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根肿病防治试验初报

2015-07-31

云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根肿病主根百菌

陶 琼

(威信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威信 657900)

白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侵害引起的白菜根部病害,是当前威信县白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白菜生产的发展,其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趋于严重。针对生产实际,开展了白菜根肿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威信县扎西镇田坝村学堂头村民小组,地块为壤土,上等肥力,前茬作物为玉米,秋冬季作物为白菜连作,属白菜根肿病重发生地块。

1.2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50%多菌灵、10%氰霜唑、75%百菌清、70%托布津、75%敌克松。施药浓度按商品量稀释,对照为清水。

供试作物:白菜,品种为山东四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保护行,小区面积80 m2,设3个重复6个处理,为单因素试验。田间布置见图1,参试药剂及处理见表1。参试药剂按生产商推荐使用浓度进行灌塘处理,共进行3次,第一次为8月4日,结合移栽追施定根粪水;第二次为8月14日 (移栽后10 d);第三次为8月24日(移栽后 20 d)。

2012年8月4日播种育苗,9月1日移栽,移栽苗龄29 d。移栽时亩用农家肥1000 kg浇定根粪水作为底肥,移栽规格60 cm×50 cm,亩栽植密度4400株,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栽培水平。2012年11月28日收割。试验地未进行病害防治,9月23日,防治蚜虫一次,亩用10%吡虫啉20 g对清水30kg喷雾。

表1 参试药剂及处理

图1 田间布置

1.4 结果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6日(白菜成熟期)。调查方法为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50株。

调查分级标准:

0级:根系生长发育正常,无肿瘤。

1级:主根不发病,部分侧根、须根上有小肿瘤。

2级:主根有明显膨大或小肿瘤,部分侧根、须根上有肿瘤。

3级:主根肿瘤膨大,大部分侧根、须根有肿瘤。

4级:根系上几乎无须根,主根膨大龟裂或腐烂,植株萎蔫,枯苗或死亡。

病情指数=[∑ (病株数×级别值)/(调查总株数×4)]×100

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情指数-防治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见,防治效果最好的是75%百菌清600倍液,平均防效为82.3%,其次是10%氰霜唑,相对防效为78.1%;防效最差的是75%敌克松500倍液,相对防效为61.8%。对各处理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

从表3可看出,F区组=0.61

表2 不同处理防效比较

表3 方差分析

表4 多重比较

从表4可见,75%敌克松与70%托布津之间差异不显著,10%氰霜唑与75%百菌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余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3 结果与讨论

1)结果。参试药剂灌塘处理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相对防效在 61.8%~82.3%,以 10%氰霜唑、75%百菌清防效较为理想。

2)结论。无病区育苗,在病区移栽时采用10%氰霜唑、75%百菌清灌塘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根肿病主根百菌
三七主根皂苷组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百菌清残留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