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车场面描写”写作片断指导
2015-07-29陈瑜高星云
陈瑜 高星云
纵观历年高考小作文,以测试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为主,其中描写类小作文出现的频率最大,而场面描写在描写类小作文中已经出现过三次:画面描写“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1999年三南题);“节日小景”描写(2000年上海卷);车站一瞥(2006年重庆卷),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场面不胜枚举:国庆阅兵式、奥运开幕式、婚嫁宴会、欢送新兵等等。新人教版教材写作单元中,也对场面描写做出了要求。因此,高考命题的可能性很大。
令人担忧的是,现行的新课改,因为课时紧张,课内没有落实到位,课外学生不会观察,学生场面描写能力差。鉴于此,笔者以“挤车”为例,结合现实,对场面描写类小作文作些指导,以供参考。
【技巧讲授】
场面,是记叙文中“人、事、境”三者结合的基本单位。场面描写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即指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截取故事情节发展中的横断面,展现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是记叙文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渲染气氛,表现主题的必需手段。
写场面要注意点面结合,有点有面地描述。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可以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可以按空间顺序或事物的联系,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具体。
诸多人物,要突出主角。场景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是有许多人参加的活动。
场面上的众多人物不可能都是主角,要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的神情动作。
要把握场面的基调,写出场面总的氛围,把那些与总氛围不协调的内容删掉。
另外,要采用描写、记叙、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按照限制的“场景(对象)”进行描述。还要懂得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知识。
我们在描写场面时,对所表现的内容要力求做到尽量具体细致、生动贴切,尽可能把形象可感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阅读场面描写的文字时,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
【考题预测】
以“挤车”为题,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手法以及恰当的修辞格,描绘出你所熟悉的一次挤车,注意地点、景物、人物,注意点面结合,写成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要写成故事,语言确切,连贯、条理清楚,抓住特定的气氛基调和人们的表情等特征。
【写作指导】
写场面描写要注意环境气氛的渲染,可以从人数多,人们的神态心理,人们的喊叫声,车厢内的气味,司机的反映和车的速度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详写怎样“挤”车,略写挤进后的感受。应当描绘“挤车”时惊险、紧张、粗野等氛围,多正面描写,还应该反面烘托。
考场写作常见失误:入题太慢,从怎么来车站写起,写挤车的文字寥寥,根本看不出挤车的感觉;或者议论“挤车”现象的不文明,或者说明“挤车”的方法。
【写作示例1】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点评】这是一个优秀的片段,勾勒出一副众生挤车的群丑图。作者让青年人、小伙子、胖大嫂一一上演,通过其语言、行动,工笔细描出一个“挤”字,读来感觉心惊肉跳。正如作者所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写作示例2】
车未停稳,早有“勇士”抓住车门往里挤,其他的人也尾随其后往车上灌,车上早已堆了许多人,又钻进这么多人。售票员高喊着:“不要挤!还有几位要下车。”任凭她喉咙喊破,也没人理会。下车的不能下,上车的不能上,谁也不肯作丝毫让步,一个劲地挤呀挤。瞧,门边那位“眼镜”也往车上挤,那位穿着入时的漂亮女郎也显“英雄本色”。有风度的顾不得风度,讲文明的来不及讲文明。
我也不甘示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了立足之地,正想长舒一口气,忽然听到一个小孩的哭叫声。原来在我身旁的人缝里夹着一位中年妇女,她手里抱着一个小孩,背上还背着一个。那被抱着的小孩正哇哇大哭,一双光着的小脚丫不停地抖动,像是在艰难地挣扎。“老三乖,别哭,哦,哦……”那妇人一边哄着小孩,一边大喊:“莫挤呀!我有小孩呀!缺德的……”她大汗淋漓,声嘶力竭,拼命护着一前一后的孩子。天晓得她是怎样挤上来的。
【点评】本段有两个亮点。一是动词用得很贴切传神,富有特点,大有“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妙。如“其他的人也尾随其后往车上灌,车上早已堆了许多人,又钻进这么多人”──其中的“灌”“堆”“钻”三字,生动形象得体,将“挤车”之“挤”描写得淋漓尽致。二是在人物刻画上善于选取典型人物以一当十。如,门边那位“眼镜”,那位穿着入时的漂亮女郎、那位手抱小孩的中年妇女等等,在读者眼前的这些人物应是“挤车”的“弱势群体”,然而“眼镜”不输给壮汉,巾帼不让须眉。耐人寻味,使人过目不忘。看来非“挤车”不能上车。
【写作示例3】
天渐渐黑了,北风还在呼呼地叫着,掀起了我两鬓的头发。人们顾不得寒冷,早已挤在站外,个个翘首盼望,脸上写满了焦急,我也不例外。
车来了,大家立马骚动起来,好比离弦之箭,往车将停靠的方向冲去。一会儿,“哧”的一声,车停了下来。人们一窝蜂似的往上窜,力气大的张开双臂,扒开人群,三下两下就挤了进去。一位抱着孩子的阿姨刚准备上去,可被挤了下来。我刚准备上车,被推了一下,也被挤了下来。挤啊!挤啊!我总算挤了进去。只是感觉背后边有很多人推着。终于,都“挤”进来了!
车子左摇右摆地开动了。我刚准备握着扶手,可扶手已经被一双双手包围了。更可悲的是,我已经没有“容脚之处”了,只得踮起脚尖!车子开动后,嘈杂的声音中有人在说:“谁踩我脚了?”“车子里怎么这么难闻啊!”“哎,我怎么下得车去”……
【点评】这个片段写得颇好!围绕一个“挤”多侧面表现,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动作描写,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既写了拥挤的面──人群,又写了点──妇女,这些通过“我”的视角来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