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球运动中的人球关系

2015-07-28孙丽侯艳姝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排球运动

孙丽++侯艳姝

摘要: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加深对排球运动中人球关系地位及重要性的理解,文章从竞技运动的本质出发,基于球类运动中“人球关系”内涵的解析,从排球运动的特点、人球关系在排球技术中的地位等角度,对排球运动中保持人球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对影响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调整人球关系的运动方式进行了整理,并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些运动方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排球运动中的人球关系,是排球技术合理运用的基础,在众多的人球关系影响因素中,主要动因是建立在良好战术修养基础上的观察与预判。

关键词:排球运动;人球关系;预观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 03-0079-05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layer - ball relationship in the sportsof volleyball, based on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he connotativemeaning of the player - ball relationship in ball games, and also considered the position ofthis relationship in the volleyball skills. The study further organized the factors of motionmethods and analyzed the specific consciousness in the player - ball relationship form the an-gel of psychology. The analyti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yer - ball relationship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ational skills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on the excel-lent tactic:s consciousness and the anticipation.

Key words:Volleyball; Player-ball relationship ; Anticipation

作为一项球类竞技运动,排球具有球速快、击球时间短、讲究集体配合等特点,在竞技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基于排球运动所具有的特点,为保证排球技术的合理运用,在运用排球技术进行短暂的击球前,使身体各部位处于最合理的位置,保持合理的人球关系,就成为完成技术动作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纵观现代排球技战术理论体系,人球关系虽然贯穿于排球技术理论的始终,却没有作为与之地位相适应的一项技术内容被凸显出来,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文章通过对球类运动中人球关系实质的解读,以及人球关系与排球技术间相关性的剖析,研究影响排球运动中人球关系运动方式的心理动因,希望加深对排球运动中人球关系地位及重要性的理解。

1 球类运动中的人球关系解析

1.1 人球关系内涵

球类运动,是以球作为工具的竞技性游戏运动的总称,包括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其组织严密,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是一项动态的、发展的、对抗的、控制的、综合的程序工程[2]。球类运动,只是借助“球”这一特殊媒介实现最终竞技目的竞技运动方式之一,其要体现竞技运动效果,必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各种技术层面的人对球的“控制”。

所谓控制,是指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3]。球类运动中的人对球的控制,是指竞技者(运动员)以竞赛规则为规范,以竞赛最终取胜为目标,在有针对性的战术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根据竞赛过程场上实际情况,发挥白身运动能力和智力能力,赋予球不同的运动特性,以达到最终竞技目标的主动运动行为。竞赛中的每次主动控制行为过程(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体系),按照时间顺序可以依次分解为“场上形势判断”“人一球空间关系调整(以下简称人球关系)”“触球”“持球”“出球”等微观技术单元过程。其中,场上形势判断,是以竞赛战术指导思想为依据的人体感知觉综合调用的心理思维过程,属战术层面内容;触球、持球、出球等控制行为过程,是在明确了运动目标前提下的个体运动能力的展现过程,属纯粹技术层面内容;而“人球关系”这一控制行为过程,是将战术思维转化为技术行为的枢纽与连接环节,既包含战术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具体技术层面内容,对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均具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所谓人球关系,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技术或战术内容,是球类运动中作为具体技术体系中的微观技术单元之一,在任何球类运动实现竞技目标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人球关系的特点

1. 2.1 目的性 球类运动中的人球关系,是所有后发技术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其导向作用,直接决定着后发技术的作用效果。而球类运动作为竞技运动的一类,仍需体现竞技运动的竞赛特点,以争胜为终极战术目标,所以人球关系作为影响后发技术效果的导向性技术环节,也必然以竞赛战术目的为目标,体现出强烈的战术目的性。

以篮球运动为例,同样是接传球的人球关系保持,如果后发技术准备运球突破上篮,则接球时应保持相对较低且前倾的重心,接球点保持在将要发生的运球路线上,以便接球后迅速启动运球;如果后发技术准备投篮,则接球点相对较高并保持在胸前偏上,以便缩短出手时间争取防守到位之前m手投篮[4]。可见,人球关系的保持和确定,是以战术目的为依据的。endprint

1.2.2 衔接性 人球关系的保持,是具体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技术构成中处于纽带位置的的微观技术单元,起到衔接前后微观技术单元的作用,具有严谨的技术衔接性特征。

以网球运动的发球技术为例,抛球位置是保持发球技术体系人球关系的重要内容,为发出内角Ace球,要将球抛在击球臂肩部前上方[5]。然而,仅仅完成抛球并保持了良好的人球关系是不能完成发球动作全部的,仍需后续挥拍、收腹、击球动作予以配合;相反,虽然有对对手场上站位的准确判断,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素质可以保证击球动作的准确规范,没有准确的抛球位置做保证,也不能达成发球技术体系的战术目标。

1.2.3 主动性 球类运动技术的实施,是以追求战术目的为目标的,任何球类运动均强调战术的主动性[6],因此服务于战术目的的技术环节也应体现出主动性特征,而作为微观技术单元之一的人球关系,亦应具有积极的战术主动性特征。

以排球运动的接发球组织一攻为例,为保证二传队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起包括前排各类快球、平拉开进攻和后排立体进攻等多选择战术组合,要求接一传队员给出性能良好且弧度较平的一传球,为此,接发球时应尽量保持身体位置面对出球方向,同时,手臂与躯干的夹角相对小[7]。这样的接一传人球关系保持,正是为了保证一传出球质量进而保证后续进攻的多战术方案选择主动性。1. 2.4综合性人球关系的保持,从表面上看,是调动个体良好的运动素质而实现的身体位置的空间位移,但其实质,确是各种肌肉运动形式调动背后的心理认知和引导过程,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更包括战术层面的思考,体现出融战术思维与技术行为于一体的综合性特征。

同样是在排球运动中,二传队员在准备组织一攻之前,会通过观察对手的场上防守站位和拦网队员站位及身高等技术能力,通过手势通知本方队员将要完成的战术组织形式,但这种战术组织形式一定是具有多种选项的。在对方发球完成,本方一传出球后,二传队员会再一次根据场上双方队员的位置变化,最终确定组织战术进攻的具体模式,并及时调整身体位置,保持服务于所执行战术内容的最佳人球关系,完成一攻的组织,或将球置于头上组织背飞进攻,或将球置于头前,组织近体快球或快球掩护的平拉开进攻等等[8]。

可见,所谓球类运动中的人球关系,其实质是球类运动中人对球的控制过程之一,具有强烈战术目的性、严谨的技术衔接性、积极的战术主动性和融战术思维与技术行为于一体的综合性特征。

2 人球关系与排球技术

2.1 排球技术分类

按照传统的排球运动理论定义,所谓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取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一般将排球技术分为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在内的有球技术,和包括准备姿势、移动等在内的无球技术[1]。

从广义上讲,每一项排球技术,均由击球前动作、击球动作、击球后动作组成,除击球动作这一“有球”动作外,其它均为配合动作。可见,作为一项能够实现战术目的的排球技术,仅仅有球的击球动作是不完整的,应包括前后的配合动作才能构成一项完整的排球技术,因此,准备姿势和移动等无球技术,也应分别包含在对应的有球技术之内。

2.2 人球关系与排球技术

排球运动,是一项只允许“击球”不允许“持球”的运动项目,触球时间短(0.1s数量级)是该项目的技术特点之一,因此对球的控制就不能完全依赖“触球”时间内人对球的运动性能调整,更应关注触球前的身体器官空间位置的调整,所以在所有排球技术中,都极端关注“击球点”的确定。

“击球点”是一个空间概念,其实质是两个对象的交汇点,对象之一为被动运动的“球”,另一个对象为可以主动运动并主动调整运动轨迹的“人”。要想保证击球点合理,具有主动特性的人的运动轨迹的调整是主要的,而这,恰恰是人球关系调整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在排球运动中,借助准备姿势和移动等无球技术,保持最佳的人球关系,进而为各项技术的完美发挥奠定基础,就成为排球运动中技术实施的核心和关键。

2. 2.1 发球技术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的战术组成,减轻本方的防守压力,为反击创造有利条件[1]。发球技术按照发球姿势分为上手发球、下手发球、勾手发球、跳发球等,按照发出球的特性分为飘球、下旋球、侧旋球、吊球等。不论哪种发球技术,其动作方法和技术分析中,除对身体姿态及发力方法等提出要求外,均对击球点和球的被击打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以上手发球为例,大力前旋球要求“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手腕做迅速主动的推压动作”;飘球要求“在右肩前上方偏前,用掌根平面击球的中下部,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手指手腕紧张,不做推压动作”。在上述描述中,均对人球位置关系、击球准确部位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击球点,前者要求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后者要求右肩前上方偏前.不一定是最高点;对于击球部位,前者要求击球的中下部并同时完成手腕推压,后者也要求击球的中下部,但作用力必须通过球体重心并不做推压动作。可见,仅仅如“作用力是否通过球体重心”这样在击球点上细微的差别,就有可能彻底改变发球的特性,产生完全不同的发球效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球技术构成中,击球点对发球技术的重要性。

2. 2.2 垫球技术 垫球,是通过手臂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迎击”,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反弹”f十{去的击球技术动作[9]。由于垫球动作的实质是运动球体的反弹动作,如果想要反弹后的球的运动轨迹可控,就要求用于反弹的“垫击面”保持基本平整,才能控制垫击面的角度和垫击力度使出球性能满足要求。而以上肢为主的可垫球人体各部位,能够满足“垫击面”平整要求的位置相对少,且面积较小,这就要求完成垫球技术时,必须保持更加合理的人球空间位置关系,即保证来球可以被较小的、数量有限的迎击面击到,又要保证击球瞬间迎击面处于最合理的角度,再辅以合理的发力等,才能保证出球质量。endprint

我们经常在排球比赛中见到“滚翻救球”或“鱼跃救球”等漂亮的垫球动作,其实滚翻也好,鱼跃也罢,这些超大幅度的身体重心移动动作,并不是“垫球”本身,均是由于来球速度过快、位置距身体过远等要求的身体移动动作。为了保证身体可以移动到最需要的位置,保持最合理的人球关系,使身体可用的有限垫球迎击面,在最合理的点保持最合理的角度“迎击”到球,就必须大幅度移动身体重心,保证最终在瞬间完成垫球动作。由此一例可见,在排球垫球技术中,保持合理的人球关系,是完成垫球动作的基本保证。

2.2.3 传球技术 传球技术主要用于二传,以衔接防守和进攻,起到组织进攻的作用,是进攻的桥梁[1],其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传球的方向,传球技术可分为正传、背传、侧传、跳传4种。

从表1可见,在各种传球技术要点要求中,虽对传球手型、用力方式及方向、准备姿势等非击球点概念技术提出了不同角度的要求,但无一例外,均对由人球关系决定的“击球点”或“触球位置”提出了清晰的要求,由此可见人球关系对于传球技术的重要性。

2. 2.4 扣球技术 扣球,是起跳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击人对区的一种击球方法[9]。从扣球技术的定义不难看出,扣球的击球点一定高于球网。以身高2. OOm的男子排球运动员为例,其体侧线条拉伸到最大长度的地面站立高度不过2. 80m,指尖距掌心距离约0.15m,这就意味着其站立完成“扣球”动作,最高击球点为2. 80-0.15=2.65m;而男排球网高度2.43m,球体直径0. 21m左右(标准排球周长要求65~67cm),比赛时为追求战术效果的扣球,应考虑到击球点不能在水平方向紧靠球网、向下扣球要求球体高于球网(一般要求距球网垂直距离在0.15m以上)、扣球击球位置在球的中上部等因素(见图1),击球点应在2.43+0.15+(0.21/2)=2.69m以上,大于站立扣球最高击球点。这就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理解,扣球必须起跳,扣球瞬间身体必然脱离地面支撑。

扣球时人体是在空中的,身体运行和手臂挥动所组成的综合运动轨迹是动态的,而此时来自于二传的传出球也是在空中运动的,两条在三维空间运行的、保持不同速度和特性的运行轨迹要求在空中相交并完成瞬间的击打动作,“保证相交”就变得至关重要了。由此可见,对于扣球技术而言,保持合理的人球关系,应成为完成扣球的基础和前提。

2.2.5 拦网技术 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和截击对方来球的行动[1]。一般意义上说,扣球和拦网是一对攻防双方互为矛盾的技术动作,与扣球技术相比,拦网时人球关系的保持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更加重要,因为球的运行轨迹已经完全脱离了本方的战术意图要求,更多的时候是在违背本方战术意图的背景下存在的。

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排球技术具有速度快、触球时间短的特点,所有的技术动作基本上都是在人球“相交”瞬间完成的,因此保持合理的人球关系,对于有效的完成排球技术动作是至关重要的。

2.3 排球运动中调整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及运动方式

2. 3.1 调整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10]。球类运动的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从事专项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知觉,它的特点是运动员对周围条件的反应具有特殊的准确性和敏锐性。球类运动在调整人球关系中涉及到的专门化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等[11]。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它是人将各种感觉综合起来形成的,并以自身为中心来定位;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运动知觉的参照系、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参与时间知觉的感官有听觉、触觉和视觉等,其中听觉和触觉在时间估计方面较为准确[10]。

2. 3.2 调整人球关系的运动方式 排球运动中,以心理层面的专门化知觉为基础,为调整合理的人球关系而采取的运动方式,总体上包括排球技术理论中明确罗列的准备姿势和移动两项无球技术,而所谓移动,既包括含有步法移动的身体位移,也包括身体不发生位移条件下的肢体或躯干位置位移。因此,排球运动中调整人球关系的具体运动方式包括准备姿势、移动、身体重心调整、躯干和腰部的转动等[11]。

3 排球运动中的预判与人球关系

不论调整人球关系的知觉方式和运动方式如何复杂,均属技术层面的参数内容,而控制和引导这些具体技术的心理原因,是人的心理预期,具体到排球运动背景下,就是人对战术方向的思考和判断,即所谓的战术动机。

按造经典心理学理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10]。因此,控制个体在专门化知觉感知判断基础上,调整人球关系所采取的运动方式的控制因素,是竞技过程不同阶段的战术目的。

排球运动的最终战术目的,无疑是竞技取胜,但具体到不同的竞技阶段和过程中,阶段性的战术目的是动态变化的,既受本方战术指导思想的影响,也受对方战术构成的制约,而这一切,均有赖于竞技者战术修养的积累和对场上双方战术形势的判断,在某一个具体技术执行过程中,更有赖于竞技者在瞬间对场上形势和白身战术目标、希望发生的战术效果间关系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在排球运动中被称为“预判”。

预判,是指根据即将击球队员的姿势、球的位置、场上的形势等,先于来球对将要发生的情况作出相应估计的能力[12]。这一能力,直接决定着竞技者在固有战术修养基础上,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技术动作,进而达成怎样的阶段性战术目的。在排球运动球飞行速度快的背景下,更作为战术动机,直接决定着运动员调整人球关系所采取的运动方式。endprint

竞技过程中,排球的飞行速度可达30~40m/s,扣球出手到球落地时间可在0.2~0.3s之间,而即便是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由判断外界某一事态到开始自己的反射行动,也要经过0.33s[13],可见,仅靠排球出手后再进行观察判断进而决定白己将要采取的技术动作并完成它,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预判在排球竞技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4 结语

人球关系,是球类运动具体技术体系中的技术单元之一,是将战术思维转化为技术行为的枢纽与连接环节,具有目的性、衔接性、主动性和综合性特点。由于其特殊的战术思维向技术行为转化的枢纽与衔接特性,决定了其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即涉及运动战术理论、心理学理论等领域的知识,也涉及运动技术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领域的知识,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对于排球运动而言,相较于其他球类运动,又具有球速快、人体“触球”时间短的特点,在这样背景下,调整好人球关系进而保证技术动作的战术效果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

排球运动中控制人球关系的因素很多,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战术层面的;有运动生理层面的,也有运动心理层面的,但通过本文的分析,鉴于排球运动自身特点,其主要动因,应该是建立在良好战术修养基础上的观察与预判。

参考文献:

[1] 虞重千.排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 谢雪峰,多维视野中的竞技体育特征[J].体育科学,2008(5):74-80.

[3] 胡海旭.体育现象与本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5-7.

[4] 王登峰.心理控制源期望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J].心理学报,1996(1):70-74.

[5] 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 张瑞林,网球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周企良.论球类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92-95.

[8] 赵潇.排球一二传之间球的飞行时间对快攻进攻成功率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9] 廖钟锋.现代排球技战术创新发展与实战训练探析[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10]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 周建军,李军华.论乒乓球击球过程中的“人一球”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 (1):79-81.

[12] 杨江明.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53-56.

[13] 丰田博,等.日本排球技术和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73.

[14] 赵西堂.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15] 张素婷.情绪对优秀排球运动员预判的影响——执行功能的调节作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16] 刘运洲,张忠秋.优秀排球运动员的预判特征研究——以“扣球”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 (4):46-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排球运动
郑州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改善高校排球运动队体能训练效果的方法研究
论提高排球运动无氧供能能力的训练及营养补充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融入游戏夯实排球基本技能探讨
陆良县城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影响曲靖市区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曲靖市区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宣威市区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