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乡村》:沦陷区的缩影
2015-07-29边雅妮
【摘要】1935年,被鲁迅收入“奴隶丛书”自费出版的小说《八月的乡村》面世,这部既反映了中国大地上受苦受难群众的悲哀呼唤、也反映了广大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愤怒呐喊的书使萧军蜚声文坛,一年内重印九次,鲁迅评价曰:“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
【关键词】战争描写;觉醒;农民群像;国际主义
一、时代感召与作家的艺术使命
“九一八”之后伪满洲政府成立,使当时的中国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东三省沦陷,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蹂躏中国尤其是东北农民,这激起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与广大民众的民族仇恨,“满洲”也成为当时作家笔下的一个题材,但当时,“中国文坛也有过写满洲的作品,也有过写战争的作品,却不曾有一部作品是把满洲和战争一道写的。中国文坛上也有许多作品写过革命的战争,却不曾有一部从正面写,像这部书的样子。”这是乔木在1936年对《八月的乡村》做出的评价,也恰好说明了萧军这本书的价值所在:第一次正面讲述东三省被占领,正面描写东北人民与侵略者的抗争。这本书的出版,响应了反对日本侵略者、声援东北人民反抗侵略的要求与时代感召,同时也完成了“东北作家群”的艺术使命:触动了中国人,尤其是东北人心中的痛楚与爱国情感。
二、小人物的觉醒
《八月的乡村》中,萧军首先正面描写了人民革命军和游击队员正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场面,使得整部作品战争气息浓厚,但在战争场景之外,萧军还着意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知识分子萧明,农民李三弟,高丽的流亡反抗者安娜,以及有东北特色的“胡子”,这些人身份、性情各异,但却有着同样的豪情与壮志。
萧明是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本来是一个学生,在东三省沦陷后选择参军反抗。在大部队中萧明结识了高丽姑娘安娜并与之相爱,但对安娜的感情似乎动摇了萧明的革命意志,他既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整个队伍,同时他又无法放下对安娜的爱情。萧军用大量的篇幅描绘萧明在处理情感问题上的种种表现,一方面他展示出了战争的年代人们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无私精神;另一方面,他也深刻揭示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以及他们在革命队伍当中受感召受改造的必然性。
相比于知识分子而言,萧军更为成功地是为李三弟、李七嫂、铁鹰队长、刘大个子等一批农民造像。在这些农民形象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农民以往“固有”的那种愚昧可怜的性情,除了这些劣根性,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有不少人身上则显示出可贵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比如从一开始就一直跟随队伍的农民李三弟,当萧明沉浸在失去与安娜的爱情的悲痛中,无法完成组织布置的照顾伤员的任务时,他能够挺身而出,带领留守部队掩护伤员成功转移。
铁鹰队长以前是一个“胡子”(东北地区对土匪的称谓),在参加革命军之后明白当胡子是反革命的,司令的训练使他“懂得了怎样思想,怎样非扑灭了日本军不可。怎样遵守和奉行革命军的纪律……”可以说,铁鹰队长的英勇与觉醒代表着一种民族意志。
相比于铁鹰队长这样的男性的觉醒,女性人物李七嫂的觉醒就显得复杂地多。李七嫂是一个带孩子的孀居寡妇,与革命军战士唐老疙疽是一对情人在日本兵的袭击中,李七嫂被日本兵强奸,她的孩子被日本兵抛在石头上摔死,情人唐老疙疸为了保护她而牺牲,面对情人死去的躯体,李七嫂毅然穿上死去情人的衣服,提起步枪,希望和革命军一起对抗日本兵。李七嫂这样一个小人物一个农妇转变为游击队中的一员,她身上折射出整个沦陷区人民的影子:从麻木无知到毅然反抗。日本的侵略唤醒了他们的家国精神,这也正是全国人民反抗侵略所需要的精神,萧军塑造出李七嫂这样一个东北妇女中的“巾帼英雄”,更给广大的身处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树立起了英勇的觉醒者和反抗者的典型。
除了这些“觉醒者”的形象,萧军也塑造了刘大个子、孙老头这样的“落后”人物形象。刘大个子是旧军阀部队出身,从头至尾都是一股兵痞子气,到王家堡子(司令部)去交接任务时只顾盯着美丽的安娜看个不停,直到生命终结刘大个子身上也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战士特点,他的牺牲也极具滑稽色彩——死于自己同志的流弹中;老年农民孙老头面对革命军建议去报官:“什么救国啦!打跑日本兵啦!……反正我们老百姓谁当皇上给谁纳贡呗;种谁地给谁纳租呗……现在不是宣统又回朝了吗?真龙天子一出世,天下也许就太平了……”通过这些“落后者”的愚昧,萧军向我们表明,“觉醒过程并非简单的直线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揭竿而起,有觉醒者就有愚昧者,有反抗者就有妥协者,通过为这些形形色色的农民造像,萧军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沦陷区。
三、国际主义色彩
客观上来说,《八月的乡村》这部作品中有不少情节和人物的设定表现出反侵略的国际主义色彩,比如高丽流亡革命者安娜和日本新兵松原太郎。
安娜是长在中国的高丽人,她的父母曾经目睹日本人如何迫害朝鲜人,安娜从小接受爱国、救国、革命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奉父命到满洲反抗日本侵略者。作者塑造的安娜这一形象,把反侵略这一主题上升到了人类与整个世界的层面,带有某些国际主义色彩。
日本新兵松原太郎从踏出营房开始就在纠结是否像其他的军人那样去“弄一弄”支那女人。他的爱人芳子曾经嘱咐他:“你打仗,不要弄支那的女人哪!这就够悲催了。”但依照当时的处境,他的“民族责任感”又让他觉得弄一弄支那的女人是必须要做的事。几经犹豫,兽性还是战胜了人性,松原摔死了李七嫂的孩子,强奸了李七嫂。萧军选择新兵为描写对象,充分展现了天皇崇拜、武士道精神的巨大毒害,新兵的灵魂无可避免地自上而下,由人而兽。
除了人物形象上的“国际主义”色彩,萧军还刻意让革命军队伍的领导者再三强调“兵不打兵”、“日本兵也一样”的思想。铁鹰队长在俘虏官军之后只枪毙了连长,而放走了普通士兵,“那狗东西是非枪毙不可的,兵们呢,全是好弟兄!‘兵不打兵司令部常是这样讲吗?日本兵也是一样,逮住不一定就杀了他——可是官一类的东西是饶不得的。”这样的思想直接左右了唐老疙疸,他在看守俘虏松原太郎时曾经想愤然枪毙了这些俘虏,但又想到司令的“兵不打兵”,便把枪恢复了原位。
《八月的乡村》诞生于“两个口号”之争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作品中涉及的“民族斗争中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这一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的问题”,“既有东北特定环境所决定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革命斗争历史进程的全面把握与较高思想层次上的自觉追求”联想到当时的国际局势,法西斯势力迅速扩张,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八月的乡村》不仅对中国人民有鼓舞作用,它所反映出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世界反法西斯主题下也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 萧 军. 八月的乡村[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 108, 143, 41.
[2] 逢增玉. 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70, 275.
【作者简介】
边雅妮(1994—),女,甘肃平凉市人,山东大学(威海)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