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7-29刘坡
刘坡
摘 要: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是一个易被忽视的群体,其面临着学科优势不足、被边缘化、就业定位失当、求职能力差等现实困境。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综合性大学建设时加大对文科的扶植力度,均衡发展;需要文科硕士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将研究方向转向交叉学科,拓宽就业渠道;需要导师进行培养时,将研究计划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有的放矢。
关键词: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问题
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伴随着本科教育的日益壮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一个高速发展的态势,由于人才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研究生头上的光环再不似数年前那样闪耀,尤其是硕士生,这个夹在本科生与博士生之间的过渡群体,更是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变得高不成低不就,其就业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其中,生存在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所面临的就业难困扰尤其巨大,且他们的就业困境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针对这一群体所出现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解决现实问题。
一、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困境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硕士的就业空间受到本科生、博士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多重挤压,日趋狭窄。录用率低、薪资不高、就业压力大、职业前景暗淡等问题成为硕士就业现状的普遍写照。而选择在理工院校攻读文科硕士学位的学生,其在毕业后的择业又面临着独特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优势不足
理工院校,顾名思义,是以理工类学科为主的高校,理工类学科是其建校之根本、发展之根基。但自上个世纪末,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各个高校都向着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前进,原来的理工院校先是纷纷上马一批本科层次的文科专业,在经过数年发展后,开始发展相应的研究生教育,这就使得理工院校出现了文科研究生。但这些文科类专业因为基础弱、底子薄,甚或零基础建设,导致了在理工院校所处地位尴尬,其发展往往得不到思想上的重视和行动上的支持,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在理工院校文科不需要发展,为了“综合性”只要有就行。因此,相较于文科院校或典型的综合大学而言,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显然处于劣势。那么,已经发展十余年的本科教育尚且如此,在其基础上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就更无从谈起学科优势了。所以,在这样的高校,相较于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往往像二等公民似的遭受着无形的歧视和压力,这种歧视和压力不仅来源于学校内部,还来源于学校外部对其专业素养的质疑,就业也就困难重重。
(二)就业定位失当,求职视野狭窄
由于整个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当代研究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考研门槛降低,考研不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为避免或推迟就业而选择考研,考研不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发展,缺少个性化、针对性的培养,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学生好似在读大五、大六,缺乏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些新的特点,加上理工院校文科的薄弱,使得理工院校毕业的文科硕士呈现先天不足,在就业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而相当一部分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认不清现实,过于理想化,认为自己的学历高,工作自然要好,往往将求职目标限定于一线城市的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稳定的铁饭碗,这就导致就业定位失当,就业选择面十分狭窄。
(三)缺乏职业规划,求职能力不足
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完整链条,应当包括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其中就业质量是检验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但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培养环节,却忽视了学生的出路问题,相当一部分导师、辅导员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安心学习,心理、生理健康,不惹事、不出错,顺利毕业就行,只要一毕业离校就与自己没有关系了,完全不考虑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怎么办,即使考虑了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教育。在理工院校,文科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鲜少得到学校专门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信息传递,导致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学生不知道去哪找工作,用人单位不知道理工院校也有文科人才。另外,有些导师缺乏责任意识,将学生当作了自家的免费长工、保姆,帮自己搞科研做项目,处理日常事务,全然不顾学生自身的发展出路。
除了学校、老师的责任、工作缺失导致学生就业盲目外,学生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科硕士读研以后,往往专心于学业、科研,封闭于象牙塔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缺乏必要的合理预期和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更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常常是临近毕业才四处海投简历,求职能力的不足导致面试机会寥寥无几。
二、理工院校文科硕士就业对策研究
(一)理工院校应重视并大力扶植文科的建设发展
理工院校应从名义的转入实质的综合性大学建设,让文科与理工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学校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科发展好了,可以极大地增强整个学校的人文氛围,丰厚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同时也有助于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裨益于其科学研究。其次要在行动上大力扶植弱势学科的建设,从物力、人力等方方面面加大投入,尤其要重视教师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学科优势,提高学生质量。再次,理工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改掉惯用的理工科思维,依据文科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关政策,确定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提升素质,建立优势
希望找一个好工作的想法本无可厚非,但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正视这样的现状,而不是活在自己对未来的美好规划中蹉跎岁月,尤其是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更应认清自己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劣势,将身段放低,从基层做起;将眼光拓宽,不仅盯着铁饭碗不放,不放弃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将心态放平和,从容面对择业时的挫败或就业后的心理落差。同时,理工院校的文科硕士应准确评估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及优势所在,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为求职做足准备。虽然理工院校的文科处于弱势,但文科生可以在理工院校抓住学校的理工优势,利用学校的资源向文理交叉学科有目的地倾斜,或者寻求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相关理工专业的结合点,有意识地涉猎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扩展自身的就业渠道。例如笔者所在的是一所以服务煤炭工业起家,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理学、人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院校,我们的文科硕士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多向矿业所涉及的人文领域靠拢,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百年来与各煤矿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资源,在矿业领域求职中建立自己区别于其他高校文科生的独特优势。
(三)学校、导师提高责任意识,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导师的责任,学生不能只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还要注重培养质量,而培养质量的高低就要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所以,学校、导师应提高责任意识,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树立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观念,在新生招录入校后,就应考虑其将来的出路问题,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习、研究、职业规划,将学业与就业做有机的结合。
就学校层面而言,应疏通就业信息渠道,不仅要关注优势学科,还要转变观念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将就业指导的开展时间从毕业前延伸至入校后,全方位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观摩、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研究生求职技能。同时,学校还应构建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监控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研究生在学习、择业过程中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建立积极、正面的职业观。
就导师层面而言,研究生不是导师的包身工,导师不应只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规划学生的学习,而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将研究生的研究重点指向未来的就业目标,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其具有目标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增加核心竞争力。同时,导师还可以在培养期间多给研究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科研活动、专业实习等能够走出去的机会,提升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信心,而不是让其一味埋首于象牙塔中坐井观天。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