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模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研究

2015-07-28张羽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情绪

【摘要】心理模拟是对某个事件或系列事件的功能或过程的想象表征,有助于个体的行为决策。研究表明,心理模拟能够通过诱发个体强烈的情绪反应,使道德判断更加严厉,并减少利己行为的发生。未来的研究可探索心理模拟的文化适应性,并探索心理模拟对道德产生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心理模拟 情绪 道德判断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SW2014080)。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41-02

一、引言

我们几乎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在某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过去很久以后,我们闭上眼睛回想当时的场景,仍会感觉到画面清晰、情绪激动,好像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从古代的冥想到现在日常的注意力练习,闭眼都被当作是一种关注自己情绪状态的方法。所以人们会闭上眼睛享受或回忆一些愉悦的情绪,也会闭上眼睛逃避一些负性情绪。近期,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在研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时,将关注点放到了这个简单的闭眼动作上。结果发现,在考虑某个道德情境时,闭眼的人会倾向于将不道德行为判断为更不道德,将道德行为判断为更道德;并且相对于睁眼的人来说,闭眼做决策的人会较少地出现利己行为[1]。深入研究发现,闭眼这个简单的动作是通过心理模拟来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此,心理模拟,作为一个特别的、影响道德判断的因素,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二、心理模拟的定义

最早有关心理模拟的相关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及其同事在研究反事实思维时提出。他们认为,反事实思维是对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后进行判断和决策后的一种心理模拟[2]。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模拟的过程可被视为有意识地激活储存在记忆中的行为的过程。然而反事实思维关注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行为,心理模拟作为其判断和决策的方法不应包含时间性与方向性。因此,Taylor和 Schneider提出心理模拟的完整概念:心理模拟就是对某个事件或系列事件的功能或过程的想象表征[3],包括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演(例如在心理演练明天的比赛),对过去事件的再现(例如回忆与朋友愉快的经历),幻想(例如想象自己在向往的地方旅游)以及真实和想象事件的结合(例如想象某件已发生的事情别人是如何做的,以及应该如何做等)。

心理模拟在心理学领域常被用于技能培训、心理治疗和行为决策等。时勘将心理模拟技术应用于石油、轻工、电力及机械等领域的技工培训与发展[4]。他采用模拟教学的方法,突出对心智技能的训练,即向学员们提供系统的专家经验(心理模型),指导他们从思想上模拟专家思维及判断方法,最终获得专家的心智技能。该心理模拟技术对工厂生产和职业技术教育都带来了明显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心理模拟可以加强思维和行动之间的联结,因此心理模拟还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领域:通过让人们对良好的群体关系进行心理模拟可以减少团体之间的焦虑,可促进社会团体之间的包容与理解。个体通过心理模拟,可以使假想的事件更加真实、具体,并获得与有关事件相关的环境、人物等详细信息,这些详细信息能够帮助个体在随后的问题解决中形成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步骤,有助于个体的行为决策。

三、心理模拟影响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

(1)心理模拟与情绪的关系

对心理模拟与情绪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来自于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例如治疗焦虑症和恐怖症的想象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心理意象通常被看作情感效应中的一种特别力量。二十世纪末,研究者们开始重视情绪与心理模拟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发现心理模拟能够像真实事件体验一样,诱发人们相似的情绪以及动机反应,并且特殊的情绪事件可能会以图像的形式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5],也为情绪与心理模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这样看来,心理模拟,作为一种想象表征,比语义表征更有可能与情绪相联系。

一些研究者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想象任务组或语义理解任务组,通过问题让被试对同一实验材料进行心理模拟或针对文字进行语义理解。结果发现,与让被试关注于事件的文字意义相比,指导被试去想象负性事件能够使被试产生更多的焦虑。此外,经历过想象任务的被试的后测情绪评级显著高于任务开始之前的情绪评级,而语义理解任务组的被试则没有出现此效应[6]。这为心理模拟会唤醒情绪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因此当人们在进行心理模拟时,个体会伴随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2)情绪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传统的道德判断受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性主义模式的影响,认为道德判断是理性认知结果,强调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道德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种唯认知推理至上的观点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Haidt提出了道德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不是因为道德推理而产生,相反,他主张道德判断是一个迅速、自动地评估结果,即个体通常是根据自己对或错的直觉快速地进行道德判断。Greene及其同事整合了理性主义模型以及社会直觉模型的观点,并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有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一个是控制的、理性的认知推理过程,另一个是直觉的、自动的情感启动过程。两个过程在道德判断中相互竞争、协同作用。当人们处理具体、生动的信息时,会激起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情感模型将在道德判断中起到主导作用;相反,当人们处理一般、抽象的信息时,认知模型将在道德判断中起主导作用。在认知系统与情绪系统产生冲突和竞争时,强烈的情绪直觉常常在竞争中胜出,主导道德判断[7]。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情绪体验是人们判断一个行为的道德可接受性的重要驱使者,是影响道德判断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心理模拟,通过诱发个体情绪的变化来达到对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影响。

四、心理模拟的脑机制研究

研究者们对闭眼时个体所进行的心理模拟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索。一些神经心理学家通过神经成像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以及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等发现,心理模拟与知觉拥有共同的神经基础,并且与记忆、情绪,以及运动控制有相似的神经机制[8]。而与情绪有关的脑区也会对人们的道德认知进行积极反馈。当人们在思考道德两难问题时,与情绪反应相关的脑区域表现得更为活跃[7],并且当负性情绪体验增强时,人们的道德判断会更极端。这都为心理模拟对道德认知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五、总结与展望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评价他人的行为的道德性,从哲学领域到心理领域,道德判断的研究一直被学者们关注着。而心理模拟,作为一个影响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近期也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心理模拟,可对道德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模拟诱发更强烈的情绪而使人们的道德判断更为严厉,并促发利己、不诚实等不道德行为。今后的研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

(一)文化适应性研究。目前关于心理模拟的研究主要在西方国家开展,然而TEMPO 模型认为时间、环境、动机、人格和结果能够对心理模拟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同一个道德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模拟可能有所不同,从而进行不同的道德判断。因此,中国学者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开展心理模拟对道德判断的实证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探索心理模拟产生的积极效应。已有的关于心理模拟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主要集中于对不道德行为(如撒谎、自利)的作用,然而对其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利影响更符合我国推崇的价值观。未来的研究可继续探索心理模拟对道德认知的积极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aruso E M. Blind ethics: Closing ones eyes polarizes moral judgments and discourages dishonest behavior [J]. Cognition, 2011, 118(2):280–285.

[2]Kahneman D, Tversky A. The Simulation Heuristic [J]. D.kahneman P.slovic & A.tversky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 Biases, 1981.

[3]Taylor S E, Schneider S K. Coping and the simulation of events [J]. Social Cognition, 1989, 7(2):174-194.

[4]时勘. 心理模拟教学简介[J]. 心理科学进展, 1991, (1):87-91.

[5]Conway, M. A. Sensory–perceptual episodic memory and its context: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1, 356:1375–1384.

[6]Holmes E A, Mathews A. Mental imagery and emotion: a special relationship [J]. Emotion, 2006, 5(4):489-497.

[7]Greene J D.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J]. Science, 2001, 293(5537):2105-2108.

[8]Kosslyn S M, Ganis G, Thompson W L. Neural foundations of imagery [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1, 2(9):635-642.

作者简介:

张羽璇(1990-),女,广西师范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认知心理、道德。

猜你喜欢

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