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
2015-07-29程晓霞
摘要:疏勒河为河西三大内陆河之一,经过多年开发利用,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利用效率低、节约保护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节水型技术推广、加强生态治理与保护和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生态与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39
1 疏勒河流域概况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主要水系自东向西有白杨河、石油河、疏勒河干流、榆林河、党河、敦煌南湖4条泉水沟、安南坝河等组成,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区,主要为山区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了以疏勒河为干流的内陆水系,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疏勒河干流全长670多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中叶,疏勒河在非灌溉期,余水顺疏勒河河道自东向西出昌马峡,流经玉门镇,穿过瓜州西湖地区,进入敦煌,与党河汇合后向西流入哈拉湖,为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的湿地补充了大量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疏勒河流域相继建成双塔水库、党河水库、榆林河水库和昌马水库,大量河水引入灌溉,流入疏勒河的水已所剩无几,疏勒河及其支流组成的统一的内陆河,到目前已经基本解体,各支流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陆河。
2 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疏勒河的开发建设最早可以上溯到汉唐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对疏勒河的开发进行了全面规划。上世纪后半叶,在疏勒河干流上先后形成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建成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设施,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流域内玉门、瓜州两县市人口由解放初期的不到6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26.7 万人,灌溉面积由10多万亩增加到了65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建成了昌马水库,新建灌溉渠道648.85公里、排水干支沟181.21公里,新增灌溉面积41.47万亩,新建6个移民乡(场)、57个行政村,安置移民7.5万人,干流灌区灌溉面积达到了134万亩。
2008年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敦煌生态问题,国家水利部、发改委和省上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编制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敦煌规划》。目前,《敦煌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敦煌规划》,疏勒河干流灌区作为关联区,将于2020年前,在流域内建立健全流域水权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协调推进相关治理工程建设,通过对疏勒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解决敦煌的生态保护问题,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疏勒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目前,每年工农业用水总量已达到了9.38亿立方米,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已高达91%;通过近年来对流域内地下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地下水也处于超采状态。在水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仍有火电等工业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城市生活用水等方面申请供水,总需水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同时,《敦煌规划》要求到2015年从双塔水库断面向敦煌西湖下泄生态水量7800万立方米以上,扣除沿线水量损失,从上游昌马水库下泄的生态水需要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因此,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2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多年平均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中,其中农业用水8.77亿立方米,占85.1%,工业用水0.44亿立方米,占4.26%,生活用水0.17亿立方米,占1.65%,生态及林业用水0.93亿立方米,占8.99%。可以看出,农业用水量很大,占用水总量的比重高。目前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水资源总量非常有限。
3.3 节水措施不到位,水的利用率低
流域内传统的灌溉方式占主导地位,多为“大水漫灌”。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种植比例不合理,节水设施不完善,农业灌溉定额和工业用水万元产值耗水定额高,城镇生活用水节水措施还不很普及,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
3.4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流域内长达1100公里的干支渠及水库、渠首等骨干水利工程,有60%以上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工程破损严重、供水能力低,流域内部分老灌区(如花海灌区)没有列入国家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加之水价不能到位,各类工程维修改造费用严重不足,老化失修严重,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
3.5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方面
3.5.1 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 关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还没有颁布,有关工作还需进一步协调沟通。
3.5.2 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目前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还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干流地表水由疏勒河管理局管理,流域地下水和各支流地表水由地方水务部门管理,不利于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
3.5.3 农业用水价格过低 目前疏勒河干流灌区执行的平均农业用水水价为0.116元/立方米,根据省发改委价格成本监审结论,流域内农业供水成本价为0.24元/立方米。现行水价远低于成本水价,水费收入不能弥补管理成本。
4 主要对策及建议
4.1 切实加大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4.1.1 高度重视疏勒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 疏勒河是敦煌、瓜州、玉门等酒泉境内各绿洲最根本的水资源保障,也是甘肃的生态屏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实施好疏勒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持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刻不容缓。
4.1.2 切实增强对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紧迫感 相比较石羊河、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的降水量更少,蒸发量更大,生态体系更脆弱,破坏以后恢复起来更难。因此,要切实加大治理和保护力度,千万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要制定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以保护生态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项目。要改变过去对疏勒河流域的治理大多侧重于开发利用的倾向,加大保护力度。目前实施的《敦煌规划》,重点是对敦煌绿洲的保护,疏勒河干流仅作为项目的关联区域,实施的重点也只是灌区节水改造与河道疏浚。因此,疏勒河流域需进行全面、系统的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更大规模的治理保护项目。
4.2 加强流域内节水措施的推广
按照“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以水定发展”的原则,工农业发展切实做到量水而行。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节水措施,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降低灌溉定额和农业用水比重。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工业节水措施,限落高耗水工业。推广生活节水设施。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把节水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考核指标。
4.3 加强流域水权制度建设
按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提出流域内各县、市、国营农场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对流域内用水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建立覆盖全流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体系。完成初始水权分配,把水权落实到各农民用水户协会,细化到各用水单位。严格实行定额管理,按照各主要用水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制定各行业、各单位用水年度计划,实行流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积极推行水权转让制度,实行水权有偿流转,建立相关监管制度,对水权的分配、登记、管理、转让等行为进行规范。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引导用水向高效益工业水用发展,用水权有偿转让的资金来进行农业节水改造,节约出来的水资源用来发展工业和补偿生态。
4.4 加强流域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
高度重视上游水源地的治理,采取封山育林,休牧禁牧,设立专属保护区、严格控制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等措施,确保流域源头的生态安全;全面实行“三禁”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生态进一步退化;采取植树种草、封育保护、沙障固沙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4.5 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快流域立法进程,力争通过省人大颁布《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通过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目标;成立省级流域管理协调机构,研究决策流域综合治理的有关重大问题;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合理开发、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4.6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
当前省疏勒河管理局执行的平均水价为0.097元/立方米,根据省发改委价格成本监审结论,流域内农业供水成本价为0.24元/立方米。现行水价远低于成本水价,水费收入不能弥补管理成本,致使工程设施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过低的水价也不利于节水。因此需合理确定水价,并积极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疏勒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S].1999.
[2]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 疏勒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案[S].2012.
作者简介:程晓霞,本科学历,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