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睢宁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后的变化及建议

2015-07-31孙静胡正文惠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睢宁县服务体系建议

孙静+胡正文+惠琳

摘 要:该文介绍了睢宁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后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技推广条件;补充中量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快知识更新,建立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技术推广队伍等。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后变化;建议;睢宁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9-22-0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睢宁县人民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农技推广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展较快,并于2004年实施到位。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深化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后的基层推广机构职能明确,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理顺,编制确定并得到落实,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健全,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具备一定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能力。经过几年的运作发展,在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较好地履行了政府赋予的农业行政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诸多职能并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睢宁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4年睢宁县成立了16个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原乡镇农技部门、农机站、林业站、果树站、水产站、畜牧兽医站并入镇农技中心,人员按编定岗,每中心配备13~15人,其中农技推广人员5人,其余为畜牧、果树、水产、林业、蚕桑、农机等专业技术人员,16个推广中心共有224人,乡镇农技中心合署办公,办公室由镇政府提供。

2008年,睢宁县又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苏政发[2005]84号)、《省农林厅关于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苏农牧[2006]11号)等精神,实施镇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县组建了16个驻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动物防检机构,承担辖区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人员从原有的各镇农业技术中心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中划出,人、财、职划入林牧渔业局垂直管理,把镇兽医站转变为县级动物防疫检疫主管部门派出机构。

2 改革后的变化

2.1 基层农技人员由原来的“懒散慢”变成了现在的高质优 以前的农技站由于条件简陋、待遇低、人员散慢,对工作的热情也不高,往往是无人推广、无心推广、无力推广的局面,有时农民在苗情上遇到问题,要拿着病苗跑到镇里去还找不到人。改革后,基层农技人员全部收编到所属乡镇政府,基层站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医保等全部列入县财政预算。由于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有了保障,工作热情明显高涨,大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一心一意抓服务。现在的农技人员几乎每天都要下乡到田间地头去查看苗情了解情况。只要一个电话或捎个口信,农技人员就及时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分析病情、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农事关键时节,农技人员还利用手机短信、农业信息网发布农情信息,使农民能及时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特别是对当地种养大户和特色产业重点村,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对接服务,帮助制定产业规划和全程技术指导,实现增收致富。农民们都感慨地说:“我们种地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农技人员像现在这样实打实的为咱农民提供高优质的技术服务。”

2.2 农技人员科技素质得到提升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长期奔走在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素养、科技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农业部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为“三农”的服务能力。通过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从而增强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从2009年至今共举办了11期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培训426名示范县的农业技术干部和种粮能手。

2.3 “五有”乡镇建设项目改善了农技中心工作条件 “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无疑是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锦上添花。以前的农技中心大多没有自已的办公用房,多数都是镇政府随便安排的房子,条件简陋,设备不齐全。自2012年我县作为“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县,结合各镇农业服务中心现有条件,本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上下配套、整体推进”的要求,全面建成“五有”农技中心,16个镇全部拥有单独办公用房和必备的技术推广仪器设备,各种服务设施完备。财政投入480万元,地方自筹864多万元,16个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成了独立成套的办公楼房,建设面积达8 474m2,比原先办公用房扩大了5倍,其中:新建为农服务大厅1 500m2,农民培训教室1 600m2。新购置仪器设备250多台套,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 455hm2,制订了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大大改善了基层农技推广条件。

2.4 引进人才增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农技推广队伍步入了年龄老化、人员短缺、知识滞后、结构不合理的局面。自2012年以来,根据农业部《关于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的意见》,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特岗计划”试点县的要求,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按照“公开、公平、自愿、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农牧职业技术学院等先后引进优秀的农技人才,作为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人员,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为基层及时输送新鲜血液,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了农技推广队伍补充机制。由中央财政支持实施的“特岗计划”,解决了编难补的困难,打破了长期不补充新农技推广人员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引进各类农技人才15人。

2.5 加大主导产业科技推广力度 根据睢宁县的农业产业分布及发展情况,将粮食生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农机作为主导产业,聘任县级农技推广专家7名,招聘127名技术指导员,在全县16个镇遴选农业科技示范户1 800户,辐射带动农户36 000户。根据5大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农技推广计划,重点推广适合各区域种植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推广小麦品种淮麦20、烟农19,水稻粳稻品种徐稻5号及杂籼稻品种Ⅱ优118;推广应用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麦秸全量还田轻型稻作技术、水稻塑盘旱育精确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稻茬小麦抗逆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等主推技术。蔬菜推广津优36、津优38号黄瓜;苏粉12号、金陵美玉番茄;苏椒14、苏椒16辣椒;苏崎4号、布利塔长茄;苏蜜6号、京欣2号嫁接西瓜等。推广应用嫁接换根技术、轻型基质集约化育苗技术、植株调整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土壤培肥技术、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生猪推广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品种。主推优质二元母猪及三元杂交组合技术、二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集约化猪场环境控制及粪尿净化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优质猪高效集约化养殖技术。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粪便规范堆放、雨污分流和污水科学处理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在母猪管理关键技术中推广母猪优饲与适时控料技术、保育猪供料、控温等饲养技术。渔业推广泥鳅、黄鳝、黄颡鱼、甲鱼、草鱼、鲫鱼。推广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优势农业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6.7亿元,比项目实施前的2009年增长18.7%,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渔业生产先进县,全省畜牧产业先进县。

3 对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技推广条件 目前睢宁县各镇虽然建立了农技办公中心,但由于镇财政基础薄弱,没有用于农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直接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与研发创新。农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工作苦、出成果难。农技人员常年工作在农业一线,待遇低、福利少、工作条件艰苦,正常交通、工作经费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推广事业的发展。农技推广工作主要是为政府和广大农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基层一线的扶持力度,依法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中可能的财力、物力,加强推广体系的硬件建设。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对一些公益性的基本工作,如试验示范、培训、监测预报、队伍管理等,应有固定的专项经费,并且从项目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技人员的下乡交通补贴和对一些考评比较优秀的技术人员的奖励及福利等。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设置镇级农推人员中级以上专业岗位,及时兑现职称工资,以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3.2 补充足量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由于农技人员属乡镇管理,乡镇出于本身工作需要,抽调农技人员做镇中心工作,部分农技推广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本职以外的工作,而自身承担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事务只能抽时间去完成,造成技术推广普及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降低。农技人员依然相对不足,以种植业为例,目前睢宁县镇级种植业技术人员,去掉即将退休的人员,每人负担指导服务面积为0.13万hm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专业技术的细化和农村新行业的兴起,目前在岗的公益性农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按照省农委的指导意见,需要一定数量基层技术人员,起点0.2万hm2耕地6人,超过0.2万hm2,每超0.07万hm2,增加1.5人,即便是按每0.07万hm2耕地1人,睢宁县即要150~160人,目前在岗的种植业农技人员只有75人,缺口为75~85人。为了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杜绝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其次,尽快补充技术力量,特别是围绕现代农业和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在传统农业专业基础上,尽快充实高效农业如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农村经纪人服务、清洁能源如沼气、风能建设与维护、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专业人才进入镇级服务机构工作。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高较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

3.3 加快知识更新,建立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技术推广队伍 目前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多数能较好的掌握常规农业技术,指导农民进行传统的种植技术。但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所学专业或者一直从事粮、棉、油农技推广为主,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面对县农业结构调整,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现有人员的专业结构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新科技、新知识的了解仍比较欠缺,加之自2004年农技改革之后,由于编制所限,大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入镇农技推广中心很少,从而加剧了镇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无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农技人员结构需重新优化组合。因此,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要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并落实相关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议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再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参加大专院校、函授、职业中专等正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将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3.4 加强管理,建立激励和绩效考评机制 业务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但认识到位,而且支持扶持措施要到位。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符合实际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确保镇级农技中心高效运转。一是明确职责,各司其职。镇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实行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上接受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要充分听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县级农业各部门要切实强化对镇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明确县、镇职责,保证农技推广人员从事推广工作时间,镇政府不得让农技推广人员参与镇里跑片,不得乱拉乱派,不得影响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县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责,确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责任。将农民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晋升、晋级、续聘、辞职、公费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要与考核挂钩。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睢宁县服务体系建议
睢宁县精准执法步不停 安全发展促双赢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睢宁县融媒体中心高标清同播系统的搭建与安全播出探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睢宁县盐务局端掉一制售假冒小包装食盐窝点
睢宁县桑树黄化病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