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7-28陈延军
陈延军
【摘要】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感觉是难读难懂。本文浅谈了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坚持“文道合一”,进行综合性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语文素养等几个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文言文教学 注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41-02
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文言文不仅难读,而且难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帮助没有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同样是陌生的。下面浅谈要处理好文言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潜能的动力,小学生尤为如此,而小学语文教学则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充分利用文言文里丰富的知识、优美的景物、动人的故事,通过办手抄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介绍学生读一读四大名著,看一看古装电视剧,其中有的环节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教师可以介绍部分章节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学习《学奕》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画一画小连环画,并配以简单文字进行说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学习《两小儿辨日》时,由于本文是以对话形式为主,教师可以让三个学生饰演一个课本剧,一人为孔子,另两个人演两小儿,语言可为古今交融(只要能表达文章意思即可),再配上一些基本动作,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就诞生了。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消除了文言文对师生的压力。
二、坚持“文道合一”,进行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光辉的一篇,是华夏文明得以传承的媒介,是几千年凝结而成的。因此,在让小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了古人的思想观念,并帮助学生解释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感觉,对关于太阳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各执一词,相争不下,最后连孔子这样在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也解答不出。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无限无穷,再博学多才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问题,学习是无止境的,也表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到底是太阳在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小学生也会很感兴趣的,教师可让学生查一查有关自然常识方面的资料,帮助他们归纳总结:物体的“光渗作用”,同一物体白颜色的黑颜色的感觉上要大一些,早晨是以深黑色的天空为衬托,与太阳的反差大,故而显得大些,中午则相反。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感觉中午和早晨的太阳大小不一样的原因,其实是视觉的错觉。早晨的太阳是以一角天空为背景,太阳显得较大,而中午是以整个天空为背景,太阳就显得略小;感觉早晨凉、中午热的原因在于:早晨太阳斜射大地,温度低,而中午是太阳直射大地,又是照射了一上午,温度自然要高,感觉就热一些。
只有这样坚持进行文道统一的教学,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三、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语文素养
1.加强语感的培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时候总结出来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最不能忽视的方法就——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范读,学生听。由于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陌生,教师可以多读几遍,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韵律、节奏、大意,初步领略我国古典文化的优雅和美感。
教师教读,学生跟。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仅仅让他们听几遍自己就会读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教师要具体指导到位,教师要一名一名的教会,对难懂的语句,教师要帮助学生划分语句分节线,如“学奕”中“使/奕秋/诲/二人奕”,“为/是其智/弗若与?”再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促使学生在反复跟读的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理解,了解文言文的美,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自读,学生正。让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上自己认真的读课文,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同学读,同学评,互相提高,互相进步。
2.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文言文难懂,古今词意差异较大,小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对照书中注释进行简单翻译,如果实在有困难,可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来理解文章,帮助学生养成参阅工具书的好习惯。这样,即使学生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能独立阅读,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理念。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内在的基本情感
中结民族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辉煌灿烂,而这些就是由文言文记录传承的。教师可充分利用活动课给学生讲解,从语言文字的变迁到文学创作的发展,从今天的考古发现到古代的大事纪,都能促进学生对祖国文言文的感性兴趣,进而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总之,文言文教学时,需要教师对症下药,结合学生素质、教学条件、文化环境、课程资源等因素,因课而异、综合把握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建霞,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才智》,2011年6期。
[2] 孙达,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