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2015-07-31李庆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预测值恶性心功能

李庆

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李庆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将124例CHF患者中54例患者归入恶性心律失常组,其余70例患者归入非恶性心律失常组,2组患者均通过RDW检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测试,对比2组检测差异。结果 恶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RDW检测水平(15.3±1.5)和NT-proBNP检测水平(3254.2±544.3)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的(13.7±1.2)、(1875.5±3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为47%,特异度为90%,阳性预测值为76%,阴性预测值为71%。结论 CHF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RDW升高,RDW和NT-proBNP水平检测能对CHF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很容易因为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机械功能障碍的出现而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在CHF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引发的死亡现象屡见不鲜[1]。本研究通过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检测和CHF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为CHF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44例;年龄28~88岁。124例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有54例。其余70例患者归入非恶性心律失常组,其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5例,扩张型心肌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22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2-3],Ⅱ级26例,Ⅲ级33例,Ⅳ级11例。恶性心律失常组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0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23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2-3],Ⅱ级7例,Ⅲ级23例,Ⅳ级24例。2组患者均经检查被确诊为心力衰竭,病程均不小于半年。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治疗手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补充具体数据

1.2 方法 患者住院第2天接受空腹静脉血液采集,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开展常规血红蛋白(Hb)检测,计算红细胞(RBC)数量,进RDW检测[4-5]。采用由南京普朗医疗器械公司制造的免疫定量分析及该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进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同时针对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此外患者还应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肝、肾功能状况等[6]。根据患者入院时NYHA心功能开展分级工作[7]。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常规检查以及NT-proBNP水平、心功能比较 2组Hb和RBC计数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RDW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心律失常组中Ⅱ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等级,恶性心律失常组Ⅳ级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均P<0.01),2组Ⅲ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检查以及NT-proBNP水平、心功能比较(x±s)

2.2 同时应用RDW以及NT-proBNP预测慢性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意义 视心律失常组患者的RDW和NT-proBNP水平为限,2组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现象的例数如下:其中恶性心律失常组患者中RDW≥15.3%且NT-proBNP≥3250 pg/L患者26例,非恶性心律失常组患者中8例。以RDW水平不低于15.3%并且NT-proBNP水平不低于3250 pg/L为截点,对CHF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反应的预测敏感度为47%,此外,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0%、76%和71%。

3 讨论

RDW和NT-proBNP是现阶段临床常用指标,与其他有创指标或者无创电生理指标相比,这2种指标的检测更加方快捷[8]。在患者红细胞破坏比较严重,生成障碍之后,患者RDW会出现增高,由此可以发现CHF出现肝淤血、炎症反应以及营养不良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后,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食欲不振、胃肠道瘀血以及红细胞代谢吸收减低,会出现RDW升高。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也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其主要是指在RDW水平升高的时候机会导致BNP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RDW和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反应存在一定关系,RDW水平和NT-proBNP检测水平可以作为预测CHF患者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RDW为(15.3±1.5)%,NT-proBNP则为(3254.2±544.3)pg/L,但是在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RDW为(13.7±1.2)%,NT-proBNP则为(1875.5±396.1)pg/L,患者RDW和NT-proBNP均随患者病情程度变化而变化。在以RDW水平不低于15.3%并且NT-proBNP水平不低于3250 pg/L为截点研究中,更进一步研究得知两者对CHF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反应的预测敏感度为47%,此外,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0%、76%和71%,在CHE患者临床诊断及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在研究中也发现2组患者Hb和RBC计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2项指标在患者临床预测中诊断价值不明显。然而,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现阶段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利于进行临床诊断;本研究抽取的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时间有限,无法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单单依靠一次研究无法有效明确RDW和NT-proBNP的科学截点;RDW和 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还不明确,不确定其属于因果关系亦或是其他关系,因此,必须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扩大样本容量,延长随访时间,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 尹学凤,袁春霞.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2):255-256.

[2] 邹旭,潘光明,盛小刚,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7):903-908.

[3] 张慧娟,牛楠,曲鹏,等.半乳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4):114-115.

[4] 罗良涛,付帮泽,郭淑贞,等.中医古籍中的“心衰”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4,11(6):348.

[5] 刘镇,古春花,郭玉花,等.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LVEF、CO、CI及BNP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2,36(7):484-487.

[6] 陇文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合并心律失常的分析与监护[J].当代医学,2010,16(33):91-92.

[7] 廖文权.恶性心律失常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6):17-18.

[8] 林雪英,陈卓芳,梁菊艳.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5):123-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30

河南 4531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庆)

猜你喜欢

预测值恶性心功能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