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颍泉区建设泉水湾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5-07-31李培培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湿地保护可行性必要性

李培培

摘 要:扩大湿地面积,对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湿地保护的重点任务。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该文就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湿地保护;必要性;可行性;颍泉区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9-115-03

颍泉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市中心地段。地处北纬32°56'~33°10',东经115°30'~115°50'之间。南隔泉河与颍州区相望,西部和北部与界首、太和接壤,东靠利辛,颍东2县区。拟建的安徽颍泉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阜阳市颍泉区泉河北畔,湿地公园范围包括坎河溜闸和泉颍闸之间的老泉河河道、西湖闸和泉颍闸之间的泉河河道以及古西湖遗迹,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55"~115°48′26"、北纬32°55′06"~32°59′13",湿地公园内老泉河河道长13.1km,泉河河道3.3km,新老泉河犹如一条翡翠玉带环绕着古颍州西湖遗址。

1 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

1.1 国家湿地履约的需要 1971年2月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18个国家政府发起并签署了《湿地公约》,目前缔约国已有158个国家,遍及全球各地。我国于1992年3月1日加入《湿地公约》,并在2000年11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于2004年2月2日通过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湿地保护再一次成为重点内容,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的形势,全面加快湿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皖北平原湿地保护水平,扩充平原湿地保护类型,而且在树立我国生态保护大国的形象,践行《湿地公约》的履约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好安徽”建设的需要 “十八大”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提出了建设“三个强省”(即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利用已有的湿地资源条件建设安徽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是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美好安徽建设的有力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湿地保护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3 实现阜阳主体功能规划定位的需要 阜阳市位于安徽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面积9 775km2,总人口1 025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根据国务院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阜阳市属于限制发展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但由于近几年阜阳市工、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量加大,人类的干扰影响加剧,颍东湿地公园已经出现了严峻的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因此在该地区建立湿地公园,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对遏制无序开发,统筹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缓解由湿地退化而导致的生态问题,调节气候,完善水源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恢复湿地资源,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阜阳城区成为地区性人口迁移的主要目标城市,2011年城区人口总数已经突破百万。人口的激增对水资源的需求和环境承载压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前,阜阳城区饮用水源是泉河。80年代后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上游来水水质急剧恶化,泉河水质无法继续饮用。阜阳城工业和生活用水不得不改用地下水。随着地下水取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严重超采。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使阜阳城区形成了1 200km2的水位降落漏斗,同时形成的地面沉降范围达450km2,市区最大沉降量已达1 418mm。2002年,阜阳市被迫将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的主要干流之一的茨淮新河作为阜阳城区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并制定颁布了《阜阳市茨淮新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阜阳城的水危机以及保护饮用水源地的重要性、紧迫性,客观上要求建设湿地公园,守护城市最后的水源地。

1.5 河流故道湿地科学研究,形成完整的保护链的需要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处于中国南北2大植物区系的分区、过渡与汇集的特殊地区,而且位于古北界向东洋界2大动物界区的过渡与荟萃的重要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独特。作为独特的湿地类型,平原自然河流故道是形成类型特殊的湿地,目前对它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亟需加强。近几年,阜阳市乃至颍河上游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却给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对湿地公园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保存和改善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保护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意义重大。此外,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泉河、颍河水系有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迪沟国家湿地公园、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界首两湾省级湿地公园,以及八里河及颍州西湖自然保护区,建设处于中段的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水网体系和水域保护区间。

1.6 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的需要 目前阜阳市湿地保护管理能力薄弱,管理、法制、科教、监测体系建设滞后,导致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和破坏湿地的现象不能有效制止。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引发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进行湿地科普教育,能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旅游,能使崇尚自然、陶冶情操的生态活动渐渐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该地区湿地保护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则成为了保护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的必经之路。

1.7 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泉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一直受到颍泉区政府的重视,河岸两侧的生态防护林带目前生长状况良好,生态效益比较显著,但是仍然存在林带树种比较单一,生态结构简单,无法形成循环型生态系统等问题弱点。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丰富沙颍河流域两岸的植被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将沙颍河文化、湿地文化、与湿地教育展示相结合,丰富公园的整个绿地景观,创造一片鱼翔浅底、鸟飞荷动的湿地景象;同时公园的建设可以提高规划区储水、输水、补充地下水、以及雨洪资源化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的能力,利用湿地植物降解污染物、改善水质,加强整个规划区的水源涵养能力。

2 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

2.1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安徽颍泉泉水湾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 生态系统独特性 泉水湾湿地是安徽段泉河多处弯曲段采取“裁弯取直”水利工程后遗留下来的泉河故道,又称老泉河。泉水湾湿地公园属于河流故道型湿地公园,在皖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2.1.2 生态系统典型性 泉水湾湿地公园地处淮北平原,保存相对完整,湿地类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适宜多种生物的生长、繁育,形成了生物资源丰富、景观独特的湿地特征。

2.1.3 湿地物种多样性 泉水湾湿地有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有维管植物46科90属102种,且生活型多样,挺水类6种,浮叶类3种,湿沼生类19种,沉水类3种和耐湿类植物9种均具有。脊椎动物资源方面,计有29目55科198种,基本涵盖了皖北地区各种典型生境的物种。与此同时,湿地公园河道两岸的森林覆盖率高,自然湿地植被保存良好,种类丰富,为湿地鸟类、两爬类及兽类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2.1.4 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内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是越冬水禽和过境鸟类重要的停歇地。泉水湾的水可以从湿地渗透到地下的含水层,从而补充地下水,这对稳定当地的地下水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和植被可贮藏养分,减轻氮和磷的污染而出现富养化现象;泉水湾湿地为候鸟、鱼类、牲畜等提供了丰富的水草;同时,泉水湾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泉河乃至淮河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2.1.5 湿地面积比例 安徽颍泉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率为51.15%,满足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中湿地率不低于30%的要求。

2.2 湿地景观评价

2.2.1 整体风貌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在建筑形式和景观环境方面,彰显颍泉人文元素和民族符号,与湿地景观之间比较协调。而且,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以湿地保护与恢复为主,只有少量的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并且设施的建设在建筑风格、形式等方面都应该与湿地景观、社区环境相协调。

2.2.2 科普宣教价值 泉水湾湿地公园内是泉河“截弯取直”遗留下来的河流故道,称为古泉河。具有极大的科普教育和研究价值,同时生物资源和泉水文化资源在湿地知识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2.2.3 美学价值 湿地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度、完整度和奇异度等较高,并且蕴涵了深厚的泉水文化、民俗文化、郊野文化、森林文化、历史文化等,是进行绘画、电视剧本创作、歌曲创作、商业策划等形式的艺术与商业创作的理想场所。

2.2.4 历史文化价值 公园所在的阜阳市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往今来,南北货物在这里集聚交换,南北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流,兼容南北的吸纳集聚,使阜阳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其文化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市各地。据初步调查,源于或流散全市的曲种近20种,民间舞蹈有40多种。

2.2.5 科学价值 泉水湾湿地公园在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研究区域湿地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和响应等方面的理想场所。

2.2.6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结果 泉水湾湿地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完整,湿地生态资源价值高。泉水湾湿地公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河流-湖泊-人工湿地综合体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协同共生关系,通过生态湿地保护和综合利用的途径来实现治理城市河流湖泊的目的,对阜阳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泉河、颍河水生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部分河段受人为干扰严重,但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加上严格的保护管理和采取恢复湿地功能的有效措施,将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脆弱的生境,依其自然规律演替,最终将会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平衡、无需人为干涉的稳定生态系统。古有“汝颍”之美,承古拓今之说。通过湿地公园的保护与修复、科学合理的建设,依托泉水湾秀丽的湿地资源,打造今之“芦荻恋泉、水印绿廊、浮舟依田、清滩湿地”之美,巧妙地组合成北方地区少见的景观资源,资源品位较高、结合点完美,极具开发价值和资源保护价值。

3 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3.1 土地权属 安徽颍泉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区域内涉及的土地权属归国有和集体所有,所有权明晰,权属无争议。

3.2 投资主体 湿地公园建设与投资主体利益明确,主体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与矛盾,并能确实保障运行。

3.3 管理机构 湿地公园以湿地资源的保护为主,拟组建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将全权负责国家级湿地公园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

3.4 管理能力建设 由于项目区面积大,当前对于泉水湾湿地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相对粗放,不能满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管理要求。随着公园建设进程加快,应及时充实和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配备相应的装备,强化信息管理手段,以保证湿地公园的建设期内的建设成效以及后期的有效管理。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湿地保护可行性必要性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