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5-07-29徐磊郭丽
徐磊 郭丽
摘要:尤金885是该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解决了块茎膨大期干旱瓶颈问题,改变了栽培中耕作模式,规化合理种植密度,是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垄双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14
1 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适应性概述
第一管理区是该场马铃薯主要种植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7000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的53.2%。栽培品种主要以尤金885为主。本地区种植尤金885块茎膨大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块茎膨大期较短暂,该期间正是降雨量较少时段,黑色地膜覆盖解决了因块茎膨大期土壤水分不足问题,该品种植适合密植,大垄双行提高了马铃薯种植密度,高垄旋耕培土增加了土壤通透性,为马铃薯增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因病害轻、增产幅度大,薯形好、商品率高已成为马铃薯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一项新技术措施。马铃薯“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的特点,是将马铃薯生长环境优化集成,达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增加种植户收入为目的。在干旱的情况下,常规栽培(垄距65厘米)亩产1166.6公斤~1500公斤,黑色地膜覆盖大垄双行栽培(垄距130厘米)亩产2000公斤。且成熟期提前15~20天,可早上市,占领市场价格优势。
2 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普通栽培技术的主要区别
推广应用优良高产抗病中早熟品种尤金885,该品种较适合密植。普通栽培技术均可种植,改单垄65厘米单行种植方式为高垄130厘米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每亩增加株数400~666.7株;改变培土方式,改普通铧梨培土为用刨土机进行中耕培土,刨土机专为大垄培土而设计;改底肥加追肥模式为一次性完成深施肥模式。早熟品种适合一次施肥,覆膜后其生育进程加快,对肥料需求较早;改田间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土壤整地条件要求细、平、松,播种、施肥及覆膜一次完成。采用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增产20%左右,覆膜能充分利用早春光热资源,使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5℃,促进薯芽生长,使其早出苗10~15天,具有增温、保墒、缩短生育期、抑制杂草和避免“青头薯”的作用。
3 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及整地
以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块最适宜。切忌重茬,不要与茄果类和十字花科为前茬种植。土壤整地要求达到细、平、松,利于播种覆膜。
3.2 种薯的准备
种薯最好选用原种或一级脱毒种薯;种薯要去冻、烂、病、伤、萎蔫块茎,将已长出纤、细丛生幼芽的种薯剔除,还要除掉畸形、尖头、裂口、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突出的老龄薯;常用困种办法处理种子,种子要提早出窖并进行严格的挑选,选后的种薯堆放于空房子或日光温室中,温度保持在10℃~15℃,经15天左右,芽眼刚刚萌动见小白芽锥时,就可以切牙播种;芽块不宜太小,每个芽块重量不能小于30克,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1~2芽眼;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用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侵泡切刀后轮换使用,可有效防止环腐病。切好的种薯要进行药剂拌种。其方法:每1500公斤芽块拌58%甲霜灵锰锌500克+ 70%甲托1000克+72%农用链霉素120克+ 12.5公斤滑石粉配置药粉,待薯块略干后拌种。最好随切随拌随播种。
3.3 播种施肥
尤金885亩保苗4133~4466.7株,株距22~23厘米,垄距130厘米,(大垄双覆)苗带间距45~50厘米。用大垄双行点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覆膜。播种时间4月18日,亩用种量116.7公斤。亩施肥二铵16.7公斤,钾肥20公斤,复合肥23.3公斤。亩用地膜4~4.3公斤,地膜采用膜宽100厘米,厚0.03毫米。马铃薯幼苗可以拱破地膜,不用放苗。
3.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应以中耕培土为中心及病害防治为重点。播种镇压后立即深松放寒,可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用刨土机6月1日开始,用加深垄沟将刨出的土散在垄台上进行压膜,防止草将地膜拱起,加深垄沟的同时垄台也相对加高,增加了阳光照射面积起到了增温效果,垄高一般都达到20~25厘米。由于黑色地膜覆盖具有高温灭草作用,不用封闭除草处理,即降低成本又提高产量。通过田间调查,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苗期灭草,苗期灭草对马铃薯生长抑制较为严重,影响产量明显。叶面追肥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将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微量元素适量,结合喷施农药进行叶面追肥3~4次,每次间隔5~7天。
3.5 病虫草害防治
马铃薯地下害虫,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方法可用5%毒死蜱或辛硫磷颗粒亩用量2公斤拌入种肥进行防治;地上害虫主要是对蚜虫瓢虫防治,防治方法:10%吡虫啉每亩0.02公斤,或3%啶虫咪0.02公斤,2.5%功夫3000~4000倍液喷施防治;病害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有早、晚疫病,疮痂病和环腐病。发病初期应及早清除病株。药剂防治可用25%百菌清,25%甲霜灵,25%瑞毒霉500液喷施防治,或用银法利每亩75毫升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简介:徐磊,本科学历,黑龙江省宁安农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棚式蔬菜、葡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