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内科的急腹症处理及分析

2015-07-31张小青

当代医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腹痛内科小儿

张小青

小儿内科的急腹症处理及分析

张小青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小儿内科急腹症的处理及分析方法。方法 选择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相应的处理及分析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中,并发性肠梗死13例,十二指肠穿孔10例,胃穿孔11例,肠套叠15例,其余11例患儿患有多种并发症,主要有腹膜炎和肠梗死并发、穿孔和肠梗死并发以及肠坏死和肠梗死并发。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内科急腹症患者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临床医师要注意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深入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治疗效果的最佳化。

小儿;内科;急腹症;临床症状;呕吐

由于多数小儿急腹症属于内科疾病,在诊断时经常会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加强小儿内科的急腹症处理及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择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小儿内科急腹症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赣州市兴国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内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8例;14例新生患儿,13例1个月~3岁患儿,9例4~7岁患儿,24例8~11岁患儿。原发病症:4例患儿存在恶性肿瘤,6例患儿存在肠蛔虫、粪石或者肠胎粪等原发病,7例患儿存在过敏性紫癜原发病,11例患儿存在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其余32例患儿存在肠道炎等原发病,主要分为3种情况:小肠结肠炎、菌痢以及肠炎。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儿年龄0~11岁,平均年龄(8.7±2.7)岁,女13例,男17例;观察组患儿年龄0~11岁,平均年龄(9.1±3.1)岁,女15例,男15例。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中,有30例患儿存在呕吐、腹胀以及腹痛症状,21例患儿在发病的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渐严重。59例患儿存在面色差、精神不振等情况,35例患儿由于哭闹和烦躁导致临床症状更加严重,40例患儿存在体温较低或者发热等症状,32例患儿存在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17例患者可以见到蠕动波和肠型,15例患儿触摸腹部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包块,35例患儿的肠鸣音呈越来越低的趋势,31例患儿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腹部诊断结果表明,对17例患儿进行穿刺,其中,10例患儿属于阳性。49例患儿躺卧照片和腹部站立照片表明,有41例患儿存在急腹症情况。

1.3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1]。

1.4 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患儿主要体征、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图像检查指标正常;(2)显效:患儿主要体征、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图像检查指标基本正常;(3)有效:患儿主要体征、症状有所好转,实验室图像检查指标基本正常;(4)无效:患儿主要体征、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更加严重[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中,并发性肠梗死13例,十二指肠穿孔10例,胃穿孔11例,肠套叠15例,其余11例患儿患有多种并发症,主要有腹膜炎和肠梗死并发、穿孔和肠梗死并发以及肠坏死和肠梗死并发。对60例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和成年人相比,14岁以下儿童的肠袢和肠管不仅很长,而且比较薄,通透性比较强,并且在肠胃中具有活动频繁、固定性差等特点,再加上儿童的发育还没有健全,其胃壁肌层各个方面的功能都比较差,容易受到毒素和病原体的入侵[2]。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儿童存在饮食方法不当或者某脏器功能较差等情况,就会使肠胃在蠕动的过程中逐步出现肠胃功能紊乱或者失调的情况,导致肠扭转或者肠套叠,最终造成肠梗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肠坏死或者穿孔的情况[3]。在对14岁以下的患儿进行诊治时,由于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不能向医生完整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临床医师在诊断时,要对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了解,深入分析患儿的各种病因,借助于各种医疗检查仪器,从而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4]。

3.1 哭闹表现 正常儿童的哭闹声音都比较洪亮,且不存在面色变差、精神不振以及发热等情况,在哭闹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但是儿童生病之后的哭闹声音相对而言比较尖锐,声音存在嘶哑的情况,并且存在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以及恐慌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5]。

3.2 结肠和小肠变大症状 内科疾病导致的肠梗阻通常都是神经功能方面的肠梗阻,并且内科全身性疾病居多,如:电解质不平衡、肺炎等。一些不全性的肠梗阻经常会出现腹胀的情况,患者的腹胀部位比较平均,并且多数患者没有肠型。正常儿童的肠鸣音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情况,但是内科急腹症患儿通过X线检查,结果表明患儿的结肠和小肠都存在变大的情况[6]。

3.3 呕吐症状 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的呕吐通常都是间歇性的呕吐,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呕吐情况可以通过饮食方式、护理等有效改善。一些新生儿腹中由于吞入了很多羊水,再加上后期喂养方面没有严格遵从医嘱,导致患儿的幽门出现痉挛。对于一些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通常是由于肠胃炎或者急性肠炎导致[7]。

3.4 腹痛症状 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腹痛部位不确定,并且在疼痛期间也会伴随着肌肉紧张,对腹部用手按压时,腹部比较柔软,并且肠鸣音检测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的肠鸣音没有异常情况,腹部疼痛症状也比较轻[8]。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儿内科急腹症患儿而言,临床医师在对其进行诊断时,要对其病史资料进行认真的了解,借助于专业仪器,深入分析患儿的临床症状,尽量在疾病发展早期就可以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遏制疾病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其家庭的经济损失。

[1] 王永红,刘英,李杨明.小儿外科急腹症48例诊治体会[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4(2):34-37.

[2] 徐苹苹.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04-405.

[3] 胡文君,吴云峰.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附108例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42-43.

[4] 张庆锋,李学雄,阿里木.小儿急腹症86例的诊治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2,1(4):308-309.

[5] 张艳红.内科常见急腹症误诊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175-176.

[6] 袁芹琛.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J].当代医学,2014,20(34):70-71.

[7] 杨光远.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4):154.

[8] 程嘉,赵瑞.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142-1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21

江西 342400 赣州市兴国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张小青)

猜你喜欢

腹痛内科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