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2015-07-31罗鸣
罗鸣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罗鸣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比较2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86.1%(31/36),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61.1%(22/36),2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55.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44.4%)、室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50.0%)、房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41.7%)和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36.1%)等均高于对照组(25.0%、16.7%、22.2%、1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操作方便,准确性和阳性检出率高,临床疗效良好,诊断价值高。
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等[1],该症状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较多见的有过早搏动(室性或房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等[2],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6~74岁,平均(47.6±5.8)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12.4±4.3)年;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高脂血症9例,合并2型糖尿病5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5~76岁,平均(47.3±6.2)岁;病程
2个月~31年,平均(12.6±4.7)年;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2型糖尿病6例;排除患有严重性心、肝、肾疾病、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安静状态下,全身放松,取平卧位,采用铃谦kenz cardico 1211型12导联心电图机检测,保证图像清晰、基线平稳。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安静状态下,全身放松,取坐位或平卧位,采用DMS 300-4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机分析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进行检测,连续24 h,准确记录患者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生活起居。
1.3 判定标准 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判定标准:T波<同导联R波的1/10,ST段水平下降≥0.05 mV[4];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判定标准:ST段水平型/下斜型压低≥0.1 mV,ST段水平下降持续时间≥1 min,且再次发作时间与前次ST段压低恢复至基线时间间隔≥1 min;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需根据患者发作时的频率、节律、临床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来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心律失常检出31例,阳性检出率为86.1%(31/36),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22例,阳性检出率为61.1%(22/36);观察组患者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引起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5];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但是有了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同样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不伴有其他心脏病,所以不能认为心律失常就是冠心病[6];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多采用心电图检测,是现阶段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唯一标准,由于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所以当前环境下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心电图检测系统多为动态心电图[7];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心电图,可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患者的休息、日常活动、正常进餐、平时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8]。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检测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来协助临床病症确诊,对选择正确治疗方针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心电图检测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其连续性可综合各方面信息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测,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检测效果良好,诊断价值高。
[1] 李博.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41-142.
[2] 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3] 张长珍.80例老年冠心病心电图异常表现与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0,13(12):1761-1762.
[4] 陈香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2,12(12):65-66.
[5] 史松,王艳红,易金玲.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66-1867. [6] 季晓虎.24 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69-70.
[7] 马玉芳.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8):711-712.
[8] 冯丽丽.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9):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32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