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5-07-30姜木林
姜木林
【摘要】目的 探索在心血管护理实践中引入风险管理和应用。方法 选取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在组织常规护理的同时引入风险管理。同时选取2013年7月前未引入风险管理时入院的9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情况作为对照。结果 引入风险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应当在心血管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风险管理是管理学中处于风险较高环境时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医疗护理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引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很有必要,特别是心血管护理,由于患者常常病情危重、医治周期长、护理任务重,应用风险管理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7月起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开始引入风险管理,选取其后1年时间里入住心血管内科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本情况:患者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63.4±1.5)岁,男49例、女41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5±1.2)年;护理人员:男2例,女15例,工作资历2~20年。选取的未引入风险之前收治的90例患者护理情况作为对照,参与护理人员没有大的变化,基本情况与观察对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未引入风险管理前的对照组患者均按照科室既有护理规范,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措施进行。引进风险管理后,在抓好既有护理规范落实的同时,做好风险管理。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记录引进风险管理后,各项护理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满意情况等,并与引进前的各项记录对照,进行统计与分析。风险管理能力满分100分,主要包括应急能力、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患者满意度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2 结 果
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含非因病害情况),引进风险管理前发生5起(占5.6%),引进后共发生2起(占2.1%),意外情况发生下降60%。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引进风险管理前发生9起(占10%),引进后发生3起(占3.3%),并发症发生率下降66.7%。
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考核,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三项得分,引进风险管理前为84.5分,引进风险管理后为94.7分,能力上升明显。
患者满意情况,通过问卷测评,引进风险管理前满意度为82%,引进后上升到93%,效果明显。
3 讨 论
在护理工作中搞好风险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护理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中最经常、最一线的工作,贯穿每天
24 h全天候与每例患者医治始终全过程且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护理工作如何发生风险意外或者对已存在的风险意外管控不力,将对患者产生直接影响,使患者遭受病症以外的伤害。心血管疾病患者因其患病部位的特殊性,导致肌体机能严重消弱,加上患者大多年龄较大、行动迟缓,应急能力更加薄弱,所以加强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显得万分重要[1]。
影响心血管疾病护理安全的风险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生活护理中的风险,患者因行动不便而摔倒、吃饭咽呛等;二是技术上的风险,如打针、插管中对肌体造成人为伤害或感染等[2];三是器械设备操作上的风险,如心电测量仪操作不当致使得出错误数据,对医生产生误导;四是环境上的风险,如院内交叉感染等;五是患者自身的风险,如不遵照医嘱、不执行医院管理规定等;六是护理人员作风上风险,如粗心大意搞错药种药量等[3]。当前,一些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还不足,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够,常常是涉险不知险,知险不避险,避险不得法,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对有关风险因素进行科学预测预想,并详尽梳理[4]。
防止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见:风险是有规律可循的,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防止护理出现风险的主要管理方法,只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有关要求抓好落实,就完全可以把面临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5]。从实践看,我院实施的风险管理具体操作主要包括:(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主要由专治医生、护士长、病区组长等共同组成,通过科室工作的特殊性,制定考核及培训制度。(2)建立完善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包括风险预测制度、阶段性风险因素梳理制度、风险警示制度、分工负责制度、日检查交接制度、周评估讲评制度等等,确保风险管理有章可循。(3)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加深护理人员对意外风险给患者和医院带来额外伤痛和损失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安全质量。(4)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就护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掌握先进护理理念、知识、仪器使用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5)实施细节护理。根据不同护理内容,将护理措施进一步细节化,比如在不同输液架挂上对应提示牌,在药品摆放处保证药品摆放位置固定,且没有多余药品出现,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引进风险管理前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可知,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7.
[2] 张晓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68-269.
[3] 张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80-81.
[4] 钱幼娟.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6):124-125.
[5] 李绿亚.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57-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