的松继续治疗;中重度WBC减少且重度NE减少患者,予以3~4种升白药物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95%被作为可信区间;相关性采用显性相关性分析;FT3与FT4为偏态分布资料,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亢合并WBC减少情况 102例甲亢患者中,61例(59.80%)甲亢WBC正常,41例(40.20%)WBC减少,其中,20例(19.61%)ATD治疗前WBC减少,多见于发病3个月左右,包括17例轻度减少,3例中度减少,其中,1例为真性减少;21例(20.59%)服用他巴唑治疗4周后减少,包括18例轻度减少,3例中度减少,其中,2例为真性减少。

2.2 甲状腺激素水平 3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x±s)

2.3 临床转归 B、C组治疗后WBC及NE均获得显著提高(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治疗前TRAb显著高于C组(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前后TR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B组WBC、NTP与TRAb呈显著负相关(r=-0.431,-0.485,P<0.05),而C组WBC、NE与TRAb无明显关系(r=0.112,0.019,P>0.05)。见表2。

表2 甲亢合并WBC减少治疗前后WBC及NE比较(x±s)

3 讨论

甲亢合并WBC减少与以下因素有关:(1)甲亢自身所致:甲亢导致WBC减少的发病率为16%~26%,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甲亢时患者末梢血管扩张,导致WBC相对降低。同时,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高将抑制骨髓,骨髓内幼稚细胞受损以及粒系定向干细胞到抑制,从而引起粒细胞减少。GD自身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大量抗白细胞抗体生成,可并发WBC或者粒细胞减少。(2)ATD药物所致:ATD药物是临床治疗甲亢的主要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以WBC总数与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发生率为3%~12%[5]。其发生机制可能与ATD的骨髓抑制作用、遗传易感性、变态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ATD能够影响粒细胞在循环池以及边缘池的分布,诱发边缘池粒细胞聚集,故可表现为粒细胞及WBC减少[6]。本组40.20%合并WBC减少,其中,19.61%为ATD治疗前WBC减少,多发生于甲亢发病3个月左右,20.59%为使用ATD治疗后4周左右出现WBC减少。为排除病因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单纯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3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认为甲亢严重程度与WBC减少无明显的相关性。B、C组WBC及NPT减少均以中轻度为主,组间WBC及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的WBC、NPT均与TRAb呈显著负相关,而C组则与TRAb呈无明显关系,提示甲亢合并WBC减少可由甲亢自身引起,也可由ATD用药引起,其中,治疗前WBC多因甲亢自身引起,而治疗后WBC减少多因治疗药物所致,这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7]。

对于甲亢合并WBC减少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主要为采取升白药物治疗。通常是予以利血生、糖皮质激素、鲨肝醇以及维生素B等升白药物进行治疗,并可根据WBC减少程度予以单用或者联用治疗。对于经常规药物治疗控制不好的WBC减少者,应停止ATD治疗,改用131I或者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8]。本研究中,B组、C组中轻度WBC减少均在予以1~2种升白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应用原有ATD药物治疗,随着甲状腺功能的逐渐恢复,WBC及NE均恢复并且维持正常水平;而B、C组中的6例中度WBC减少者,在停止应用ATD后予以1~2种升白药物治疗,2例真性WBC减少则应用G-CSF使WBC恢复正常后应用2~3种升白药物治疗,然后再予以ATD治疗,WBC及NE基本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甲亢患者受甲亢自身、药物因素等容易发生WBC减少,应定期复查血象,密切监测WBC及粒细胞变化,积极应用升白药物辅助治疗,纠正WBC减少,多可获得良好临床预后。

[1] 赵红莉.131Ⅰ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2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5-36.

[2] 胡文华,施秉银.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5):637-638.

[3] 吴昱.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45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32-433.

[4] 谢乐坤.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5例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29,154.

[5] 孟君霞,栾春来,夏玉彬,等.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91.

[6] 宋卫红,李梦阳,陶松桔,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40例临床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13(3):23-24.

[7] 张力.放射性131Ⅰ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0):1053-1054.

[8] 郭满涛,李亚明,尹雅芙,等.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白细胞减少患者放射性碘治疗早期白细胞变化随访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1):28-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35

湖南 410600 宁乡县人民医院 (史艳明)

猜你喜欢

甲亢中度白细胞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白细胞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小米手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