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2015-07-30王建武戴晓晶胡长安等
王建武 戴晓晶 胡长安等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几种常见药剂对稻飞虱(白背飞虱为主、褐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效,以期筛选出适合药剂在水稻生产中用于防控稻飞虱。结果表明,20%呋虫胺SC用于防治稻飞虱,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50%吡蚜酮防治稻飞虱持效性表现最为突出。
关键词: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77-02
稻飞虱是广德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为此,笔者特选用广德县市面常见防治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药剂用于稻飞虱的防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基本信息见表1。
1.1.2 供试靶标 稻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混合种群)。
1.1.3 供试作物 大田试验供试作物为单季中籼稻,品种为Y两优2号。试验田处于广德县桃州镇白洋村小畈区,前茬为小麦田,水肥管理与常年一致。
1.1.4 试验器材 HD-400型手动喷雾器。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计8个处理,每个品种即为1个处理,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ck)。重复3次,共24小区,每个小区为33m2(6.0m×5.5m),所有小区随机分配。2014年8月5日9时施药1次,准确称量单个小区实际用药量及用水量,检查、清洗HD-400型手动喷雾器并将其喷孔调至正常状态,按照规范的稀释方法将药剂倒入喷雾器内,在小区内均匀喷雾,一个处理结束后仔细清洗喷雾器。施药时水稻处于孕穗期,田间浅水层。施药时天气晴好,无风,平均温度为30.4℃,平均湿度为79%。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
1.3 调查分析 此试验共调查4次,即药前、药后1d、药后7d、药后14d,采用盆拍法5点取样调查,每个小区调查20丛,逐一记录成、若虫数量,折合100丛计算出百丛虫量。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1)药后1d,20%呋虫胺SC防治效果最好,达65.96%,10%吡虫啉次之,达51.61%,60%噻虫·吡蚜酮WG、50%吡蚜酮WP、25%噻虫嗪WG防效不够理想;(2)药后7d,20%呋虫胺SC防治效果仍为最好,达96.92%,其他药剂除40%毒死蜱EC外防效为80.11%不够理想外,均表现较为优异,防效均达92%以上;(3)药后14d,50%吡蚜酮WP防效最好,达97.78%,20%呋虫胺SC、50%吡蚜·毒死蜱SC、60%噻虫·吡蚜酮WG3种药剂防效均达90%,与50%吡蚜酮WG之间防效差异显著性不明显,与10%吡虫啉WP防效86.04%、25%噻虫嗪WG防效82.19%之间防效差异显著性明显。40%毒死蜱EC防效最差,仅为29.29%。
3 结论
由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广德县水稻生产上应用50%吡蚜酮WP、20%呋虫胺SC、50%吡蚜·毒死蜱SC、60%噻虫·吡蚜酮WG等几种药剂在对稻飞虱混合种群防治上要略高于10%吡虫啉WP、25%噻虫嗪,以上6种药剂均可在以白背飞虱为主的混合种群水稻田块用于防治稻飞虱。不建议40%毒死蜱EC用于稻飞虱防治,如考虑其他因素用于防治稻飞虱,应于用药后14d密切关注田间飞虱动态,适时补治。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