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的实践及探讨
2015-07-28李素珍
李素珍
初中语文课程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热点,尤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这一目标之后,国内教育界掀起传统文化的教学高潮,读经、经典诵读、尊孔、汉服等各种思潮一时大兴,但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和反思,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最终还是归结于学生素质提升这一最终目标,立足于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上。
我校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中学,生源混杂,有城市的学生,有农村的学生,更有跨省来务工的农民工的孩子,素质及教育基础有着较大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也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尤其近年来受现代科技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学生们明显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们感觉不够“酷”,就连有着重大意义的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都了解不多,家国情怀和孝、善等中国传统美德都已陌生,反而沉迷于低俗的动漫。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凝聚学生们的共识,有助于打造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们的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念,不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为班风的养成及教学风格的塑造等方面提供良好助力。
文者,贯道之器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注重文以载道,《三字经》、《论语》等本来就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经典。现代语文教学中知识教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也是教育界共识,因此我校特别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开展传统文化熏陶,让人文精神在我们的炎黄子孙的传统传承中闪光,让民族认同感在历史及传统文化传承中凝聚,激发学生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对社会的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首先,我们立足于本地历史及文化特色,以大家身边的景物、节日活动和家庭节日风俗等引导学生们对历史、对风俗的关注,进而了解历史、风俗背后隐藏着的传统文化。
本地有着历史悠久的城墙,同学们都去玩过,但是都不知道城墙的历史来历和本地的地名来历。我们学校学区的村子名字和相关的开发区的名字其实都是有悠久的历史的,学生们也对此视若平常。我们结合《故宫博物院》课文,设计了一个语文拓展课程,请学生们分组调查本市的历史,城墙的来历,古代城池的设计和地名,自己居住的村子的名字来历并在地图上表示。这个拓展课经过适当的指导和引导,让全班同学们一下子深入了解本市的历史的某个方面,了解了自己平常经过玩过的那些地方居然蕴含着那么久远的历史,教师再特意用几个典型地名讲解了历史典故,顿时激发了全班学生对历史对古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地的节日风俗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元宵是十四夜,过年串门的时间都有特殊风俗,每个村子的“请老爷”的日期和过程都有不同,这个我们接合《端午的鸭蛋》课文,做《家的风俗和村风俗》课外主题讨论。好多同学带着老师的调查要求回家,回来时明显成熟不少,关于家关于家族传承,关于自己家族的节日风俗,村的风俗,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是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的联系,老师加强引导,避免学生掉入到简单的仪式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接触到的民俗和村风俗特点、及背后的美好寓意,对中国传统节假日的历史内涵,和各种活动都有所了解。好多学生在了解风俗的同时开始了解家族传承,家庭对其的希望,好多人的思想观念都有所触动,全班积极向上的态度明显改善。
我们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厚重感。教师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历史的变迁及课文的历史时代特征,并启发学生们体会课文写作时作者的情感,营造代入式的体验教学。
教学中注重以文章的历史背景引领学生的情感,以朗诵产生共鸣。中国传统名篇非常注重声韵和谐,诗韵词调之美在朗读中自显。以文传统启蒙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顺口易读,朗朗上口。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那些名篇更是千年诵读,《醉花阴》《潼关怀古》风格迥异,但是读起来琅琅上口,情不自禁地想复读,大声的朗诵。那一刻文学的魅力通过语音和节奏的魔力直接感染到学生们。那字里行间的情感甚至不需要引导便已经通过诵读流入心间。我们偏重于爱国情怀、催人奋发的美文,如《过零丁洋》《长歌行》等更是要求学生们大声诵读直到熟练的背诵记忆。不单让学生们体会到文字的美、音律的美,更能体会到那种以天下人民为己任的家国观、那种时不我待的奋进精神。
传统文化的熏陶必须让学生们自动自发地接受,我们采取了主题读书会等形式,以初中年龄段学生们普遍喜欢或迷茫的“侠/英雄”“人生”等主题,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研究调查等,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以历史人物、文学典籍进行引导,不但把个人思想统一到正面、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上来,直接改善班级风气,更是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技能,养成自发学习的好习惯。
当然传统文化的内涵很多,有些超越了单门语文课的范畴,我们教师必须有个度,那就是以课程为核心,适当扩展,以培养学生们的传统美德为目的,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接受中华传统熏陶,提升自我素质。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方法对统一城乡结合部学生们的思想,改善班风有着巨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