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
2015-07-28
本刊记者 颜 牛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
本刊记者 颜 牛
“中国制造2025”为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制造业指明方向
相比过去依靠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现在我们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工人工资上涨很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同时,30多年的工业高速增长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重工业高速增长也催生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样一个转换阶段,制造业亟须转型。德国“工业4.0”战略是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正式推出的,它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的组成部分之一。工业4.0的核心是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我国也需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来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其实也是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在成本优势削弱的背景下继续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制造业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与德国不同,因此相比于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涵盖的内容更广泛,除了智能制造外,也强调了产品质量、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更切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所突破
中国制造目前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果能顺利迈过,就能真正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我们当前的薄弱环节主要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领域,既包括一些重大装备的制造,也包括一些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比如说钢铁,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接近世界总产量的50%,但是像精密零部件用的很多特种钢材我们仍然生产不出来,汽车车身用的高强度钢也需要大量进口。跟我们比起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前沿技术、架构设计和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在产品的质量和精致程度方面都具有优势,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德国为代表。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规模大,拥有很强大的制造能力,但是在前沿技术的创新上有较大差距。相对而言,德国的发展路径更适合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除了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外,还要解决一些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方面受制于人的状况。受制于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在量上盲目扩张,要把单位产品的价值挖掘出来。像钢铁,如果我们只生产5亿吨,但是关键的机器零部件、轴承、齿轮等高质量的钢材都实现自己生产,那么5亿吨的产值可能比8亿吨的要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战略里提出增强制造业的基础能力。
经过30年不懈努力,中兴通讯从一家电风扇、电子琴、冷暖机、电话机“无所不产”的普通加工企业成长为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公司,物美价廉的中兴手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
“中国制造2025”更多应交由市场发挥作用
在和发达国家有较大技术差距的时候,我们有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可以借鉴,政府可以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产业加以扶持,有重点地攻克一些技术瓶颈,在产业政策的作用下,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随着越来越向技术前沿靠近,我们就会面对和发达国家类似的不确定性,很难预见哪种技术路线会最终成功或成为市场标准,因而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越来越难以奏效,所以这时应该更多依靠企业去选择技术方向。可能有几十家企业家去尝试,最终只有1家成功,但这就是在高不确定条件下找到成功技术的机制。市场竞争压力也能够逼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比如,现在一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价格暴跌、利润大幅度缩水甚至出现亏损。这种状况就会倒逼一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创新,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生产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是说政府袖手旁观,政府也要积极发挥作用。比如说对基础性的研发进行支持,解决一些产业共性的问题,加强科研人员、技术工人等人才的培养,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组织制定产业标准,等等;还包括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税收减免、抵扣,对核心研发团队进行激励,等等。
国企在“中国制造2025”中具有独特作用
国有企业往往都是大企业,实力要比民营企业雄厚。对于一些投入大、周期长、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一般小企业难以负担,国有企业就要承担起重担。例如一条计算机CPU的生产线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最先进工艺的CPU投资更大,一般企业投不起。加之很多重大研发项目未必能保证成功,但又关系到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必须进行,这就只能依靠国有企业。但是,我国的国企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既把国企当成市场竞争的主体来考核绩效,又让国企承担很多公共职能和社会责任,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较重的社会负担。同时,对国企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也不尽合理,造成一些国企对投资风险大、短期难以见效的创新项目没有动力。这需要依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激发国企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
盾构机作为大型装备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高端制造的标志之一。图为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直径达14.1米巨型盾构机完成组装。
中小企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
中小企业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日本和德国,表面上看他们制造业的代表是西门子、博世、奔驰、三菱、丰田等这些大公司,但实际上为他们提供各种精密零部件的是一大批中小公司。最终产品的高质量可以说是由这些中小公司支撑起来的。现代制造业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度分工、相互协作的格局,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既需要很多大企业做总装、做集成,还要有很多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把这些小的产品做好做精细,才能保证中国制造的高品质,拥有一大批能够生产高品质零部件和产品的中小公司能使制造业的基础打得更牢。
培育一大批安心成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就需要推进金融改革,包括股票发行注册备案制、利率市场化等。同时,还需抑制一些过度投机行为,比如前几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的制造业企业的老板炒房的收益比工厂的收益多很多,那么他肯定会把大量资金分流去炒房。再比如说股市,暴涨暴跌的股市会吸引大量的投机性资金,如果是“慢牛”行情,相对来说比较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政府也还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像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建设,等等。
“互联网+制造业”为中国制造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是最近非常热门的概念,这两者有很密切的联系,“互联网+制造业”更超出了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不仅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零部件、最终产品等整个供应链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更加智能的生产制造,还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中兴的努比亚Z5手机,就是根据在京东网上购买手机的用户的购买数据、搜索关键词、评论等,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开发出来的更贴合用户偏好的一款畅销手机。“互联网+制造业”还能衍生出一种更极致的生产方式,即订单生产,比如海尔曾经和天猫合作,让用户订制想要的冰箱。这种按需生产的模式,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不会产生大量库存,减少资源的浪费。
与德国制造企业已经普遍实现自动化、已经具备向工业4.0的智能化阶段转型的基础不同,我国还有大量企业处于工业2.0的阶段。因此,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我们都要避免陷入单纯的概念炒作。我们的制造业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提升,除了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外,企业还需要转变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基础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做好。