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党的执政面貌
2015-07-28王治国
王治国
【摘要】党的执政地位是建立在艰苦奋斗的历史斗争中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先论述关于党的光辉的建党史,简单的再现了我党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建党伟业,再开始论述在获得执政资格后随着时代背景的转变不断变化的执政思路,展现新时期党的执政面貌。
【关键词】执政 建党 面貌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69-01
1.光荣的建党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处于绝望的中国人把目光转向遥远的远东时,人们惊喜地发现。一种新的“红色主义”正在像热浪一样向我们席卷而来。这时,在北大的红楼里,一位戴着方形边框眼镜的学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默默地沉思,他比当时中国任何人都更早接触到了“红色主义”。他在这种主义中似乎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于是他从此再也无心单管他那小小的讲台,而是为这个在外人看来仍然是新事物的思想奔走呼号:“环看这个世界必将是布尔什维克的世界”。不错,这个学者就是李大钊,那个红色主义就是共产主义。1918年,共产主义初次传入中国,从此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一条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路。
2.历史的新航程
1921年,在南湖的游船上,53名代表完成了一件改变他们每个人命运甚至改变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太阳开始照耀着古老的中国大地,她的光芒势必洒向整个世界,乃至整个环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怎么样把一个深陷战争泥潭、百废待兴、民生凋谢的国家在历史的漩涡中解救出来,成为了摆在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难题。尽管前方道路艰险,但中国共产党人却仍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重重阻力,在逆境中带领人民为民族的振兴而拼命拼搏。他们甚至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心中共同的信仰,为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最终成立,他们从赣西走到了陕北,从后方走到了前线,从北方推进到南方,这其中流过多少血,有多少无名的烈士牺牲在战场上。然而任何困难都吓不倒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紧紧团结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中心的党中央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新中国在一片废瓦砾中诞生了。
3.党的当代执政面貌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转变执政思路,创新执政方法,始终立足于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坚持民主执政,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的政治协商制度日益丰满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复兴之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还坚持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政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创新。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党中央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城镇化进程,稳固“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缩小城乡差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时过境迁,中国共产党经过92年的发展,从一个只拥有50几名的小党发展成为当今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它走的每一步都是如此踏实与稳健,但我们要知道,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掌握好尤其长期掌握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又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责任意识。
4.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光辉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葛荃著.中国政治文化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魏恩政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3]王佐书,著.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