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岁黄埔生回忆抗战往事

2015-07-30陈晓光涂永平黄麟胜

源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炮兵会战黄埔军校

陈晓光+涂永平+黄麟胜

央视《走遍中国》曾介绍过蕉岭一位喜欢朗诵诗词、每天骑行10公里的长寿老人钟洪梅。钟洪梅是黄埔军校14期学员,曾参加长沙会战和桂柳会战。近日,笔者到他家探访发现,这位笑声爽朗、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老人,原来有着曲折精彩的人生故事。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中国军队的一线指挥员损失严重,为迅速补充基层骨干力量,黄埔军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招生培训。“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的时期,我在梅县东山中学毕业班读书。”钟洪梅记得很多往事,“进大夏大学(现华东师大前身)那年我19岁,不久,上海的6座大学全部实行军事教育。”

白天学知识、晚上习军事的学堂生活令钟洪梅至今难忘——他学的是炮科,高射炮、平射炮等都在习练范围内。处于救亡图存的艰难时期,学生们都异常刻苦认真地学文练武,没有寒暑假,晚上还经常突然集合进行夜行军。上海沦陷后,大夏大学前后三次往西南搬迁,钟洪梅也跟着来到贵州赤水。

“1至7期的黄埔生在广州本校学习,8至25期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后来统称黄埔军校。”钟洪梅跟笔者讲述校史,“非常多优秀的梅州学子成为了黄埔生。”钟洪梅有一本薄薄的蕉岭黄埔校友录,是近年来校友们集体整理的。

带着少校军衔,钟洪梅读了最后一年黄埔。这时的他,已随部队来到湖南长沙前线。他对长沙第三次会战记忆尤深:当此时间,岳麓山驻扎了中国军队和一个营的美军,并依靠地势设好了埋伏。紧接着约七、八万的日(伪)军潮水般涌来,守军等时机来临,炮火雷鸣,一阵轰隆隆的炮声过后,日军拥挤在一起的几百人瞬间变成烟尘一片。钟洪梅为胜利欢呼痛快的同时,也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多年后的今天,他回顾道:“这就是战争,多么残酷无情。”

8年抗战,钟洪梅曾作为炮兵学员在前线演练,毕业后历任库长、站长、科长、会计、团长等职。让他至今感到后怕的,是一次虎口逃生的经历:“如果不是冷静,我可能就在那时丧了命。”那是一次阵地陷落后,他和战友们一起逃到附近村庄,隐藏于芦苇丛中。一队日本骑兵恰巧从旁边经过,在大家噤若寒蝉时,突然有人提出偷袭。钟洪梅考虑了一下,落荒而逃的炮兵不是荷枪实弹的骑兵对手,于是立即制止了行动。日本骑兵最终未发现什么,一声不响走远了,这群芦苇中的炮兵却惊出一身冷汗。

戴老花镜,花白长眉,声音洪亮……慈眉善目的老人喜欢逛逛镇圩、写写书法,和老伙计们喝茶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消遣。这就是今年95岁的钟洪梅。他的家里贴满了诗词文章和留念照片,可以看出,高寿的钟洪梅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的陪伴。老人还兴奋地告诉笔者,他的爱国诗词已在广州排版成书,说着就铿锵有力地朗读起自己的诗作:“万义堆心追骥尾,丰生万业附麾下……”他又拿出他在《人民日报》发表60周年国庆纪念文章的手稿,言语中充满自豪。endprint

猜你喜欢

炮兵会战黄埔军校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库尔斯克会战
新品“炮炮兵”系列
试论抗美援朝战争中炮兵的运用
长征中的红军炮兵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