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发展方向与模式的思考

2015-07-29毛矛

亚太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汽车专业

毛矛

摘 要:本文从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建设、品牌课程建设、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和专业文化建设几方面来探讨高职高专汽车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提升专业教育品质。

关键词:汽车专业;品牌课程;考试改革;专业文化

一、前言

汽车专业的高职教育,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的成长而快速成长。本文从专业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建设、品牌课程建设、考试制度改革和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几方面来探讨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发展方向与模式,以提升高职汽车专业教育的品质。

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发展方向

所有的高职汽车类专业都是培养汽车服务性专业人才,需要抓住“服务”这个理念。专业发展的方向就应该是培养学生拥有、完善和提高汽车服务的专业技能。汽车服务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培养拥有专业技能的汽车服务人才也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围绕职业需要构建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构建,包含课程内容构建与教学手段构建两个方面。

(一)核心课程内容构建

为了紧扣专业发展方向,抓住“服务”理念,核心课程内容必须以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构建。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职业岗位群包括汽车营销、售后服务、技术咨询、养护等,要求学生具备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汽车使用性能评价、业务接洽和信息处理的职业能力。据此,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汽车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技能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和“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以及培养学生汽车营销技能的“汽车营销”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基本覆盖了该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教学手段构建

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个是重理论轻实训。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结果是教学效果不好。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高职学生原本就是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遇到理论知识比重偏大的课程,必然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好。但是,这些学生对于实践性强、动手多的课程普遍兴趣较高。此外,职业能力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动手操作能力比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而且,学生在实操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教学手段的构建必须以实操为中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高度融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不仅重视实践环节,更能淡化理论与实训割裂状态的教学模式,并且针对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两方面要素:

1.实训场地和实训器材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施小班教学,这对实训场地和实训器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双师型专业教师

要求有足够数量、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双重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

以上两个要素是教学手段构建的关键,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的关键所在。

四、构建汽车专业品牌课程

核心课程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须有品牌课程。品牌课程包含以下几方面特征:(1)教学内容技术含量高,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职业技能有很大的作用;(2)相比较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的相同课程,有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突出,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课程是在核心课程基础上构建的,构建的关键依然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哪些课程适合于建成汽车专业的品牌课程呢?比如,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检修难度大。掌握维修自动变速器技术的专业人才在全国各地都很匮乏。那么,“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课程建设目标。

同样,二手车市场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专业培训。许多院校汽车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下工夫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建设成贴合实际需要的品牌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类似可供选择的课程很多,不同院校须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建设自己的品牌课程,可以不拘形式,多种多样的发展。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以及汽车服务业市场的变化,汽车专业还要能顺应变化,不断创新自己的品牌课程。

五、考试考核制度改革

考试形式存在许多不合理,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错误的导向,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在课程建设中必须对考试形式进行改革,使其真正达到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的创造性留有足够的空间。

结合汽车专业具体的核心课程和品牌课程建设,加大考试考核中实操所占的比重,创建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过程考核”和分项目实施的“项目考核”,发挥考试考核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六、汽车专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专业的灵魂,需要在长期的专业发展实践中培育和积淀,其中包括专业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教学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促成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专业文化建设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既深刻又长远。

参考文献:

[1]方志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129-130.

[2]刘步丰,于振鸿,黄捷.高职汽车专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9-10.

[3]刘建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9):74-76.

(作者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汽车专业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