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高等教育
2015-07-28于鑫
于鑫
卢梭说:“一个父亲生养了孩子,只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它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社会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人人生下来并非是智慧的、有礼的,所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教育便是保证其是智慧的、有礼的的基础。教育对于扶正人成长道路,提供向前生长的营养,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教育是要培养公民的道德能力,自主意识,国家和民族责任,倘若教育出现问题,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就渺茫了。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支持其前进的,也必将是,教育的革新。所以在十八大以后,各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我不想妄论政治,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推进,所以我也希望可以为国家的改革尽一份力。
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上层建筑,国家要改革的重点不仅是要局部的修补,也要从整体上修整。主攻农业的人可以去治理工业吗,学习核武的人可以去讲述文学历史吗?术业有专攻,倘若掌握教育的人是一批熟练于官场应对的官员,那么又怎么能对教育进行深刻的改革呢,所以说教育的改革必须有教育家、学者的共同参与,因为只有这个群体,才能深刻了解社会教育发展方向,但前提是必须是由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有责任感的大师担当。
中国教育的最高等级,便是大学教育及以上的学术教育,而高等教育的问题也集中于教育行政权责不清。我们常会听到某某大学校长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等。大学是学术的机构,应该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而不应该是官僚体系和官场的组成部分。政府要大力对科研机构投入资金支持,鼓励科教发展,使之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提供保障。同时大学生的状况也十分堪忧。中国2015年高考生有942万,但有多少是希望在大学中丰富自己,但又有多少没期望着高考后撕书、到大学去混、去谈恋爱,而部分野鸡大学也理所应当的顺应这群人所期盼。难道大学就是被压抑了十二年的学生混日子求及格的社会场所吗?当然不是,所以对这一点,西方的教育体制就叫合理——“大学要易进难出”,即为漏斗形的招生产出形式,这样产出的大学生才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学的精华,社会得到的才是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
从大学本身来看,要把之前分裂出去的院系重新合并,增强大学的整体实力。大学分裂的结果,表面看上去,是国家教育文化繁荣,但实质上分裂出去的院系难以独当一面,也很难取得很高的科研效果。大学联合的有时就是可以院系互补,联合研究,增强整体的实力。
中国人的头脑中受到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影响,广泛而普遍的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人生的出路所在。可实际上,当一种事物广泛存在时,那其不具有足够竞争力,而若其稀缺之际,人们才会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为专科的院校正名。国人总是认为专科是那些没有能力上大学的人的出路,实则不然。德国的专科院校世界首屈一指,难道德国人也是上不了大学吗。专科院校可以弥补中国人才市场上严重的技术人才缺口,从而为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性产业提供支持。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依靠自己双手与头脑生活的人。专科人才也是依靠其既能获得报酬,唯一的结论就是我们要尊重和发展专科院校,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与重视。
在中国,一切无论是大学还是专科,其前提必须是高考。我们把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其原因终究是我们巨大的人口压力,与有限的就业发展空间之间的矛盾。中国的人口压力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爆发期,所以当代四五十岁的壮年劳动力占社会主体部分的群体的人口基数是极为庞大的。说句不敬的话,当本代的主力人口成为历史之后,计划生育体制下的新生代成为社会主体后,人口将保持9~10亿的合理人口容量。以上对于人口发展前景的探究,是为了阐释高考改革的合理性,因为竞争人口的下降,其制度也应该随之变革。不过首先高考还是有维持存在并加以改革的必要的,作为较公平的社会竞争方式,它客观的将人们按照其努力不同而分出层次,不过客观选拔的方式的确有些过于垄断死板。我们曾多次看到过高考百日誓师的惨烈,也曾听到过一系列培养考试机器的所谓名校。高考的压力已经压迫学生太严重了,因为几十年的命运被两天的考试所决定,两天的考试需要赔付十二年的光阴去积累,但这不也是太过了吧。那么在人口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后,高考本身也应该变得更宽松和灵活。灵活的先决条件必须是翦除过重的考试负担,其改革的方向就是减少功利性,扩大实践务实性,例如改革高考中的分数比例,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增加日常考试素质考核(严防流于形式走过场),并在整个考试系统中减少以分数评价素质。而在大学升学系统中,也要增加申请制度,有大学审核日常表现。并且,要逐步的取消那些只有富人才能取得的加分措施,均衡教育资源。对于那些已经融入汉族社会甚至比汉族人经济条件还好的少数民族,扶持也应该减免,以便于向真正贫困地区的人民倾斜。总之,我们要永远以改革的眼光看待高考,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持。
每一种事物都是有其有益之处和弊端的,所以人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改革,更新其发展方向。无论如何,经济发展的基础,都是教育出的高素质的人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上的不足与缺失也正在修正。所以,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党和国家的方针为指导,这样最终推动我国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