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怕与爱
2015-07-29李雄洲
我还没到中年,所以其实不知道中年人怕什么、爱什么。取这样一个题目,中年朋友们看了,不免要笑我“为赋新词强说愁”了。也罢,我满足我的表达欲,大家当热闹看看,娱人悦己,也挺好。
因为要讲《阿长与<山海经>》,我又仔细看了看鲁迅的《朝花夕拾》,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很尴尬的集子,尴尬到教育管理者们都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里妥当,只好扔在初中学段了。反正初中生也不懂啥,随便糊弄糊弄,就当学过鲁迅了。
高中课文里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等文,已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匕首的气息,《朝花夕拾》没有浓烈的战斗气息,相反,它温婉了许多,温婉到足以麻痹所有的执教者和阅读者。我们往常教学,满足于故事情节以及怀念童年生活、批判封建教育等浅层次主题的挖掘,但是,我觉得这样也未免太轻看了鲁迅。
《朝花夕拾》其实很厚重,道出了中年男人的怕与爱。
中年人怕什么?
记得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有一集,吴镇宇突然对他儿子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照顾妈妈。”这里的“不在了”,是指死了。此时的吴镇宇53岁,当然怕死,可惜才5岁的儿子远远不懂得他在说什么。
是的,中年人怕死。
那么鲁迅怕死吗?有人说肯定不怕。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善于塑造一个大义凛然的、面对敌人的白色黑色黄色各种色的恐怖,仍旧屹立不倒的坚毅的鲁迅形象。
鲁迅的作品中写到很多死亡,有长辈的死,同辈的死,也有晚辈的死。有的写得极其残酷,如写刘和珍君的死:“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有的写得冷漠毒辣,如辛亥革命者不过是一枚人血馒头,又如阿Q死前那个画不好的圆圈。
在这些死面前,我们感受到鲁迅对死亡的麻木镇定,便揣测他是早已将死看破,才会写得这样淡定从容。但教科书又骗了大家,其实,鲁迅很怕死。
他怕自己死,所以才会在白色恐怖时,遇凶则“破帽遮颜过闹市”般不顾颜面地逃亡;在自己病重快要死亡时,写了一篇散文《死》,说自己想到还有许多文章没做,许多书稿没编,那就抓紧时间做罢——将死之人对时间的珍惜,不也是对死的一种怕吗?
他也怕别人死。在军阀时期,他竭力呼吁不要请愿,不要去送死;国民政府时期,广州清党,他惊呼一辈子也没见过杀这么多人,自称“吓得说不出话”。
在这些背景下,我们再来看看《朝花夕拾》。除去《小引》与《后记》,中间还有十篇文章。其中,《父亲的病》《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直接写到了已死之身边人,《藤野先生》中有观看杀人幻灯片细节,《无常》写的是迷信中的勾魂使者,也算跟死有关。
《父亲的病》写被庸医误死的父亲。父亲的死亡,在年少的鲁迅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在文末,他说,父亲临死时不得安宁,“这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不仅仅是后悔,也是他对死亡的恐惧。这应该是鲁迅在后来长久的人生途中,目击或听说的死亡之中最早的一次。在这次死亡记录中,他对庸医有恨,对自己有悔,对死亡有惧。
《范爱农》一篇,写他自己的留学同学、挚友范爱农的死。死亡写得很淡,可是鲁迅却一直怀疑范爱农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并且提到范爱农留下的孀妻遗孤之可怜。顾惜家人儿女,也算是怕死吧?
《阿长与<山海经>》写得更淡一些,只写阿长死前对自己的好。结尾却显得尤其浓烈:“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我们知道,鲁迅向来是反对迷信的。但是此时,为了怀念一个故人,也将祝福托付给迷信中的“地母”了。如果此时的鲁迅,还是对死亡充满义无反顾的大义凛然,应该不会显露出这温柔的一面吧!
说了这么多死,我们来看看鲁迅的“生”,生活。
《朝花夕拾》中的绝大部分文章写于1926年,此时的鲁迅45岁,周海婴还没有出生。他自己丢了半辈子的“匕首”和“投枪”,被迫辗转于上海、厦门、广州等地。一个中年人,为了所谓的“事业”忙碌半生,眼看自己逐渐老去,后继无人。平日有再多的刺,写再多的战斗文章,在某个难眠的夜晚,是否也会想起一些事情,留下一些遗憾,产生一些怕和爱呢?
说了怕,来说说爱。其实前面提到的那几篇文章,也是怕和爱交织的。在对死亡带走身边人的恐惧中,交织着平日对他们未曾言说的爱。但是,《朝花夕拾》中的其他几篇文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却更加明白地表露出另一种共同的爱:对后辈人的爱。
此时的鲁迅,还没有做父亲。但是身为中年人的他,和其他中年人一样,不可避免地要为后代有所担忧和爱意。这些爱意,无法体现在某个具体的个体上,就干脆把它们撒向所有后辈。所以,他抨击旧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抨击传统孝道对后代的毒害,记录自己外出求学的过程,其实都是希望后辈人能有一个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希望后辈人比自己更幸福,这就是爱——独属于中年人的、面对后辈的爱。现已为人父母的人,应该更能体会我所说的这些。
怕,其实源于爱。
再回到《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在最后一期,吴镇宇又提到:“我怕有一天自己突然死了,还没教育好他(儿子)。”这是一个中年父亲,面对幼小儿子的真实心声,想必1926年的鲁迅,也有如此心境吧!经历了无数战斗,目睹了许多杀戮,辗转了许多地方,这个中年人潜藏心底的爱——对家人,对后辈,对朋友的爱,迸发在《朝花夕拾》这本小集子里,随之迸发的,还有因爱而产生的怕。
把鲁迅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中年人,而不是一个战士或者一个标签,再去解读《朝花夕拾》,还原一个中年男人的怕与爱。这样,不知当否?
对于课文,我想寻求别样的解读角度。只是这样的解读,是不能让一群少年有所理解和体悟的。这也正是我,一个语文老师的怕与爱。
(选自《班主任手记》,李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